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電成基礎電信運營商 寬帶業務或類歌華模式

三大國家級電信運營商已經成為過去時。昨天,工信部正式向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頒發了《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証》,中國廣電成為國內的第四大電信運營商。
昨天,工信部正式宣布,為全面推廣三網融合工作,進一步擴大電信、廣電業務雙向進入的深度和廣度,促進市場競爭,依照申請,向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頒發了《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証》,批准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在全國范圍內經營互聯網國內數據傳送業務、國內通信設施服務業務,並允許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授權其控股子公司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在全國范圍內經營上述兩項基礎電信業務。
從獲得的基礎電信業務牌照來看,中國廣電獲得了開展寬帶業務的電信牌照,沒有獲得移動通信業務牌照。據了解情況的廣電行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廣電並沒有申請移動業務牌照,因為借助其遍布全國的有線網絡資源,開展寬帶業務更有優勢,而移動業務投入大,門檻高,很難做出規模。
據了解,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是由國家出資設立的國有獨資文化企業,由廣電系整合而成,於2014年5月正式挂牌運營,也是廣電企業參與三網融合的主體企業。
>>分析
寬帶業務或類似歌華模式
雖然廣電剛剛獲得相應牌照,尚沒有公布具體如何進軍電信市場的計劃,不過就寬帶業務來說,其發展思路也有跡可循。在沒有獲得牌照之前,各地的廣電網絡運營商有不少就已經涉足寬帶業務市場,例如北京的歌華有線,就有自家的歌華寬帶業務。
“廣電發展寬帶業務,會與歌華的模式類似。”三網融合專家吳純勇說。記者發現,歌華的寬帶業務,是借助家中的有線電視線路來提供寬帶,無需再單獨布線,且資費相比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寬帶業務都要低,差不多只是它們的一半左右。業內人士也預計,當中國廣電的寬帶業務全面鋪開后,利用其資費上的優勢,可以形成對三大電信運營商的競爭,從而帶動寬帶業務資費水平的整體下降。
不過,相對傳統的電信運營商,廣電的寬帶業務也有其短板。廣電的有線電視傳輸線路,在承載寬帶時,傳輸能力受限,無論從帶寬水平還是穩定性都不如電信運營商的線路,特別是如今已經逐漸普及的光纖網絡。
據了解,以歌華寬帶業務為例,不少用戶都反映,在每天晚上觀看電視的高峰時段,由於線路承載量大,歌華寬帶經常出現很慢甚至掉線的情況。有用戶告訴記者,當他申請報裝歌華寬帶時,歌華安裝人員都會勸他“你要想好,這個寬帶經常會斷線,最好還是換一家”。
對於廣電來說,盡管有價格上的優勢,但技術上的差距也成為其今后發展寬帶業務的一大挑戰。
對於前景,吳純勇認為,中國廣電完全可以憑借手中這張寶貴的牌照資源與相應的省級有線運營商去談合作,進而創造出全新有線網絡的整合模式。
不過電信行業觀察家項立剛則不看好廣電做寬帶的前景。他表示,電信運營業是一個高投入、回報周期長的業務,廣電最大的問題就是沒錢。(記者古曉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