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華鼎獎提名起風波 胡歌王凱粉絲"開撕"各方"躺槍"

2016年05月04日07:58 | 來源:羊城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侯鴻亮“不背鍋” 唐人無辜“躺槍”

“總覺得胡歌被坑了,利用了他的人氣又一腳踹開,很過分!”“王凱一定是嫉妒胡歌,擠了他主角的位置!”“明顯兩個人都是躺槍,演員自己都沒什麼,粉絲們何必要爭得頭破血流……”這幾天,粉絲對撕、無數質疑,讓王凱、胡歌乃至侯鴻亮、《偽裝者》劇組、唐人影視等無端躺槍,隻因王凱憑借去年的熱播大劇《偽裝者》入圍了華鼎獎“最佳男主角”。

很多人感到疑惑:這件事怎麼弄得這麼復雜?粉絲至於鬧成這樣嗎?其實回溯王凱“華鼎獎入圍風波”始末,這件事不僅暴露了“粉絲應援文化”中的心理建設問題,也暴露了非官方獎項評獎過程中的諸多細節問題——為什麼華鼎獎要選擇王凱?究竟什麼角色才是“男主角”?這又是不是華鼎獎第一次“犯錯”?

羊城晚報記者詢問了事件漩渦中的王凱宣傳方,對方表示:“回應以工作室官方說法為准。凱凱正在拍《如果蝸牛有愛情》,他狀態不錯,拍戲很專注,戲還挺趕的。只是我們什麼都不知道就無辜躺槍了,真是太無辜了!”

事件回顧

胡歌王凱粉絲開撕讓各方躺槍

4月28日,第19屆華鼎獎中國百強電視劇滿意度調查提名在京公布,去年幾部熱播大劇《羋月傳》、《偽裝者》、《琅琊榜》領跑提名名單,其中胡歌憑借《琅琊榜》中“梅長蘇”一角獲提名最佳男主角,王凱憑借《偽裝者》中“明誠”一角獲提名同一獎項。這項提名隨即引發網友不滿,其中胡歌粉絲的反彈聲浪最大,不少人在微博等社交媒體上留言質疑《偽裝者》劇方和王凱,他們認為按照戲份比重,胡歌當仁不讓應該是《偽裝者》的男主角,輪不上王凱獲提名:“要提名也是靳東啊,什麼時候輪到王凱了?”

通常情況下,國內主流電視劇獎項例如飛天獎、白玉蘭獎等都需要片方先向評獎組委會申報,然后才能進入提名備選名單。所以,事件一開始,部分粉絲將矛頭指向了《偽裝者》劇方和王凱。其實,華鼎獎的提名方式不一樣,組委會是根據媒體、觀眾等多方投票調查來確定提名名單的,而不需要經過劇方和演員申報。

因此,《偽裝者》官方微博針對質疑發表聲明:“《偽裝者》男主角為胡歌老師,此次華鼎獎提名獎項並非劇方申報,我們正在積極聯系華鼎獎,還望主辦方妥善處理。”當矛頭轉向華鼎獎后,胡歌的粉絲情緒得到緩和,沒想到劇情又發生了逆轉——王凱的粉絲看不下去了,紛紛跑到《偽裝者》官微下方留言,指責劇方隻為胡歌說話,沒有照顧到王凱的感受。

該劇制片人侯鴻亮轉發官方微博稱:“放個假也躺槍,與片方王凱何干?這鍋我們不背。”這句話又被兩撥粉絲誤解,一方面是王凱的粉絲繼續要求劇方道歉,另一方面是胡歌的粉絲認為侯鴻亮言下之意是指這鍋該由胡歌和粉絲背。此時,又有粉絲把矛頭指向唐人影視,指責他們作為胡歌的經紀公司卻沒有發表聲明幫自家藝人說話。

4月30日晚,王凱工作室發表聲明表示:“我司毫不知情,(華鼎獎)主辦方發布的一切消息均為單方面的行為。”5月1日下午,華鼎獎微博發表聲明解釋讓王凱入圍最佳男主角獎項的原因,並向該事件中受到困擾的各方致歉。5月1日晚,胡歌的經紀公司唐人影視發表聲明表示尊重主辦方的一切安排,也從未有任何不滿情緒,並強調:“一直以來胡歌先生隻專注於把角色演好,尤其珍惜與優秀的制作團隊的每一個合作機會。”

幾大疑問

王凱是不是最佳男主角?

對於王凱入圍“最佳男主角”,華鼎獎主席王海歌給出的回應是:胡歌已經在《琅琊榜》中獲得提名,而《偽裝者》是部好劇,沒有提名太可惜,加上王凱在民眾調查階段的人氣很高,根據提名規則,他被列在了“最佳男主角”提名名單裡。“胡歌已經在百強榜第一名《琅琊榜》中獲提名了,而一個演員隻能憑借一部作品入圍單一獎項。我們覺得《偽裝者》也是一部很不錯的戲,應該有一個男演員獲提名,那就提名第三名的王凱。我們確實覺得這個提名有點牽強,但又有點放舍不下。我們考慮的只是這部戲,並不是否定胡歌的地位。”王海歌說:“這次的誤會主要是因為大家對於標准的解讀不同,華鼎獎主要依照的是片方公開的主演資料,我們的觀眾評委不會特意去甄別主角配角,隻看演得好不好。”

按照華鼎獎主辦方的說法:第一,提名與否觀眾說了算,隻要是主演,都有入圍最佳男主角的可能性﹔第二,讓王凱入圍是考慮到《偽裝者》是部好戲,正好王凱排名比較靠前,入圍順理成章。如果按照這種標准,王凱被提名“最佳男主角”也不無道理,雖然在戲份強度上和胡歌沒法比,但也算推動核心故事線的角色,“明家三兄弟”都能算是男主角。因此,華鼎獎方面並沒有在第一時間糾正“錯誤”,王凱將繼續參與本屆華鼎獎最佳男主角的爭奪。

華鼎獎是否在消費王凱?

事情發展到現在,不少網友認為華鼎獎讓王凱提名最佳男主角是有意消費有名氣的演員。有網友說:“按照華鼎獎官方的說法,是認為《偽裝者》這種好劇應該有人入圍,不入圍太可惜,但為什麼不讓靳東入圍?其次,《偽裝者》已經有多項提名,少一個最佳男主角又怎麼了?”“說什麼為了《偽裝者》,其實是為了消費王凱吧?”

目前國內很多非官方頒獎禮為了增加聲勢炒作話題,都會邀請各種人氣明星出席,而明星出席的條件往往是要拿到獎項。王凱去年憑借《偽裝者》、《琅琊榜》、《他來了請閉眼》三部劇刷屏,人氣急升,近期熱播的《歡樂頌》也讓他收獲了更多粉絲,號召力毋庸置疑。而且,最佳男主角入圍者中,胡歌、霍建華、王凱這幾個都是湊兄弟CP的熱門人物,具備話題性和娛樂性。所以,有網友質疑華鼎獎是為了“炒作話題”而讓王凱入圍。“畢竟,沒有具備粉絲效應的明星出現,就不會有人關注獎項,沒有關注就不會有廣告、招商等潛在收益。”某業內人士如是說。

粉絲們為什麼要撕起來?

由一根導火索引發的粉絲對撕事件在娛樂圈並不少見,但是讓這麼多個人與機構“躺槍”也的確不多見。不少旁觀者都感到不解:“我已經分不清他們是水軍還是粉絲了。如果是粉絲,逮到誰都咬,太可怕!”其實,“和偶像站在同一邊”,這是“粉絲應援文化”的基本要義,他們關心偶像的動態,不忍心看偶像受一點委屈。而部分粉絲的言論在網絡上起到了煽動效果,引發跟風響應,比如事件中不少針對王凱的惡意攻擊都是因為個別刺激性言論影響到粉絲的理性判斷。

“很多人都問,這個時代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粉絲?誰都會回答是‘理性的粉絲’。但在自己心愛的偶像面前,我們往往是無法理性的。”一位胡歌的粉絲告訴羊城晚報記者。(記者 龔衛鋒)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