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西部學刊》>>2016年3月下

新媒體時代黨員教育模式的創新與思考

——以12371共產黨員手機報為例

朱亞勤
2016年04月20日15:11 |
小字號

(來源:西部學刊)

摘要: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黨員教育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作為一張“紅色手機報”,12371共產黨員手機報創新傳播理念和傳播方式,開啟了一種“普照模式”的黨員教育,有效克服了新形勢下黨員隊伍頻繁流動、大量黨員由單位人轉變為社會人等難題,成為傳統黨員教育模式的有益補充。

關鍵詞:新媒體﹔黨員教育﹔手機報﹔普照模式

重視黨員日常教育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在體制轉軌、社會轉型的新形勢下,在社會利益和思想觀念日趨多元的當下,加強黨員教育,及時傳遞黨的聲音,廓清思想迷霧,淬煉黨性信念,匡正價值引導,確保黨員與黨同心同德,是中國共產黨面臨的時代考驗,也是黨員教育職能部門不斷思考的現實課題。

經過90多年的發展完善,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形成了“三會一課”、專題教育、集中輪訓等制度,依托各級黨校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陣地,拓展現代遠程教育、報刊、電視、網絡等媒體,在補足黨員精神之“鈣”和提高黨員素質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人們固有的學習、工作與思維方式都在潛移默化中改變。黨員教育工作也從內容到形式、從觀念到載體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怎樣讓黨員教育更方便、更及時,讓教育覆蓋更廣、實效更強,各方都在積極地思考探索。

12371共產黨員手機報(以下簡稱“手機報”)的誕生,猶如浩如煙海的電子傳媒中一道獨特的風景。2012年7月1日開通以來,其在黨員教育模式上做出了種種有益探索,逐步成為廣大黨員喜歡看、離不開的學習平台、交流平台、服務平台,發揮著越來越重大的作用。

一、“普照模式”催生的手機報編輯特點

手機報帶來的最大變化是黨員教育模式的改變。傳統的常態化的黨員教育往往從上到下,是一種從中央到地方,從黨委—總支—支部—黨小組—黨員的鏈式流程。這種“鏈條模式”在傳遞黨的聲音、保証黨的統一意志上層層推進、層層強化,在大規模黨員教育尤其是歷次黨的集中教育活動中發揮著主陣地的作用。然而面對地域、周期的制約,“鏈損”也不可避免,一個環節態度不積極或者學習不夠,教育傳遞就可能產生誤差,甚至變成層層弱化。

手機報則是這種“鏈條模式”黨員教育的有益補充。它是一種“普照模式”的黨員教育。黨員不需要正襟危坐地集中在會議室或者教室裡心無旁騖地學習聽課,可以在地鐵、公交、餐桌,可能是邊排號、邊聊天的同時來閱讀學習,所以從它的架構和編輯上,都要符合掌上閱讀的特點,突出的是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條分縷析欄目化。“掌上黨校”的運行方式是每日一報,一般每個工作日發送。內容編排上充分貼近手機的傳播特點和碎片化的閱讀習慣,以欄目為中心,形成骨干架構。開設要聞簡報、國際掠影、組工動態、警示教育、國學經典、跟古人學哲學等多個固定欄目,並不斷配合黨員教育的階段性任務推出非固定欄目。三年多來,隨著對辦報宗旨和黨員需求的深入把握,逐漸形成了N(固定欄目)+X(非固定欄目)的編排格局,每期分視野、學養、生活三大板塊推出10個左右欄目,每條信息百字左右,並配2—3幅圖片。

長期、固化的欄目化傳播策略,逐步形成了傳播者和接收者之間的心靈默契,不同的欄目就是不同的閱讀期待視野。這樣,在標題的處理、背景的介紹上,就可以簡而又簡。比如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人民日報》主題+副題+提要共188字,共產黨員手機報隻有“十八屆五中全會在京舉行”11個字,但以少勝多,也能傳達出豐富的信息量。

二是言簡意賅微評論。黨課不同於微信公眾號或者一般性的手機報,必須旗幟鮮明地提出觀點、表明立場,評論就是題中應有之義。手機報在評出精彩、評出影響上下了一番功夫,設置了“手機短評”“微分析”“熱點快評”等多個評論欄目,並配合消息、專題等同步推出,既能深化對信息的認識,又能引導輿論。

比如,2015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94歲的生日。當天手機報摘編3位被表彰的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的心得體會,配發“小編點題”,以這種“微社論”形式,呼吁廣大縣委書記以先進典型為榜樣,奮力投身黨和人民的事業。同時,又推出“七一熱評”,號召廣大黨員牢記歷史使命,錘煉敢於擔當、勇於任事的品格。兩篇文章加起來不過430字,卻由點到面地把先進典型的意義、作用和內涵擴展開來,教育啟迪了廣大黨員。

三是化整為零系列化。手機屏畢竟不適合長時間觀看,既不方便也不符合用眼衛生。但是一些內容繁復的國家大政方針,又必須及時推送給廣大黨員,手機報採取了系列化的方式。比如十八屆四中全會召開后,除了及時推出“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速遞”欄目,更連續推出“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十大亮點”欄目。用相互獨立的一天一條的方式,把政策亮點“和盤托出”,既不削足適履地過分壓縮,也不因文害義地刪減,保証了內容的完整、准確,閱讀接受的方便、清晰。

二、“紅色手機報”的內容把控方針

作為一個重要的黨員教育平台,手機報已被很多黨員看作是中央層面面對全國黨員教育的一個權威窗口。每期電子報一旦編輯發出,就能分分鐘內,從全國黨員教育最高平台直接飛向數千萬手機終端,瞬時到達黨員目標群體。傳統報紙那樣的回收銷毀、網站那樣的后台修改都不可能,一旦有導向偏差或報道失誤,影響面之惡劣,后果之嚴重都不堪設想。這就決定了它必須以最嚴格的標准把好政治關、政策關、導向關,必須遵守更嚴格的政治標准、道德標准、文化標准,必須比一般社會化、商業化的手機報、網站、自媒體,底線更高、品位更高、要求更高。

始終要堅持手機報姓“黨”,這是一條絕不動搖的辦報方針。任何時候共產黨員手機報都要鮮明扛起黨的旗幟,積極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鼓與呼,確保中央聲音迅速傳達、直送黨員手中。具體在內容把控上,它有這樣幾個特點:

重大活動第一時間反應。在手機報的重要欄目中,“要聞簡報”第一時間摘發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活動和指示,“時政快訊”及時發布黨中央、國務院及其組成部門的重要新聞,“黨建要聞”則把黨中央、中組部對於黨建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及時傳遞給廣大黨員。比如,2014年10月20—23日,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在京舉行。10月24日,手機報推出11條信息,其中與四中全會有關的有4條。

重要政策第一時間關注。2015年10月,《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印發,這是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的行為規范和指引。手機報迅速開設了“從嚴治黨面面觀”欄目,接連刊發《堅持把政治紀律排在首要位置》等十篇短評,全面闡述了條例和准則發布的意義、內容、特點、原則,每篇雖兩三百字,卻言簡意賅、要言不煩,堪稱是對黨員一次有效的准則和條例學習輔導。

黨性教育細水長流不斷線。強化理論武裝,堅定理想信念,是當前黨員教育工作的立足點。為此,手機報一方面精心摘發黨的重要理論成果,如圍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先后開設“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談改革(反腐、軍事與外交、理念、民生、學習、黨建)”等欄目﹔一方面通過 “黨史上的今天”“抗戰歌曲背后的故事”“踐行‘三嚴三實’好故事”等欄目,不斷挖掘黨史上和當下鼓舞人心的小故事,激勵廣大黨員為黨的事業不懈奮斗。

典型示范看得見學得了。手機報堅持深入基層、學習基層、推動基層,積極推介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一線的生動經驗和優秀典型,為黨員干部提供交流借鑒。如設置“組工動態”欄目,經常性反映基層組織工作實踐中的動態亮點﹔設置“基層黨建創新案例”欄目,推出了一批具有風向標意義的創新做法﹔設置“踐行群眾路線的好榜樣”欄目,推介了像村支部書記彭雲、公交車駕駛員楊苗苗等一批群眾身邊的優秀典型。鮮活的案例、豐富的資訊,使手機報成為黨員干部的“掌中寶”和“活教材”。

文化熏陶潛移默化。文化具有化育人心的力量。黨員教育不能一味高大上的“硬”消息,更需要一些喜聞樂見的“軟”文化。立足於加強廉政教育,手機報開設了“歷史上九大親民官”“古代九大貪官”“廉政史話”等欄目﹔立足於開拓黨員視野,開設了“軍事博覽”“科普知識”“行走天下”等欄目﹔立足於提升黨員文化修養,開設 “國學經典”“佳作欣賞”“讀書薦書”等欄目﹔立足於服務黨員生活,開設了“生活常識”“健康養生”“夫妻之間”等欄目。在春風化雨間,收到了教育黨員、引導黨員的目的。

三、“普照模式”傳播優勢的實現路徑

“普照模式”可以有效克服新形勢下黨員隊伍頻繁流動、大量黨員由單位人轉變為社會人等難題,大江南北、士農工商、男女老幼,隻要是黨員都能同時接收、雙向互動、平等交流。但“普照模式”本身又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好,能體現突出的傳播優勢,運用不好也會讓“掌上黨校”受到冷落。作為一份內容嚴肅,以教育引導黨員為使命的“紅色手機報”,怎樣能讓普通黨員喜聞樂見,怎樣讓它的傳播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絕不是個簡單的問題。

順應這種傳播模式的創新,手機報在傳播理念、傳播方式上不斷探索,在實踐中闖出了一條較為成功的路徑。

善調眾口,讓同時接收能落地。手機報省去了中間環節,信息直送黨員手中時,原汁原味、不打折扣。但這也出現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怎樣克服眾口難調。8700萬黨員,黨內職位有高有低,學歷履歷千差萬別,地域天南海北,從青春學子到古稀老人,還有性別、興趣愛好、職業等的差距。對此,手機報採取的是集納式策略,以專為特色,以多為手段。緊緊咬住黨員的受眾群體定位,最大限度擴展信息量和信息包容度。比如,精心甄選黨員關注的國際國內要聞,多方薈萃黨員工作和成長所需的信息和知識,並輔以圖片、漫畫等元素,內容豐富、定位精准、風格活潑,對廣大黨員來說,可謂“一報在手,應有盡有”。

開門辦報,用雙向互動聚人氣。互動是新媒體的最大優勢,也是增強讀者粘性的最突出手段。受教育手段和教育載體的制約,傳統的黨員教育往往是從上到下單向道進行,而受新媒體和自媒體的影響,受教育者已經不願意再輕易地接受灌輸性教育,而是要求互動和交流。手機報堅持開門辦報,不斷增強與讀者的交流互動。黨員可以在“回音壁”中對欄目設置提出意見建議,可以參與熱點話題,發表個人觀點,可以在“七一”“十八大”等重要節點抒發個人情懷。廣受黨員讀者歡迎的“每周問吧”欄目,每期會從參與者中抽取2名幸運讀者並贈送雜志。這種線下和線上的互動,虛擬和實物的融通,讓很多黨員都能感受到手機報就是實實在在的,就是中央黨員教育部門的化身。有的幸運讀者收到贈品后,把相關的公函信封和贈書都作為永久的紀念品珍藏下來,引以為豪。這樣,一個幸運讀者,往往能帶動影響身邊一批黨員成為手機報的“鐵粉”,不斷擴大手機報的粘性和影響力。

平等交流,讓學習教育入心腦。傳統的講黨課,是一種從上到下的俯視,而手機報卻是一種平視的語言風格,使各類受眾都能入耳入腦入心。傳統的黨員教育工作,必須遵循更加規范的話語體系,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比較規范、嚴謹和精准。但放在新媒體上,難免顯得高高在上,甚至可能引起反感。手機報在語言的把握上,一方面突出時事化、事件化、觀點化,簡練地傳遞黨和國家的大事要情、方針要領﹔一方面注重語言的通俗化、故事化和口語化,輕鬆活潑地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但作為黨的媒體,要通俗不低俗、更不惡俗。一些不規范的網言網語,調侃性、惡搞性的網絡詞語在這裡都堅決不出現,保障了平台的嚴肅性、權威性、庄重性。

當然,手機報作為新媒體的終端,也有自身的缺點亟待克服。比如,傳播和發布的節奏頻次還不夠及時﹔內容仍以圖文為主,缺少聲音、影像等媒體形式,視聽效果一般﹔互動性雖有體現,但仍有待加強等等。

隨著新媒體變化日新月異,黨員教育領域不斷涌現新的媒體平台,如“共產黨員微信(易信)”“帥帥職場屋”等公眾號,“我是黨員”“黨員驛站”等APP,界面更時尚,互動更及時。有人借此提出,手機報該不該退出歷史舞台?對此,筆者個人認為不會。

《黨章》規定,黨員有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黨的基本知識的義務。一定意義上,手機報是給全國黨員定期分發的學習材料。作為一份“空投”的黨員教育學習材料,手機報帶有半強制推送性質,它強調的是黨員的學習義務。某種程度上,它更像相關職能部門緊急推送的“燃放鞭炮提示”“交通信息”“放假通知”等群發短信。因此可以說,手機報與微信、APP等需要黨員主動關注的新媒體定位是有差異的、各具特色的,不可能相互替代。

(作者系中國組織人事報記者部副主任)

(責編:王妍(實習)、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