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從演員到導演 娜塔莉·波特曼來北京"收割"影迷

2016年04月18日07:23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文藝“娜女神”來京“收割”影迷

  昨天,娜塔莉·波特曼在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外電影合作論壇上參與發言。 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

  她是《這個殺手不太冷》裡酷酷的女孩兒,是《星球大戰》三部曲中的女王,是《黑天鵝》裡孤傲冷艷的黑天鵝……娜塔莉·波特曼以她在銀幕上的各種經典形象而被觀眾所熟知,但此次她卻是以影片《愛與黑暗的故事》的導演身份來參加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

  昨天,這部開票十秒鐘所有門票即全部售罄的電影在中國電影資料館進行了亞洲首映,幾百名幸運粉絲不僅看到了影片,還和他們的“娜女神”親密接觸。

  中國影迷的追捧似乎也讓娜塔莉·波特曼非常興奮。昨天,從上午到下午,“女神”一直輾轉在各種採訪、論壇和尖叫聲中,一撥兒一撥兒地“收割”各種影迷。

  在下午舉行的“中外電影合作論壇”上,主持人黃建新導演雖然是功成名就的老導演了,可面對娜塔莉·波特曼依然有些不淡定,“大家都非常非常熟悉她演的電影,我們都很熱愛她,她是電影節最大的亮點……”各種溢美之詞不加思量地噴涌而出。

  下午四點,論壇剛剛結束,娜塔莉·波特曼都沒顧上換件衣服就趕到了位於小西天的中國電影資料館,繼續“收割”影迷。與論壇上的嘉賓不同,這裡的影迷更加瘋狂,也更為興奮。因為能近距離見到女神,原價隻要八十元的門票被“黃牛”炒到了一兩千元,依然有不少影迷願意買單。“她是智慧和美貌並重,身在好萊塢,但又能很好地保持自我,不隨波逐流,我喜歡她已經有十幾年了。”小魏說他是花了兩千元從“黃牛”手中買到第一排的電影票。

  “喔——喔——”電影結尾處長長的字幕剛剛出完,一位主持人站在台上宣布,該片導演兼主演娜塔莉·波特曼要和大家聊一聊,現場影迷發出興奮的尖叫。眼前的娜塔莉·波特曼單薄、瘦削、膚色白皙,一身長裙淡雅溫柔,頗為符合影迷們對文藝女神的期待。

  “Here,here.”“Please.”“Me, me.”“主持人,求你了,叫我,叫我……”許多影迷都高舉胳膊,尖叫著不同的中英文詞匯,希望主持人能夠注意到自己。

  對影迷而言,當天最美的動作大概就是女神抬起胳膊指向自己,得到為數不多的提問機會﹔最招人嫉恨的就是現場主持人,無論他把提問機會給了誰,都會引起剩下所有人的聲討。

  看到影迷如此熱情,女神不僅非常認真地回答了影迷的問題,說到興奮處更是眉飛色舞,有時候還會向現場觀眾反問。

  大約半小時的見面會很快就結束了。正在上大四的影迷小馮,雖然花了一千元買黃牛票,最終也沒有得到提問的機會,但隻隔著幾米遠能看到女神,還是讓她非常興奮。娜塔莉·波特曼退場時,她大聲尖叫著,“娜塔莉,我愛你!”目送著女神離去。

  對話娜塔莉

  問:從演員到導演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你怎麼去切換角色?

  答:由演員轉換為導演是一種特別棒的體驗。你既在鏡頭前面,又在鏡頭后面,身兼兩職會更容易和演員去溝通,同時又可以通過自己的表演把自己的憤怒和更感性的內容傳達出來。一部影片鏡頭怎麼切,色調怎麼處理,演員的表演應該到什麼程度,這些都得導演去掌握。一開始雖然不太習慣,但我很快做了調整,所以導這部影片的過程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作為女性,需要更多地表達自己。

  問:你和許多導演合作過,他們對你拍這部影片有什麼樣的影響?

  答:在拍這部影片前,我看了很多大師級導演的作品,向他們偷學了許多拍攝和跟演員溝通的技巧,也向許多與我合作過的導演偷學了不少。有的導演教會我,要跟著自己的感覺走﹔有的導演則讓我明白,電影裡的每個場景都要知道自己想要說的是什麼﹔有的導演又讓我學會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演員去溝通。

  問:《愛與黑暗的故事》是大時代中一個小家庭的故事,你怎麼去平衡大時代和小家庭的關系?

  答:把一部六百多頁的著作改編成一個半小時的銀幕作品,確實需要犧牲很多我非常熱愛的細節。但這個過程中我也找到了一種方法,那就是以情感的敘述方式為主線來結構影片,而不是傳統的敘述方式。這種敘述方式對我來說是把這部小說呈現出來的最好方式。(記者 牛春梅)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