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網絡媒體走轉改]點“什”成金破解貧困魔咒

於振華
2016年05月05日14:41 | 來源:千龍網
小字號
原標題:[網絡媒體走轉改]點“什”成金破解貧困魔咒

  貴州精准扶貧五部曲系列報道

  【編者按】2016年1月11日,中央網信辦在北京啟動歷時1年的首次全國網絡媒體“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大型活動。來自全國40余家中央和地方重點新聞網站的首批全國網絡媒體記者齊聚貴州,開展“脫貧攻堅看貴州”的主題採訪。

  千龍網記者深入到貴州六盤水、遵義、安順、畢節、銅仁、黔東南等貴州脫貧攻堅的典型地區,進行實地採訪和體驗,與群眾打成一片,傾聽群眾的心裡話,用心發現基層群眾身上向上向善、艱苦奮斗的精神。千龍網記者將以講述一系列山區群眾脫貧致富的感人故事,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開拓奮進的新實踐、新成就,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新理念、新思想對實踐的巨大指引作用。

  眾所周知,貴州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貴州的地貌隻有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4種基本類型,其中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為了養活一家6口人,遵義市花茂村的吳顯厘夫妻多年來一直在外打工。自從2014年,花茂村來了一位投資農業的企業家,吳顯厘夫妻從農民變“地主”了——他們不但可以在家門口上班,而且通過土地入股,成了農民股東,年終能參與企業分紅……

  這種企業進村科技興農、產業興農的模式,連習近平總書記都為之點贊!而事實上,諸如蔬菜、中藥材、鳥籠之類百姓常見的家什,在山好、水好、空氣好的貴州自然環境裡,卻紛紛被各路能人點“什”成金,發展成一個個巨大的產業鏈。這些因地制宜的產業鏈成了破解山區貧困魔咒的新“法寶”。

  物聯網種菜扶貧引來習總書記贊嘆

  現年30歲的吳顯厘是貴州省遵義市遵義縣楓香鎮花茂村人,她家裡6口人,上有老、下有小。吳顯厘夫妻兩人長年在外打工,每年除掉吃喝隻能掙一萬元回家。而她的家鄉花茂村原名“荒茅田”,意思是這個村子茅草荒蕪、極為貧困,后來改名為“花茂”,取繁花茂盛之意。

  花茂村距楓香鎮政府所在地有6公裡之遙,全村轄26個村民組1345戶4568人,總面積大約9.8平方公裡,其中耕地有5531畝,人均耕地大約1.2畝。多年來,村民們靠著這1.2畝地,全村人均一年收入低於1000元,村民們一直都是在溫飽線上掙扎,而不得不外出打工維持生計……

  2014年8月,山東省壽光市九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進駐花茂村——投資2.6億元建設楓香蔬菜現代高效農業園區,從此,該村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園區核心區佔地300畝,是全國面積最大的智能展示大棚,以發展綠色、無公害種植業和休閑觀光農業為基礎,建設集生產科研、集約化育苗、技術培訓、試驗示范、加工物流、生態休閑、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示范園區、農旅文一體化示范區。園區還通過氣肥施用、農業物聯網和水肥一體化等技術的綜合利用,集中展示現代農業的新設備、新品種和新技術。

 小橋流水、荷蘭風車、竹筒水車……如今,遵義花茂村已經成為一個環境優美的新農村。千龍網記者 於振華 攝

  小橋流水、荷蘭風車、竹筒水車……如今,遵義花茂村已經成為一個環境優美的新農村。千龍網記者 於振華 攝

  “一些群眾通過土地入股,他們平時務農、年終分紅,實現了脫貧致富。”山東省壽光市九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蘇培軍在接受千龍網記者採訪時介紹說,他的“壽光模式”是採取“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村委會+農戶”的模式,探索農民以土地入股、平時務工、年終分紅的機制,用市場的辦法推進產業化、社會化扶貧,既解決精准扶貧問題,又解決率先小康問題。

  楓香蔬菜現代高效農業園區建成以來,為花茂村村民提供了200個以上的就業崗位,實現項目區農民年人均增收超2000元,並為村民免費提供理論指導和技術培訓。吳顯厘就是這個園區的正式員工之一,她開心地告訴千龍網記者,她如今在園區的一年工資收入就能達到2萬元,比外出打工收入翻了一倍,平時每天回家還能照顧一家老小。

  花茂村村民舒長英也是這一園區的員工,2014年,她和其他土地流轉農戶一起成為了九豐產業園的員工,在九豐產業園的生態餐廳當后勤服務員。“我曾經在外打工四處漂泊20年,如今終於能在家門口就業,天天可以跟家人團聚在一起了。”舒長英回憶說。

  據遵義市扶貧辦統計,華茂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6478元,增加到2014年的10948元﹔2015年,該村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607元﹔該村貧困人口2015年減少到165人,除去需由當地政府“兜底”的無業可扶、無力脫貧“兩無”人口140人之外,剩余25人2016年可全部脫貧。

  “園區內種植的蔬菜供不應求,2015年實現產值8000萬元。”蘇培軍頗為自豪地告訴千龍網記者,2014年以來,他們利用自身的技術、管理、品牌、市場優勢開拓貴州市場,目前已經在遵義、畢節、銅仁等地建立了5個這樣的蔬菜園區,提供就業崗位2000個,輻射帶動2萬多農戶,已經帶動全省20余個鄉鎮種植精品蔬菜10萬余畝。

  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遵義縣楓香蔬菜現代高效農業園區考察時,對這一園區的示范帶動作用予以充分肯定。習近平總書記原定在該園區內考察8分鐘,后來觀看20多分鐘。臨別時,習近平囑托蘇培軍:“我到這裡來,主要就是看中你們對農民的帶動作用。你們大棚種得不錯,希望繼續努力。”

2014年8月,山東省壽光市九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進駐花茂村——投資2.6億元建設楓香蔬菜現代高效農業園區,從此,該村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圖為楓香蔬菜現代高效農業園區內種植的象牙茄子長勢喜人。千龍網記者 於振華攝

  2014年8月,山東省壽光市九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進駐花茂村——投資2.6億元建設楓香蔬菜現代高效農業園區,從此,該村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圖為楓香蔬菜現代高效農業園區內種植的象牙茄子長勢喜人。千龍網記者 於振華攝

  貧瘠土地種出名貴中藥材開啟“丹寨模式”

  與遵義市楓香鎮花茂村相比,黔東南州丹寨縣的自然環境更為惡劣。丹寨縣屬於喀斯特地貌,地貌以山地為主佔47.12%,低中山、低山丘陵地貌次之,中山地貌僅佔2.38%,全縣人均耕地僅有0.5畝,土地之貧瘠,成了困擾農民祖祖輩輩的一道魔咒……

  “在這種惡劣的自然環境裡,丹寨縣農業生產難以實施機械化操作。”中共丹寨縣委書記侯美傳告訴千龍網記者,由於丹寨縣山高坡陡,交通、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難度大,加上醫療、文化等基礎設施比較薄弱,農業生產條件更加脆弱,造成有資源運不出去,發展產業缺地、缺水,環境差、醫療差,因病、因災返貧等較多,脫貧難度大。

  走進丹寨縣興仁鎮貴山靈草現代高效農業園區,千龍網記者看到,該園區內一排排大棚拔地而起,大棚內種植的不是蔬菜,而是名貴的中草藥。昌昊金煌(貴州)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的員工黃梅在接受千龍網記者採訪時說,她以前是當地農民,在家隻能種地、帶小孩,沒有什麼經濟收入。去年,該公司在當地投資后,通過土地流轉模式,不僅讓當地百姓每年都有土地租金收入,還對他們進行培訓后正式聘用他們,每月發2000元工資。

  而家住丹寨縣興仁鎮興仁村的村民潘朝平,他自己種植中藥鉤藤7畝,豐收后產值可達11萬余元。據千龍網記者了解,潘朝平也在昌昊金煌(貴州)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上班,他學到了一些種藥知識,就主動和該公司簽合同——自己種植藥材,再銷售給公司。

  如今,興仁村很多農民都開始種植中藥材,他們在家門口打工的同時,還能依靠種植中藥材致富。排調鎮黨早村支書肖世發也表示,“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因此,黨早村第一次就種了300多畝鉤藤。該公司還提供“一條龍”服務,不僅免費提供鉤藤苗給村民,還提供技術指導、補助肥料,並簽訂回收鉤藤的協議。

楓香蔬菜現代高效農業園區種植了諸多蔬菜瓜果和奇花異草,成了花茂村老人們最愛去的地方。千龍網記者 於振華攝

  楓香蔬菜現代高效農業園區種植了諸多蔬菜瓜果和奇花異草,成了花茂村老人們最愛去的地方。千龍網記者 於振華攝

  “我們僅用一年時間,就完成了設備安裝和苗床施工,鉤藤中藥材種植已達500余戶,共有4700多畝。”公司副總經理鄧忠給千龍網記者介紹說,目前,公司已在丹寨縣內聯系42個村,發展合作社23個,種植鉤藤、太子參、仙草、茯苓等品種8000余畝,帶動1000人種植中藥材,實現人均增收5000元。

  “十三五”期間,公司在貴州全省將建設10個以上的不同氣候環境、海拔高度的中藥材種子種苗示范推廣和加工基地,發展30個專業合作社10000名社員,涉及10萬藥農,推廣種植面積10萬畝,將“丹寨模式”在貴州全省鋪開。

  據千龍網記者了解,近年來,丹寨縣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昌昊、欣紫鴻、森柒、廣藥、清華科技園石斛基地等醫藥企業先后落戶丹寨。目前,丹寨全縣有600戶村民參與中藥材種植,建有25個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面積達到了35600多畝,涌現了一批中藥材種植大戶和種植能手。僅種中藥材這一項,種植戶戶均年收入達2.5萬多元。

  截止2015年底,依托省級綠海藍星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貴山靈草中藥材園區和全縣27家涉農龍頭企業、195家農村合作組織,這個在全國開創“企業聯系縣”扶貧新模式的丹寨縣,引導農業產業發展,種植茶葉11.18萬畝、中藥材1.5萬畝、精品水果4萬畝、藍莓9700畝,生豬存欄9萬頭、肉牛存欄2萬頭、生態養雞20萬羽、稻田養魚1.5萬畝,帶動農戶12187戶,其中貧困戶5603戶,戶均增收1380元。

  從此,丹寨縣貧困人口從5.39萬人減少到3.39萬人,貧困發生率從35.5%下降到21.8%,全縣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的現狀得到有效的改觀。尤其是丹寨縣的精准扶貧探索出的“企業包縣、整體脫貧”新模式,不僅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還為2020年與全國全省同步實現小康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日前,走進丹寨縣興仁鎮貴山靈草現代高效農業園區,千龍網記者看到,該園區內一排排大棚拔地而起,大棚內種植的不是蔬菜,而是名貴的中草藥。千龍網記者 於振華攝

  日前,走進丹寨縣興仁鎮貴山靈草現代高效農業園區,千龍網記者看到,該園區內一排排大棚拔地而起,大棚內種植的不是蔬菜,而是名貴的中草藥。千龍網記者 於振華攝

  鳥籠編了400年“卡拉”終於OK了

  貴州丹寨縣龍泉鎮卡拉村是一個苗族聚居的民族文化村,這個村子的苗族人喜歡養鳥,即使在田裡務農也不忘帶上小鳥,將鳥籠放在田埂上“遛鳥”,而他們編制鳥籠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如今,人們在高速公路上老遠就能看見該村旁的一座山尖上,安放著一隻巨大無比的鳥籠,成為這個村獨一無二的標志性建筑。而到了夜晚,這隻巨無霸的鳥籠還會發出五顏六色的光芒,十分美麗耀眼。

  日前,千龍網記者走進卡拉村,發現該村是清一色的兩層結構的木樓,家家戶戶都在門前用漢字標出了自己家的“家訓”,各家各戶各有千秋,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而最讓人過目不忘的是,這個苗族村寨的鄉親們是完全依靠祖傳400多年的編制鳥籠的手工藝脫貧致富的。

丹寨縣龍泉鎮卡拉村民在一座山頂上安放了一個巨大的鳥籠,這個鳥籠成了卡拉村的標志性建筑。千龍網記者 於振華攝

  丹寨縣龍泉鎮卡拉村民在一座山頂上安放了一個巨大的鳥籠,這個鳥籠成了卡拉村的標志性建筑。千龍網記者 於振華攝

  被戲稱為“鳥籠西施”的湯曉春是2004年嫁到卡拉村的,那時候卡拉村還沒有通公路,各家各戶還只是把沿襲400多年的編制鳥籠絕活,當成一個養鳥的娛樂活動。村民們用竹子做出來的鳥籠,由於交通不便,游客進不來,鳥籠也賣不出去,隻能留著自己觀賞。

  “10年前的卡拉村,村民們思想落后、觀念守舊,也從未想過利用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編鳥籠來賺錢,因此,人們的生活十分貧困。”卡拉村村支書王玉和在接受千龍網記者採訪時介紹說,近幾年來,當地政府修通了進出該村的水泥路,還統一為村民們蓋起了漂亮的吊腳樓,鼓勵大家發展鄉村旅游業,村民紛紛開起了農家樂,吸引了不少國內外游客慕名而來。

  “有很多游客雖然不養鳥,但很喜歡我們這個鳥籠。”湯曉春向千龍網記者解釋說,因為鳥籠上雕刻的苗族圖騰十分古朴亮麗,游客們特別喜歡,所以他們就買回去當做紀念品。一個最便宜的鳥籠大約60元,而一個最貴的頂級鳥籠能賣到3000元以上。

日前,卡拉村的“鳥籠西施”湯曉春一邊編制鳥籠一邊告訴千龍網記者,頂級的鳥籠能賣到3000元以上。千龍網記者 於振華攝

  日前,卡拉村的“鳥籠西施”湯曉春一邊編制鳥籠一邊告訴千龍網記者,頂級的鳥籠能賣到3000元以上。千龍網記者 於振華攝

  卡拉村村民楊昌錦也一邊給剛做好的20隻鳥籠上油,一邊給千龍網記者介紹說,他們編制的鳥籠因為採用本地優質上好的楠竹為原料,所以鳥籠具有不干裂、不變形、堅固耐用的特點。卡拉村鳥籠的竹編工藝做工精巧、品種繁多、造型各異,或小巧玲瓏,或美觀大方,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目前,楊昌錦一天可以加工10隻鳥籠,然后交給村裡的鳥籠協會統一銷售。一個鳥籠成本價賣50元錢,一個月下來,楊昌錦收入上萬元。

  王玉和告訴記者,經過10年的努力,卡拉村採取“支部+合作社+農戶”和“支部+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生產鳥籠,並由鳥籠協會在網上銷售,卡拉村的鳥籠可遠銷日本、歐美等地。卡拉村的鳥籠不僅飛出了“金鳳凰”,還成為了老百姓的“金飯碗”。

  由於生產鳥籠的歷史悠久,2007年卡拉村被貴州省文化廳命名為“鳥籠編制藝術之鄉”。目前,卡拉村共成立鳥籠制作合作社2個,社員達300余戶,農戶年均純收入50335元,佔家庭總收入的93.5%。鳥籠年產量達到10萬隻,僅僅“淘寶網”上銷售點就有6家,年產值約650萬元。現在,卡拉村151戶579人年均收入都在2萬元以上,村民們全部實現脫貧摘帽,奔向幸福的美好生活。

  “2015年,我們村一共賣出了13萬個鳥籠,進賬800萬。”王玉和自豪而又幽默地解釋說,“‘卡拉’在苗語裡是‘好’的意思。以前的卡拉村很窮,在貴州全省貧困地區都排在最后,大伙的日子過得一點都不OK。如今的‘卡拉’是真的OK了。”(文/攝 千龍網記者 於振華)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