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西部學刊》>>2016年3月下

大國思維的呈現:中國主流媒體對巴黎恐襲事件的報道分析

——以《人民日報》為例

陳  雪  劉東建
2016年04月20日14:25 |
小字號

(來源:西部學刊)

摘要:2015年11月13日晚,巴黎暴恐事件突發,全球轟動,各國媒體紛紛參與報道。本文以框架理論為觀照,通過對報道篇幅、版面安排、地點分布、新聞來源、消息來源、事件框架、事件評估等報道框架要件的介紹,對《人民日報》此次暴恐襲擊事件的報道特色進行分析,並進一步探究這些報道中所映照出的中國在參與國際事務中所秉承的新思維——大國思維。

關鍵詞:框架理論﹔《人民日報》﹔大國思維

2015年11月13日晚,法國巴黎市區遭到來自“伊斯蘭國”組織一系列嚴重的恐怖襲擊,人員傷亡慘重,法國總統奧朗德表示,巴黎遭到史無前例的恐怖襲擊,全國進入緊急狀態。此次暴力行為的嚴重程度加之發動恐怖襲擊人員身份來源的敏感性,使該事件在新媒體時代,迅速成為了國際關注的焦點並傳至全球,而且隨著后續相關事件的發展,相關報道也進一步發酵,“反恐、難民、俄戰機被擊落”成為了報道持續的關鍵詞。各國媒體對此都進行了廣泛報道,各國報道也呈現出了不同的特征,其更反映出各國在波及全球的突發性事件中政治訴求、立場等方面的差異性。

中國自2012年習近平擔任黨的總書記以來,在內政外交上都提出了諸多新決策、新理念、新思維,旨在推動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建設經濟發達、社會和諧發展、外交有所作為的新型大國。尤其是在外交事務方面,習近平更是創造性地倡導世界各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關系,推動中國向“負責任大國”的方向邁進,正如習近平在2014年3月27日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上說的那樣:“拿破侖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睡獅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抖。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隻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而這種自信而從容的大國思維會不可避免地滲透進中國的宣傳報道工作中。

本文以《人民日報》為例,對“11•13巴黎暴恐”事件發生后,中國主流媒體對其報道的特征展開相關分析,並探究其深層次中體現的大國思維。選擇《人民日報》是因為這份報紙作為中共中央機關報,是中國最權威的全國性報紙,在國內外具有相當的社會影響力,能讓我們更為清晰准確地觀照中國主流報刊的報道理念。樣本則選取了從巴黎暴恐事件發生到與之相關的一系列事件發生的完整時段(如各國邊界的緊急狀態,中國公民樊京輝被IS殺害,多國聯合打擊IS,俄戰機被土耳其擊落所帶來的各方反應等),即2015年11月13日至2015年11月30日間《人民日報》中的42篇文章,新聞圖片7幅(一篇報道在本研究中以一個標題為根據,若同一標題下有兩則以上的報道,仍按一篇計)。

由於新聞報道本身是一種建構活動,其中包括了特殊的敘事結構和思維圖譜,因此,我們的研究擬採用“新聞框架”理論進行分析,“新聞框架”指記者在處理信息和意義時必然有的整體性思考模式,或中心意義的組構方式,[1]基於“新聞框架”的分析將有助於我們揭示我國主流報刊相關報道中話語和意義的建構、組織過程,以及由此傳遞出的國家意志與傳播理念,本研究將以《人民日報》相關報道篇幅、版面安排、地點分布、新聞來源、消息來源、事件框架、事件評估等作為框架要件來對樣本展開相關分析。

一、《人民日報》對巴黎暴恐襲擊事件報道的基本框架分析

(一)報道數量及日期分布

如前所述,經過統計篩選后,《人民日報》在2015年11月13日至11月30日期間,關於“巴黎暴恐襲擊事件”的相關報道數量共為42篇,其隨著時間而變化的情況,如下圖所示:

單純從數量而言,《人民日報》對巴黎暴恐事件的報道並不算太多,數量變化的圖表顯示,《人民日報》基本以3篇為標准上下浮動,在11月20日達到最高峰值,即相關報道為7篇,主要內容有二:中國公民樊京輝被IS殺害﹔相關國家對於敘利亞問題的博弈,恰恰是樊京輝被害引發了《人民日報》報道峰值的出現。而從時間分布上看,《人民日報》並沒有在法國巴黎遭受恐怖襲擊的當天(2015年11月13日)及第二天(2015年11月14日)作出反應,但這是由於時差和報紙截稿時間的客觀原因導致,在其后列入考察范圍的16天裡,則每日都有關於“11•13” 巴黎暴恐事件進展及后續波及事件的報道。

(二)版面安排

《人民日報》對於巴黎暴恐襲擊事件報道的版面安排主要集中在三個版面:頭版、要聞版以及國際版。上頭版的報道共有4條,佔全部報道數的9.52%,基本內容為黨中央領導與相關國家領導人聯系,表達關於恐怖事件和反恐怖主張的新聞,或是對於中國公民被害的立場表達等,沒有單獨以別國為對象的國際新聞出現。比頭版重要性稍弱的要聞版上,出現相關報道7條,佔總報道數的16.67%,但具體安排上比較弱化,因為基本都是排在版面的右下、左下等位置,篇幅很短。其余73.81%的報道皆被安排在了國際版上(如下表)。

(三)地點分布

報道的地點反映了報道的焦點,即新聞事件發生和報道發出的地點。此次巴黎暴恐襲擊事件雖發生於法國巴黎,但恐怖襲擊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而且與恐怖事件相關聯的還有諸多國際事務,因此其影響無疑是全球性的。如圖所示,《人民日報》的報道來源地最大的當然是事件發生地法國巴黎,但從數量分布上可以看出,報道地點已不局限於巴黎,而是分散開來,遍及世界各地,尤其是在國際事務中的幾個主要的博弈力量來源地,即美國的華盛頓、俄羅斯的莫斯科、歐洲諸國所在首都。同時,《人民日報》的報道也非常關心自身“位置”,發自北京的報道佔全部的10.16%,很強勁地表達出中國的立場和聲音,而本應作為反恐主要領導力量的聯合國則呈現一種邊緣化地位。

(四)新聞來源與消息來源

新聞來源可反映出媒體上刊登的新聞成品來源,而消息來源則反映了新聞媒體對於原始新聞素材的取舍,二者的選擇與排序共同反映出新聞媒體對報道事件的特殊框架建構。

從新聞來源的媒體類型來看,《人民日報》對巴黎暴恐襲擊事件的報道基本上以新華社消息和本社消息為來源,零星有美聯社、路透社等國際通訊社的簡短評論。雖然樣本中配發的7幅新聞圖片,5篇來自新華社,隻有2篇為《人民日報》自採,但如圖所示,在文字報道上,《人民日報》對巴黎暴恐襲擊事件的報道則盡可能多地採用了本社駐外記者的採訪,而且,其所引用的新華社稿件多為動態消息,而在本報駐外記者採寫的35篇稿件中,則多以通訊、綜述、評論或其他深度報道,因此所佔版面面積遠超新華社稿件,數量多,分量重,這也彰顯了《人民日報》在國際事務報道中的實力和特色。

經過統計分析,本次報道主要的消息來源是官方,這表現出在重大政治事件發生過程中媒體對官方信源的依賴。《人民日報》的主要消息來源是法國官方,因為法國是事件的當事國﹔其次就是中國政府的態度,因為中國在反恐怖問題上表態與法國及世界主要反恐國家一致﹔隨后就是來自世界各國官方以及國際組織的消息,尤其是美國、俄羅斯、英國、土耳其等相關國家,因為它們與巴黎暴恐襲擊事件后續的國際事務相關聯,所以,官方始終是主要的消息渠道,缺乏趣味性但是保証其權威性,這也使得《人民日報》的報道真實性處於高水平。在採納官方消息的同時,《人民日報》此次報道也引入了一些相關國家民間的聲音,尤其是來自於學界,如在2015年11月21日的綜述報道《美國安置1萬名敘利亞難民計劃受阻》中,就引入了敘利亞大馬士革大學法學教授、埃及開羅大學政治系教授對美國難民政策的評述,這些在某種程度上拓展了《人民日報》在事件報道中引用消息來源的廣度與深度。

(五)事件框架

統計匯總顯示,《人民日報》對巴黎暴恐襲擊事件報道的事件框架是以事件情況為主,陳述客觀事實的佔絕大多數,為總報道數的28.57%,大多為傳遞關於巴黎暴恐襲擊事件的即時動態。而在報道中反映由該事件造成的非口語事件結果的報道佔23.81%,來自於世界各國政府首腦的口語反應佔19.05%,也多為客觀陳述,因此,陳述事實的報道合計共佔71.43%,這反映出《人民日報》在此次事件報道中注重事件的過程和后果的客觀報道。同時,《人民日報》也非常重視對於事件的評論分析、背景介紹以及形勢發展的預測前瞻,如圖所示,此次報道中的評論分析內容佔7.14%,先前片段佔11.91%,預測佔9.52%,總計28.57%的報道帶有媒體本身的態度和風格,融入了《人民日報》自身的立場。

由此可知,從新聞體裁的角度講,消息是《人民日報》在巴黎暴恐襲擊事件報道中的主體,但經過詳細分析,這些消息並不僅僅是純粹的消息,而是增加了新的內涵和元素,即加強了基本信息基礎上的深度分析,信息量豐富,其間還穿插背景資料,相關各方的觀點都有所體現,還有對相關事件的預測,因此不少消息與“深度報道”的界限非常模糊,如在2015年11月25日的報道《尋求支持,法國反恐又有新動作》中,介紹了法國對“伊斯蘭國”進行強力轟炸后,分析了法國總統奧朗德前往美國和俄羅斯尋找支持的前景,文中簡明清晰地探討了幾方之間的關系在反恐行動上的困境,最后態度明確地提出“因此,法國希望構筑的國際反恐大聯盟前景不容樂觀”,因為“法俄拉近彼此關系,這是美國不願看到的”,而“在此背景下,不願得罪美國的法國,很難在與俄羅斯合作的道路上邁出更大的步伐”。這樣的消息綜述化處理也是《人民日報》多年來在國際事務報道中的嘗試和變化,即不僅讓讀者知道事件本身,還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深層博弈,同時也能理解媒體的立場,達到讓讀者知粗也知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傳播效果。

(六)事件評估

事件評估直接表現了記者本人或媒體組織對主要事件的評價,主要是通過對新聞事件的選擇來表明自己的見解,[2]本研究涉及的中心事件是巴黎暴恐襲擊事件,而法國對“伊斯蘭國”組織的軍事打擊為其直接后果,加之與其相關的中國公民的情況,各國在打擊恐怖活動上的態度和行動以及敘利亞難民問題,樣本的報道基本圍繞這五個核心展開。為了便於統計分析,本文主要把事件評估分為以下五種較為泛化的態度:1.支持:對新聞事件中主體的語言和行為表示認同﹔2.樂觀:對新聞事件中主體的發展趨勢表示看好﹔3.中立:對新聞事件的客觀報道,無任何褒貶色彩的斷言﹔4.反對:對新聞事件中主體的語言和行為表示異議﹔5.悲觀:對新聞事件中主體的發展趨勢表示擔憂。

匯總情況表明,《人民日報》作為主流媒體,在此次巴黎暴恐襲擊事件的報道從整體上做到了公正客觀、中立不偏地傳播新近發生的事實,樣本中有47.62%的報道屬於中立報道﹔表示支持的報道佔19.05%,表示反對的報道沒有,這顯示出中國對普通民眾遭受恐怖主義襲擊的人道主義同情,對國際恐怖主義行為的強烈譴責和對打擊恐怖組織的堅定立場﹔然而,表示悲觀的報道佔33.33%,這顯示了中國政府對巴黎暴恐襲擊事件后的世界政治前景,尤其是各國不能齊心的反恐形式的擔憂,且樣本中也沒有對事件發展前景明確表示樂觀的報道,因此,從總體看來,《人民日報》支持對國際恐怖主義組織和行動進行堅決打擊,但對以幾個主要國際聯合反恐的國際合作態勢是持擔憂評估的,並且在報道中也通過中立報道對事實的陳述和新聞的選擇表明了媒體立場,如在2015年11月17日的報道《王毅:國際社會要形成反恐統一戰線》中,就以官方重要人物的立場表明了中方在聯合反恐方面的立場,“反恐要形成合力,致力於標本兼治,不能搞雙重標准,要充分發揮聯合國的主導作用,組成反恐統一戰線”。

二、大國思維:《人民日報》對巴黎暴恐襲擊事件報道體現的政治理念

通過對《人民日報》巴黎暴恐襲擊事件報道的分析可總結出這次報道的兩個突出特點:第一,報道適度穩重,從整體上追求客觀和平衡。這些主要表現在本次報道的時間分布、版面安排上,如前所述,《人民日報》對巴黎暴恐襲擊事件的報道具有注意力連續關注性,出現的報道峰值時間是與中國公民安全及國際反恐態勢緊密聯系的。安排在頭版和要聞版的報道11條,主要是暴恐襲擊事件首次報道和中國公民樊京輝被“伊斯蘭國”組織殺害的內容,其余31條都安排在國際新聞版上,這體現出《人民日報》對事件重要主題的選擇,對此次報道的重視,但又不會造成過度重視的輿論效果,加之在報道期間,有對於中國內政外交更重要的報道內容,如習近平總書記分別出席了幾個重要的國際會議,它們佔據了更重要的版面和更多的報道篇幅。從規模而言,此次報道規模適中而集中,數量雖不多,但客觀而全面地呈現了事件的原貌。第二,報道視野開闊,體裁多樣,內容豐富而精煉,既追求宏觀把握也注重細節描述,並在事實報道基礎上,巧妙而鮮明地表達了媒體的立場。整個報道中,評論數量隻有3篇,即《打擊恐怖主義,維護生命安全》《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和《用信任換來和解該多好》,大多為表達對恐怖主義的譴責,並提出中國願意成為堅定的反恐力量,這是從正面表達中國參與國際事務的積極意願。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版面篇幅有限,但又為了盡量豐富報道信息量,挖掘報道深度,《人民日報》充分利用了綜述型報道,此次報道中這種進行階段綜合回顧的新聞數為11篇,如《調整內政外交,加強國際合作,法國加大打擊恐怖主義力度》《敘利亞問題,博弈進入深水區》等,它們通過對信息的整合,展示了新聞事件發生、發展及其演變過程,同時通過對信息來源的選擇,表達了對事件的評述,揭示其發展趨勢及影響,也充分而巧妙地表明了在國際反恐局勢中對各方表現的態度和立場。

《人民日報》在巴黎暴恐事件報道中自信而從容,穩重但又進取的表現,其深層原因在於,《人民日報》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與黨和政府的立場保持高度一致,它體現著最為權威的國家意志和政治理念,而此次報道恰恰集中體現出中國當下內政外交方面的大國思維,即“倡導世界命運共同體,塑造一個負責任大國”。習近平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以來,走訪了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他多個場合都提到了“命運共同體”的概念。習近平反復強調面對國際社會中日益復雜的安全、經濟和社會問題,所有國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獨善其身,在實踐中,習近平更是大力倡導和平的重要性,秉承中國反對戰爭和暴力的態度,按照新思路和新理念正確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推動互惠信的“命運共同體”。[3]而且,隨著中國自身實力的變化和國際社會對中國呼聲的高漲,習近平總書記也提出中國在繼續堅持韜光養晦的傳統外交策略基礎上,參與國際事務會表現得更具有主動性和進取性,黨的十八大首次在黨代會中提出“負責任大國”的說法,習近平更是在理念和實踐中不斷強化“負責任大國”的身份。 [4]這樣的大國思維不可避免地滲透進了中國主流媒體的宣傳報道中,成為新聞報道的傳播理念。

三、結語

此次巴黎暴恐襲擊事件的報道,我國的主流媒體表現出對國際突發事件傳播的自信心,反應迅速而冷靜,堅持以客觀事實為依據,站在國家的高度和立場上,通過評論、綜合回顧等方式,對這次事件進行了宏觀的審視和把握,並對未來發展趨勢作出了具有鮮明媒體態度的預測。這次報道在規模和深度上都達到了較好的傳播效果,成功地向世界表達了中國倡導世界各國“命運共同體”的良好願望,也是樹立中國在國際事務處理中“負責任”大國形象的一次有益嘗試。

參考文獻:

[1]庄曦,方曉紅.全球傳播場域中的認同壁壘——從《紐約時報》西藏“3•14”報道透視西方媒體“他者化”新聞框架[J].新聞與傳播研究,2008(3).

[2]戴元光,陳杰,黃宏.兩岸媒體關於“9•11”事件報道的對比分析——以《人民日報》、《聯合報》為例[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10).

[3]李海龍.倡導命運共同體,塑造負責任大國——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外交系列重要講話精神[J].中共四川省委省級機關黨校學報,2014(3).

[4]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表重要演講時強調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N].人民日報,2013-03-24.

(陳雪系三峽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講師﹔劉東建系中國傳媒大學馬克思主義傳播與大眾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政治傳播學教授) 

(責編:王妍(實習)、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