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改進兩會會風的兩點建議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陽春三月,中南海紅牆外的白玉蘭又將綻放,每年一次的兩會也將要召開。今年兩會正趕上換屆,又是在十八大之后中央公布“八項規定”、狠抓改進作風之際。如何改進會風,上下關注。
一、發言時請不要表揚領導
往年開會有這樣的現象,一些來自基層的代表發言時總要借機表揚一下領導,且這種表揚,已成定式。如果是最基層的人發言,則不忘把上面的各級領導都一一表揚到。說他們如何辛苦,為基層辦了多少好事等等。如有中央領導在場,就會說,自從您去視察后形勢如何大好,您走后我們堅決貫徹您的指示雲雲。還有的,不忘在更高一級領導面前表揚自己的頂頭上司。如省委領導在場,一定會說我們縣委、市委領導如何好,給人的感覺是在替領導拉票、說情、捧場。更尷尬的是,被表揚的領導往往在場,有的坦然受之,不覺臉紅,有的雖覺不妥,面對表揚,也未能當場制止。
人民代表是從各地選出來、代表人民反映基層呼聲、審議國家大事的。在會上的發言不外兩個內容。一是基層的情況和要求,二是對會議提交文件的審議意見。代表團的編組以省、市為單位,既有基層的工人、 農民、 教師、 個體戶, 又有縣、 市、 省, 直至中央的領導。大家同處一團, 平起平坐, 共商國是, 氣氛應該是平等、 誠懇的。
開會並非不能表揚,做得好就肯定,也是一種實事求是。但兩會是國家最重要的政治活動,是議大事,商國是,若有褒獎也是對事不對人。在這個場合借機表揚上級,極不嚴肅,是一種不良會風。對下級來說是阿諛、討好,另有所求﹔對上級來說是甘受恭維,是一種精神受賄。從這個細節反映出無論說者、聽者都沒有真正把自己當成一個人民代表,還是有民與官、上下級的區別,人代會成了干部會。況且,就算是在干部會上,大家坐在一起也是竭誠議事,檢討工作,沒有必要來什麼討好。細究,還是民主意識不強的表現,庸俗、媚俗流行,民主、平等不夠。
習近平同志指出:“改進文風會風,要努力活躍黨內生活,擴大黨內民主,大力倡導獨立思考的風氣,創造鼓勵講真話、提倡講新話的寬鬆環境。”我們黨的歷史上曾有過非常好的作風:批評與自我批評,民主與集中,同志式的平等,堅持原則,坦誠共事,知無不言等等。可惜這種好傳統卻在一些人身上慢慢地消解,封建依附、媚權媚俗、吹吹捧捧的作風悄然抬頭。俗風既久,已習以為常。如毛澤東所說,像京劇《法門寺》裡的賈桂,站慣了不敢坐,當了代表還是直不起腰。而在領導這一方,則是放不下架子,丟不得面子。但這種事關鍵還是在領導。在進城前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就提醒,因為勝利人民會感謝我們,要堅持“兩個務必”﹔1959年廬山會議上張聞天又指出:“不要怕沒有人歌功頌德”。昨日警鐘,聲猶在耳。
十八大后中央大力整頓會風、文風,有決議,有實際行動,帶頭垂范。中央政治局通過的“八項規定”,第一項就是改進調查研究,深入基層,向群眾學習。十八大剛過,在中紀委召開的一次座談會上,有與會者發言,一開口又是“尊敬的××領導”。主持者立即打斷,示意不要這樣,有話直說。雖是小細節,輿論振奮,一時傳為美談。雖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我們畢竟又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中央為我們作出了表率。希望在今年3月的兩會上能看到更可喜的變化。
二、“下團”開會就這麼難?
每年兩會時有一項內容是中央領導分別下團參加討論。但實際上這一天領導人並沒有下到代表團的駐地去。而是一大早用大轎車把全團人馬從駐地拉到人民大會堂裡,臨時布置一個會場,請領導來出席。散會后再用車把代表送回駐地。這本來是一件又平常又簡單的事情,卻搞得這樣復雜。領導一人一車去“下團”,變成全團興師動眾去“上堂”——上大會堂去“被下團”。
這是一個小小的細節,無關會議內容,但事關會風、黨風、工作作風。影響不好。細析其理有三。第一,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在代表會上,代表是會議的主體,代表人民。這是一件很嚴肅、神聖的事情。從黨的傳統來講,我們平常總說為人民服務,人民是上帝、是父母等等。而此刻正是領導俯身躬聽人民聲音的最好機會,應該畢恭畢敬,到會問政、下團問政。何況許多領導本身就是代表,是所在團裡的普通一員。第二,據說這樣做是為了便於安全保衛。大會的安保工作已經盡善盡美,如果下團都不安全,又如何下鄉?我們黨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是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會場都不能深入,何談深入基層?這怕是安保人員偷懶想出來的借口,工作人員抬轎子的慣性。第三,這樣做的結果,雖方便了領導,但勞頓了代表,增加了擾民。試想,本來領導一人一車到團裡去開個會,驚動很小。現在反過來要用三四輛大轎車拉一個代表團的人,呼啦啦地橫穿北京,又要牽動多少工作人員。何況一共要有三十多個團呢?沿途交通管制,影響市民的正常出行。時間花在路上,也很不合算。
作風問題本來就是細節問題,要從小處著手。所謂耳濡目染、防微杜漸、謹小慎微都是指的從小處抓起。黨史上著名的七屆二中全會就在黨的中心工作轉移之時,抓作風、抓細節,提出“兩個務必”,作出不命名、不敬酒、少拍巴掌等五項規定。今天,十八大選出的新一屆黨中央通過的改進作風的“八項規定”也是從細節抓起。第二條專講會風,第五條專講改進警衛,不封路,不擾民。中華民族的傳統向來是禮賢下士,敬重人才,真誠待人,且重細節。劉邦洗腳,有士來訪,不及擦腳,倒踏鞋出迎﹔劉備三顧茅廬,靜立雪中,都是美談。延安時毛澤東在黃塵滾滾的街頭與農民談話﹔1958年周恩來聽說廣東農民育出新稻,親飛當地,蹚著泥水到田頭與農民交談。
天下者人心,人心者現於言表,見於行動,處處留痕,得人心者得天下。兩會是五年一屆、一年一度的最大的國是大會、人才盛會、展示人心的大會,也是政治家表現自己風採的舞台。無論從中華文明史還是黨史的角度,我們都應該發揚傳統,改進作風,調查研究,謙虛謹慎,如履薄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