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好萊塢爭相擠進中國電影朋友圈 合拍片仍水土不服

2016年04月20日07:42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好萊塢大咖爭相擠進中國電影“朋友圈”

中國市場漸已成為國際電影人“兵家必爭之地”,在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美國隊長》系列的導演羅素兄弟、《蜘蛛俠》系列的導演山姆·雷米等好萊塢大咖陸續現身,他們或與中國電影人達成合作,或成立制片公司。好萊塢導演們紛紛來中國掘金,合拍片的未來是否真的會一馬平川?在電影節論壇上,業內人士直言,中國對好萊塢越來越重要,但合拍片要拍好,仍然需要很長的磨合。

為什麼他們都想

來中國拍電影?

林芳

今年的北京國際電影節,“國際化”的朋友圈越來越廣,各路好萊塢的大咖們齊聚,表達的是同一個願望:我們都想來中國拍電影!採訪中許多美國制片人都認為,好萊塢應該盡量融入中國電影業,如果成功,西方導演和制片人會數倍增加票房收入。而大多數中國和西方的制片人認為,中國的電影公司很快就會擠掉西方電影制片商的領先地位,並以自己的電影征服世界。博納影業總裁於冬更是放出豪言,認為好萊塢電影IP缺乏創新,中國有望在未來兩年超越北美。《斷背山》制片人詹姆士·沙姆斯也宣稱,中國正在成為新的“好萊塢”。

中國電影市場最吸引好萊塢的是什麼?首當其沖的當然是錢。詹姆士·沙姆斯就直白地說,好萊塢以前的資金來自印度和海灣國家,如今則是來自中國,以及一些擁有高淨值對沖基金的個人和銀行。“跟其他國家比起來,跟中國合拍一部電影最主要的不同在於——這裡的市場更加有利可圖。”

一切似乎看起來那麼美好,很多好萊塢頂尖電影人也開始在國內尋找合作伙伴,但冷靜想想,畢竟是兩種不同的文化,合拍片之路真的可以那麼順利嗎?事實証明,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李安《臥虎藏龍》的中方編劇和美國編劇一直吵架,矛盾不斷,不得不靠李安在中間調停,而目前最為火熱的合拍片——張藝謀的《長城》,也遇到了文化沖突和協調大腕明星檔期等種種問題。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張藝謀敢於挑戰這個項目需要很大勇氣,而《長城》若成功,會開發出中外電影商業合作的新模型。

對於中國電影市場來說,“外援”固然重要,但還是應該扎實自身的功底,因此,在北京國際電影節上成立的“中國新影人基金”備受關注。該基金致力於發掘中國導演隊伍中的優秀新生力量,在資金及市場營銷、發行等環節給予幫助。錢可以給好萊塢,當然還要留一些給中國的新人。

好萊塢越來越倚賴

中國票房和中國投資

如今中外合拍片越來越受到重視,奧斯卡獲獎影片《荒野獵人》就有中國投資介入,博納投資福克斯六部大片、萬達收購AMC等現象,標志著中國資本對好萊塢的追逐。合拍片權威人士、制片人李少偉在電影節論壇上表示,中國資金投入對好萊塢來說很重要,以往好萊塢電影在北美和海外地區的票房比例是五五分,到《荒野獵人》這部影片,票房比例已經是三七分,“中國市場的六、七千萬美元票房對他們很重要。”

電影節上,《蜘蛛俠》的導演山姆·雷米與《竊聽風暴》導演弗勞倫·漢克·多內·爾斯馬克攜手亮相,宣布與“文投控股-耀萊影視”共同成立制片公司,未來5年內預計投拍制作8~10部預算在3000萬~8000萬美元之間的影片。山姆·雷米坦言,近年來好萊塢全力投資預算超過1.5億美元的超級英雄系列電影,很多兼具藝術和商業性的中等成本影片項目則被大量擱置,這些影片中不乏取得口碑與票房雙豐收的極大商業成功者,如《社交網絡》、《國王的演講》、《黑天鵝》等。“在好萊塢,一部預算3000萬~8000萬美元的影片很難找到融資。曾經在奧斯卡上獲得7項大獎的《地心引力》,最初沒有人投資,前后花了5年的時間才找到拍攝資金。這次合作后,我們的一些優秀項目可以馬上啟動,有更多好的影片可以讓大家看到。”

另外,《美國隊長3》導演羅素兄弟及Anthem Pictures制片公司也與北京文化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在投資和創作等層面展開多角度合作,有些合作已經進入實質性階段,“比如說與吳京先生合作的《戰狼2》,還有《西游記》。”

合拍片就是加入中外演員?

找個好編劇更重要

在昨日鳳凰大影響“突進!無國界大片”論壇上,索尼影視大中華首席制作總監黃嘉莉透露,在選擇本土化還是國際化上,不少片方存在認識誤區:“有一些項目自認為放入了中美兩地的元素,實際上只是加了幾國演員,但這是很大的誤區。最有價值的融合應該從根本開始,劇本太重要了,要把中美編劇融合到一起做一個大家都看得懂的劇本,我們有《黑貓警長》這樣的IP,但有沒有想過把它拍成像《瘋狂動物城》那樣的電影呢?很多優秀編劇很接地氣,但架構上可以跟好萊塢學習。”

國際制片人李少偉透露,他曾經要做一個中國人在外國的劇本,找了知名美國編劇來寫,卻令人很失望,因為他們寫不好中國人的故事,后來找了一個中國編劇,“這讓我發現,必須要找兩方面的編劇來做,可以滿足兩國觀眾需求。”李少偉還透露了當年《臥虎藏龍》的軼事,“中國編劇是王蕙玲和蔡國榮,美國編劇是詹姆士·沙姆斯,雙方對劇本的觀點不一樣,一直吵架,李安就在中間做判斷,最后那一稿是找了鐘阿城來修改,鐘阿城沒有署名,潤色了對白,讓劇本最終變得很好。”

好萊塢IP也曾票房慘敗

《雲圖》中美觀眾都不買賬

有了錢、有了人、有了技術,是不是就能拍出成功的電影?索尼影視大中華首席制作總監黃嘉莉表示,現在大家都在關注IP,如超級英雄、西游記,但對於一部影片來說,好的故事才是核心,“中國投資的老板很保守,容易跟風,看到什麼類型火就拍什麼,光是《西游記》就拍了那麼多,但是大家得找新觀點來創作。美國的超級英雄片也有失敗的,最終還是要看故事是否吸引人,是否打動人。”

李少偉參與過中美合拍片《雲圖》的融資工作,《雲圖》在中國的票房並不成功,李少偉直言這是因為美方控制欲太強,“《雲圖》的導演和卡司都很好。但因為華納在發行上控制欲比較強,在北美沒有好好宣傳,美國觀眾說看不懂,媒體又說它是年度最差電影。”(記者 林芳)

【鏈接】

中國電影

以合拍片“借船出海”

第三屆美中影視產業博覽會在北京電影節期間正式亮相。主辦方昨日宣布今年的博覽會將舉辦中外合拍片頒獎盛典“金色銀幕獎”,授予為合拍片做出杰出貢獻的公司和個人。

中國電影合作制片公司總經理苗曉天先生表示:“中國電影需要以合拍片‘借船出海’。”美中影視產業博覽會首席執行官佐虹透露:“去年以來,我們共收到100多個電影合作項目的方案及劇本,經過多方評估,甄選出8部優秀的影片,將以合拍片或好萊塢獨立制作的方式陸續搬上大銀幕,進入全球市場。其中已成功完成了一部科幻電影拍攝,同時投資拍攝的動漫,也將於2018年年底與大家見面。”

《入殮師》導演

也要拍華語片

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期間,劇角映畫舉辦片單發布會,《端腦》《傳送點》《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等八部新片拍攝計劃曝光。其中,《入殮師》導演瀧田洋二郎即將執導的首部華語影片《聞煙》備受關注。瀧田洋二郎以擅長把控細膩情感著稱,據悉,此次《聞煙》的故事將圍繞父子情展開。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