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對海外電影深度開放 同步上映普天共享

美國電影《驚天魔盜團》劇照
《泰坦尼克號》當年創下高票房成績
海外市場歡迎中國電影
中國觀眾觀看進口大片(本文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隨著政策不斷放開,越來越多海外電影在中國上映時間差縮小,甚至實現了同步上映。今年3月4日,由迪斯尼打造的動畫片《瘋狂動物城》在中國內地和北美同時上映。去年,《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速度與激情7》等影片的內地檔期與北美時間差僅為10天左右,而大熱的《侏羅紀世界》在內地上映檔期比美國還早了兩天。與此同時,海外投資人也得益於“同步上映”開放政策,在中國電影市場上分享到更多的“蛋糕”。
大片引進正在逐步放開
自1994年11月12日好萊塢大片《亡命天涯》第一次試水中國內地,大陸通過與外商採用票房分賬的形式,開啟了中外電影交流分享的新篇章。此后,廣電部批准中影公司(今中國電影集團)從1995年起,每年引進10部“基本反映世界優秀文明成果和表現當代電影成就”的影片在國內上映,該政策不僅為全球電影打開了來華的大門,同時也推動中國電影事業走上了蓬勃發展的道路。
在《亡命天涯》票房大獲成功之后,大片引進順風順水。1995年,《真實的謊言》、《獅子王》、《阿甘正傳》等7部大片轟炸中國市場。隨后,《拯救大兵瑞恩》、《偷天陷阱》、《完美風暴》、《珍珠港》、《泰坦尼克號》等超級巨制接踵而來,好萊塢大片在我國進入黃金時代。
出於保護民族電影的需要,中國大陸引進國外電影份額一直維持在10部左右。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電影市場進一步開放,2001年引進大片的數量由原來的每年10部增加至20部。
2004年,為防止單一的美國影片佔據內地電影市場,國家出台新規定:在每年20部分賬影片配額中,必須保証引進6部非美國影片,美國影片不能超過14部。
2012年2月17日,中美雙方在洛杉磯簽訂《中美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這份協議指出,引進分賬片的數額從20部增加至34部,而新增的14個名額全部為美國大片,並以IMAX和3D電影為主。更重要的是,美方分賬比例從13%提升至25%。
自此,中國觀眾可以欣賞到更新型的電影拍攝技術,擁有更完美的觀影體驗。業內人士預計,未來進口片的配額限制極有可能被進一步放開。
中國市場躍居全球前列
曾經翹首以望的國外電影如今能夠在中國同步上映,不僅有國家政策開放的因素,最重要的還是中國電影市場的“蛋糕”越做越大,不斷吸引國外電影登陸中國。
隨著中國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對包括電影在內的文化娛樂的需求也與日俱增。而國外影片在中國同步上映,不僅第一時間滿足了國內影迷的需求,還最大限度挖掘了影片的吸金潛力,給投資方帶來更為豐厚的經濟效益。
很多海外投資人嘗到了來中國淘金的甜頭。比如《瘋狂動物城》在中國的票房,拿下了該片海外電影市場的票房冠軍,這一成績是北美動畫電影在海外市場的單個國家或地區的第二高成績,僅次於《冰雪奇緣》在日本電影市場拿下的2.49億美元票房。
統計顯示,2015年,中國電影總票房以440多億元人民幣躍居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2016年2月份,中國市場電影總票房高達10億美元,首次超越美國(美國當月票房總收入為8.7億美元)。
未來中國電影市場觀影人次還將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據預測,中國有望最早於2017年成為世界上最大電影票房市場。
“中國電影業的發展速度極其迅猛,並且很快成為世界最大市場。”美國DCS影業集團董事長、中美電影產業峰會執行主席迪克·庫克表示。制片人甘敏中說:“最終,中國不僅將成為世界最大電影市場,還將成為能夠拍攝以及將拍攝什麼樣電影的決定者。”
開放合作創出票房新高
國外電影同步上映,不僅繁榮了市場,而且還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找到了共同的語言。電影成為了溝通中國與世界的橋梁,促進了中外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如今,在北京上大學的小雨可以及時與身在美國加州深造的同學分享最新的觀影感受。一起在網絡上討論最新電影的劇情拉近了小雨與同學的距離。
在引進國外電影和與國外電影產業合作方面,國家還出台了多項鼓勵政策,為國外電影能夠同步上映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2014年4月,北京國際電影節期間,中英簽署了《中英電影合拍協議》。協議規定,雙方同意共同拍片,聯合制作的影片將享受國產片的待遇。而10月21日交換的《中英關於電影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則提出“將進一步鼓勵和支持兩國制片方就共同感興趣的題材合作制作高質量電影,雙方都將根據法律規定為該合拍影片在本國的發行提供協助”。
近年來,中外合拍片興起。2014年,1905電影網就成為《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聯合制片方,網站一直在幕后協助推動影片在內地的宣傳和首映等活動,並參與拍攝,助推《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在中國內地票房節節高升,最終實現高達19.78億的票房成績。
一直有人擔心引進國外電影會沖擊國產影片,現在看來,中國電影產業不僅沒有被進口大片擊垮,反而在其刺激下獲得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在開放的市場競爭中實現了更大幅度的增長。目前,國產影片票房開始趕上進口電影。統計顯示,2015年度總票房中,國產片票房佔比接近60%。
國產大片開啟海外征程
中國電影市場的開放不是單方面的,如今國內的許多電影在國外也可以同步上映了。中國的電影文化產業也在積極走向海外。
2016年春節,在全球四大洲、50座城市的主流院線,觀眾可以看到與中國內地同步上映的春節賀歲檔電影《西游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是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策劃指導、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CMC)和華獅電影公司執行的“普天同映”中國電影海外推廣計劃啟動的第一步。
在“普天同映”計劃的推動下,每月將至少有1部國產影片在國外城市主流院線與國內同步上映,越來越多的外國城市也將加入進來,身處這些地區的觀眾將與身在中國內地的觀眾一起,觀看到更多優秀的中國電影。
“研究發現,中國電影在海外的受眾實際上是很多的。”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董事長黎瑞剛認為,分布在全球的4500萬海外華人對來自中國本土的當代娛樂文化的消費需求非常旺盛,尤其是當前,隨著海外留學生的增加,海外華人的結構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說普通話的新移民人口比例增大,這些都為國產影片在海外的發行提供了觀眾基礎。
此外,隨著微信、微博等移動互聯網通訊工具的普及,遠在海外的華人更希望在與國內的親人、朋友觀看了同步上映的國產影片后進行討論,關於電影的交流成為他們之間相互增進情感交流的方式與渠道。與此同時,隨著中國國際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外國民眾對中國文化有著強烈的了解心理,觀影是他們了解中國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之所以啟動‘普天同映’計劃,是因為中國電影的海外發行業務已經到了一個轉折點,中國電影的海外征程已經到了必須加大步伐的時候。”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張宏森說,中國電影必須積極尋找新的增長點,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王玉杰 侯欽騰 蔣子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