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電影"臨門一腳"怎麼踢 制片和導演的"商業經"
《親愛的,別跨過那條江》,一部講述一對老夫婦“最后愛情”的韓國紀錄片獲得2.3億元票房,在韓國每10個人中就有1個人走進影院觀看過這部片子。這一現象引起了中國紀錄片人的極大興趣,熱門話題也由此而生——
都說法國是紀錄片的天堂,其實韓國的紀錄“氣候”也不錯,尤其在紀錄電影方面,韓國這兩年有大放異彩的感覺。繼《牛鈴之聲》獲得1.2億元的票房之后,又殺出一部“爆款”紀錄電影——《親愛的,別跨過那條江》,目前已經斬獲2.3億元票房。更要補充說明的是,這兩部片子的制作經費均在“100萬區間”而已。
打開想象空間
不久前,這部片子應北京國際電影節紀錄單元邀請來到中國,在紀錄片這個“小圈子”播放,頗受好評。“這部韓國紀錄電影以2.3億元票房奇跡,啟發了中國紀錄電影進入院線的想象力。”北京電視台紀實頻道主任陳大力點評道。
之所以如此評價,因為中國紀錄電影這幾年一直在進入院線的路上行進著,只是“黑馬”尚未出現。2015年,我國完成紀錄電影38部,其中12部在院線上映,票房合計6.89億元。但是在各種各樣的研討會上,業內人士對票房過億的《奔跑吧兄弟》和《爸爸去哪兒》提及並不多,因為對於真人秀電影的歸類大家並未達成共識。大家更願意研討的是“出身正統”的紀錄電影《旋風九日》《喜馬拉雅天梯》和《我的詩篇》,《旋風九日》《喜馬拉雅天梯》的票房雙雙突破千萬元,分別為1700萬元和1150萬元,但是它們的制作成本和宣發費用均為1800萬元。聚焦工人題材的《我的詩篇》在“精神”上憑借現實關懷廣獲好評,但“物質”上隻收獲了85萬元票房。令北京師范大學紀錄片中心主任張同道感嘆的是,“連《舌尖上的新年》這樣的大IP也沒贏得票房,難道紀錄電影就真的沒有市場空間?”
這樣的疑問使得《親愛的,別跨過那條江》更具有謎一樣的色彩。“是什麼力量使得500萬人走進影院看這部紀錄電影?要知道韓國的總人口不過5000萬左右。”許多紀錄片人都想知道答案。
制片和導演的“商業經”
《親愛的,別跨過那條江》上映之前,制片人韓炅秀的心裡預估是“若能有10萬人觀看就好了,可以收回成本”,但上映之后的情況令他始料未及。
在沒有宣發經費的情況下,該片在發行前一個月在網上發布了3分鐘預告片,很快就有了400萬的點擊量,也引起了業界的關注。韓炅秀說:“影片上映是周四,周二的時候還沒確定上映影廳的數量,當時我認為有100個廳上映已經很好了,但許多機構看好影片,當天有150個影廳同時上映,這在中國可能是小數目,但在韓國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數字。使我驚奇的是有30~40個個人劇場和獨立影院願意上映影片,因此《親愛的,別跨過那條江》成為韓國獨立電影史上上映之初確保影廳數量最多的影片。”
什麼樣的紀錄片能吸引觀眾走進影院?紀錄片人一直在苦苦找尋答案。是無可挑剔的畫面感?還是驚心動魄的劇情?或是其他諸多因素?陳模瑛是《親愛的,別跨過那條江》的導演,他之所以拍攝這部以一對老年夫婦為主角的紀錄電影,最初的原因就是二位老人在韓國已經參與過一些電視節目的錄制,已經是一個“小IP”。
陳模瑛一直想拍一部電影,在電視上看到二老的故事后深受感動,在征得二老女兒的同意后開始拍攝,從2012年9月開始一直拍到2013年11月老爺爺去世,拍了400個小時的素材,最后用了90分鐘。因為缺少經費,陳模瑛想選擇一個國際性的話題來進行國際合作,而二老的愛情正好是其想要的——最簡單卻最長久的愛情。“拍攝之前我們去過不少國家的創投會議,后來丹麥一家電視台願意資助拍攝,一家韓國的民營公司也資助我們。影片后來在丹麥、土耳其的電視台都播放了,今年下半年還會在美國和日本的院線發行,我希望它也能進入中國院線。”
談到中國的院線,目前絕對是世界電影界的聚焦點之一,去年440億元票房、今年沖擊600億元票房使得國際影人公認,中國很快會成為第一電影大國。作為電影“長子”的紀錄片,自然也希望搭上這一部開往春天的快車。
誰能一腳把門踢開
王鐵木是最早將紀錄片引入院線的導演之一,早在10年前,他的紀錄電影《圓明園》就進入院線並獲得1000萬元的票房,要知道這在當時可不是個小數目,當年的票房冠軍為《滿城盡帶黃金甲》,2.7億元。他的另外兩部紀錄片《玄奘大師》和《大明宮》也都進入大銀幕,不過票房沒有《圓明園》那麼好,均為300萬元左右。這位導演對於紀錄電影的預判很矛盾:“有戲,又沒戲。”
說其有戲,“因為紀錄片這幾年一直快速發展,好片子也不斷出現,中國的紀錄片導演絕對能拍出《親愛的,別跨過那條江》這樣的作品”。說其沒戲,“因為我們的觀影習慣與許多國家不同,還沒有去電影院看紀錄片的大氛圍”。王鐵木的分析也是許多紀錄片人遇到的現狀。大家不約而同地想著,“如果《親愛的,別跨過那條江》放在中國,會不會也那麼火?”
到目前為止,紀錄電影的票房紀錄是《爸爸去哪兒1》,約7億元票房,但它是新出現的真人秀電影,擁有超大的粉絲群,也具有“全家歡”的特質,這是其他紀錄電影無可企及的優勢。這也同時折射出我國觀影人群的特點,30歲以下的年輕人佔據絕對的半壁江山,這與紀錄片溫文爾雅、不溫不火的氣質似乎又有了斷層。於是,培養觀影人群成了繞不開的話題。“紀錄片人要思考,不是所有紀錄片都適合上院線,想請觀眾進入電影院要給出理由,要是在電視上就能得到滿足,我干嗎要去電影院看紀錄片呢?”張同道分析說。
近年來,紀錄片在藝術水准、表達方式上不斷出新,《喜馬拉雅天梯》的畫質、《我的詩篇》的真實,以及《與全世界做生意》《貝家花園往事》等在國際電影節上獲得獎項,使得這個行業“春色滿園關不住”,所以張同道預言“紀錄電影隨時都能出現‘黑馬’,就看誰一腳把門踢開”。(記者 牛春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