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西部學刊》>>2016年3月下

人際傳播視閾下的關中民間文化及其形態探析

孫卓君
2016年04月20日15:13 |
小字號

(來源:西部學刊)

摘要:傳統民間文化的分布總體上呈現地域性的特點。民間文化的人際傳播,是特定區域傳統民間意識形態對於人際傳播的顯性與隱形交融的綜合展現。本文立足於關中地區傳統民間意識形態的傳播形式,尤其是對其中文化因素的考量,對該地區傳統民間文化人際傳播及其形態進行分析,期冀對陝西地區乃至西北地區民間文化的傳播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關中地區﹔民間文化﹔人際傳播

人類傳播活動從本質上可分為兩大類:人際傳播與大眾傳播。人際傳播是社會生活中最直觀、最常見、最豐富的傳播現象,[1]149一切其他形式的傳播都是人際傳播的某種延伸或變形。從社會形成的過程來看,“社會是人們交互活動的產物”。[2]13而這種交互活動,皆以人際傳播為基礎。可見,“人際傳播”是由傳播學研究范疇內某一劃分標准而催生的一種傳播類型,它在人類傳播活動中發揮的作用是極為重要的。

一、人際傳播與民間文化

對於人際傳播的定義,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學界各有論述。有學者將人際傳播定義為“一個人運用語言或非語言信息在另一個人心中引發意義的過程”。學者李彬在《傳播學引論》一書中稱“所謂人際傳播,一般是指人們相互之間面對面的親身傳播……用施拉姆的話說,是兩個人(或兩個人以上的人)由於一些他們共同感興趣的信息符號聚集在一起”。[1]147

人際傳播中傳受雙方的情感關系是建立在即時、直接、面對面的交流環境下,通過語言和非語言的傳播形式來實現的。美國學者史蒂夫•莫滕森認為,在人際傳播過程中,傳播的表現形式依照傳播者是群體內部還是群體外部成員而有所不同,系統內外之別讓系統外部的成員及其思想難以進入系統內部,系統不易遭受影響和破壞,從而確保系統的平衡和穩固。[3]35

由此可見,系統或地域范圍內的成員間平等溝通、和諧相處的前提不僅是擁有相同的話語體系與風俗習慣,還應具備高度相似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這些思想和行為上的一致性,使得成員間產生強烈的文化認同感,群體間產生的共鳴也十分有利於與周邊地區文化的兼容並蓄,進而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當代語義背景下的關中地區大致包括寶雞、咸陽、西安、銅川、渭南五個地市,其民間文化的人際傳播有著自覺和不自覺的兩種方式。如果從傳播的5W模式來看,人際傳播通常發生在男女之間、親友之間和鄰裡之間,是傳受雙方的主體,傳播渠道通常是面對面的親身傳播,傳播內容或是嫉惡如仇,或是弘揚贊美,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憧憬等,傳播效果則是基於地域范圍內的文化認同而能夠引起受傳者的共鳴。所以,關中民間文化的傳播主要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圍內,當地民眾作為傳受雙方對本區域廣泛傳播和延續下來的民間文化有著高度的認同感,使得關中民間文化的人際傳播順利發展。

二、關中民間文化的多元人際傳播形態

關中地區,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有著眾多帝王將相的陵墓,有著豐富的歷史寶藏,是國內外矚目和向往的陝西民俗文化代表性地區。[4]

厘清關中的地域和歷史文化范圍,就可以對區域內多元的民間文化傳播形態進行分類研究。因關中地區歷史文化悠久,傳統民俗表現形式呈現多元繁榮樣態,容量極大,很難具體分類,本文將其劃分為語言傳播與非語言傳播兩大類。

(一)語言傳播

語言傳播是民間人際傳播的最主要類型。口頭傳遞式的人際傳播是面對面的、個體間的交談形式,如約見、拜訪等。這種方式在人際傳播中佔比最大。

一是方言。在某一地域范圍內,口口相傳是最質朴的人際傳播方式,這種口頭傳播不僅發生在空間范圍內的成員間,在時間范圍內也是最基本、最常見的,譬如長輩一代對晚輩一代的言傳身教等。方言,作為一種口語的地方變體,有著強烈的地域色彩,其產生並成長在民間肥沃的生活土壤中,在實現系統內成員間無障礙溝通的同時,還能增進當地人民的情感交流。越是偏遠,越是文化歷史悠久的地區,其方言越是不容易被其他地域內的成員所理解,尤其是一些無法用漢字書寫出來的生僻詞,因為這是當地人民世代流傳下來的集體智慧和生產生活體驗的結晶,當小眾范圍內的人們通過方言交流時,所謂民間人際傳播就在發生。關中地區的口語人際傳播以陝西話為主,譬如西安美食Biángbiáng面,biang字是一個合體字,無法用普通漢字輸入法寫出來,因其制作食材是關中麥子磨成的面粉,口感勁道爽滑,且制作過程中有biang、biang的聲音,因而得名。biang字的發音屬於陝西方言,對於東部沿海地區的民眾,尤其是從未耳聞或到過西安的這部分人來說,就很難理解它的意思。

二是區域性的民間文學。民間文學,是由口頭語言創作和傳播演變而來的,最初發韌於區域,除了極優秀的、又經長期流傳為全民共享的外,大都在區域中沉澱下來。口頭語言創作是在文字出現之前,廣大勞動者無法使用文字,隻能用口頭語言去表達、溝通、交流與傳播,但卻有著無法完整記錄下來供日后查閱的弊端。后來,隨著文字的出現和普及,民間文學作品得以完整記錄並保存下來,但在不少場合,仍需用口頭語言歌詠或講述廣大人民熟悉的、千百年來不斷傳承的文學作品,如民間傳說、歌謠等。

一定意義上說,口頭文學是與人類語言共存亡的,隻要人類用語言來交流思想,並表達對事物的看法,口頭文學就必然存在。比如,生活中發生一件奇特、動人的事件,或者一個人有不尋常的遭遇,就會在社會上廣為流傳。而在流傳的過程中,始終離不開語言作媒介,或者說語言就自然成為文學表現的工具。關中地區文化積澱層深厚,口頭文學種類繁多,有極為豐富的歌謠、諺語、故事。

就拿民間故事來說,民間故事的地域性相對模糊,這裡的模糊指的是沒有明確的地標界限,譬如廣泛流傳於陝西省內的民間故事,在陝南、關中、陝北各地區呈現出不同程度的流傳,並且都有它各自的優劣勢。關中地區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自然地形成了民間故事廣泛流傳的輻射中心,在這裡,影響最大的要數女媧造人、伏羲兄妹結婚的民間故事,有著深厚的歷史文明與原始文化的背景,[4]且民間故事的起源與流傳都離不開語言傳播的推動作用。還有廣為傳唱的各類民間歌謠或民歌,對當地的人際交流起到的就是一種信息傳遞的作用,因其曲調或悠長高亢,或粗獷奔放,或韻律和美,一般而言,其傳播效果好於直接的語言表達。

(二)非語言傳播

美國學者詹姆斯•凱瑞將“傳播”解讀成兩種不同的內涵:一是以控制為目的的傳遞觀,二是作為一種神聖典禮的儀式觀。例如,存在於“西北民俗文化土壤中的一棵園藝奇葩”——戲曲,早在北宋年間就出現了萌芽狀態,后逐漸發展至以元雜劇為主的第一個黃金時代,這期間,通過戲曲向世人講述的很多傳奇、靈怪的故事,都給后人以警示作用,這應該是民間風俗文化傳播的一種“傳遞觀”﹔而像關中地區特有的一些祭祀儀式等,因為它是被神聖化了的活動,帶有宗教的色彩和淵源,故而應屬於傳播的“儀式觀”。

一是非語言的民間藝術。民間藝術的創立、發展、傳承都是建立在一定語言基礎上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其表現形式的單一語言化,它包括民間工藝美術以及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和戲曲中非語言的音調、姿態等多種藝術形式。這種傳統的民間藝術傳播與審美接受都是一種“人—人”關系的直接性、親歷性及群體化的表達,而且在整個創作、表演、傳承等各個流程都是一種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呈現民間人際傳播最直觀的樣態。

在民俗文化事象中,民間工藝美術的開發潛力最大。關中地區的民間工藝美術種類繁多,地域特點突出,譬如,西有以木版年畫、針織刺繡、窗花剪紙、社火臉譜等聞名的民間工藝美術之鄉西府,東有以面花、拴馬樁為代表的東府。中部地區最有名的就是戶縣農民畫,它已成為中國民間工藝美術的瑰寶。此外,華縣皮影、藍田玉雕等也是關中民間工藝美術品的主要財富和當地人際傳播的重要形式。

二是民俗儀式與信仰。在人際傳播中,家族和家鄉是人際傳播中最常見集體,傳播者將其烙上深深的集體主義印記。家族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家鄉是以居住地域來劃分的,而在家鄉、家族等特定范圍內有著各自的特定風俗,這些風俗習慣成為民間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契機與方式。與這些民俗相關的節日、禮節數等都是實現有效人際傳播的必涉因素。以春節為例,貼春聯、看春晚、放鞭炮都是人們辭舊迎新的一些重要而普遍的儀式,而有的慶祝儀式是有區域性和局限性的。譬如,在明、清已出現並逐漸興起的社火,至今在關中地區乃至陝西地區還在廣泛流傳,關中社火豐富多彩,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常見的如耍獅子、舞龍燈、扭秧歌、踩高蹺等,與陝南“玩燈”和陝北“秧歌”極為相似,卻同中有異、各有千秋。關中社火是一種民俗活動,通過敲鑼打鼓、載歌載舞、生動扮演的樣態和形式,常常作為特殊節日的慶祝儀式,向人們展示著喜慶、祥和的民族氛圍,應當屬於傳播的儀式觀。

民間信仰也是非語言傳播的一種,在古代,常常是統治者利用民眾對鬼神的崇拜和信仰,用麻醉手段來統治人民、捍衛權力的一種統治工具,因其以控制為目的,故當屬傳播的傳遞觀。隨著歷史的進步與發展,其控制目的逐漸被弱化,現已演變成參與者自發性的行為,且能夠實現內心交流,並得到自我滿足,但也不能忽視民間信仰傳播的手段性力量,其功利性是不言而喻的。關中地區民間信仰歷史悠久,傳承至今。人與人之間從最直接的信息表達中尋求滿足感和功利性,諸如家宅、疾病、尋物、官司、謀位、升學、婚姻、生育、辟邪、延壽等的祈求與交流,很多已然轉化為特定的文化傳播儀式。

三、總結

關中地區人文歷史悠久,是我國區域民俗特點比較鮮明的地區,相對於東部沿海地區,受到外力影響而產生的轉變乃至消逝也相對較小。本文立足於人際傳播視閾下關中地區傳統民間文化,歸納出其中幾類主要形態,只是拋磚引玉,以期有識之士,對陝西地區乃至西北地區民間文化的傳播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李彬.傳播學引論(增補版)[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3.

[2]孫琳.我國大陸地區人際傳播評析[D].蘭州:蘭州大學,2007.

[3](美)史蒂夫•莫滕森.跨文化傳播:東方的視角[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4]汪怡青.關中民俗文化散論[EB/OL].

http://uzone.univs.cn/special/2197/300/show/10760.html.

本文系陝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利用人際傳播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研究》(2014ZD07)階段性成果

(作者系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責編:王妍(實習)、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