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反派角色討人罵演技卻爆發 取代大明湖畔"容嬤嬤"

2016年05月07日07:22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他們取代了大明湖畔的“容嬤嬤”

近日,熱播劇中的反派角色讓觀眾恨得牙痒痒。在微博上,《歡樂頌》的“樊勝美父母”登上了熱搜,“樊勝美哥哥”也惹來觀眾痛批,有觀眾甚至大呼對他們的厭惡已經超越了“大明湖畔的容嬤嬤”。此外,電視劇《我是杜拉拉》裡楊昆扮演的“惡婆婆”也被觀眾痛斥破壞了兒子王偉和杜拉拉的婚姻……觀眾深深的代入感讓演員和角色“火”了一把,但這其實也給演員們帶來困惑:演好了反派生活就會有困擾?

偏心父母惡婆婆登熱搜遭觀眾痛斥

在熱播劇《歡樂頌》中,樊勝美父母索求無度、樊勝美崩潰大哭等劇情引觀眾淚崩,網友紛紛表示“心疼樊勝美”。劇中,蔣欣扮演的樊勝美是出身貧寒的女強人,表面上虛榮拜金,其實賺來的錢都是為了養父母,但是父母要她買房子登記在哥哥名下,還要代付首期款,大哥、大嫂也跟著要錢,自己的財產快被親人榨干。劇中她聽到父母擔心哥哥沒錢用,反問“你怎麼從來沒問過我有沒有錢花”,母親的反應,更令觀眾揪心落淚。

網友被重男輕女的劇情激怒,“樊勝美父母”瞬間成為搜索焦點,入戲的劇迷紛紛痛斥,“樊勝美父母可以說是極品老人,哥哥、嫂子也是不識好歹的吸血夫妻,這種親情簡直就像一種慢性疾病,會一點點吞噬人的身心,讓人直至崩潰。看樊勝美與父母的戲,全然感覺不到來自家人的溫暖與疼愛,隻有被當成搖錢樹人肉提款機的無情與心寒”、“夠諷刺夠悲哀,也讓觀看的人夠憤怒”、“這家人太極品了,恨得我牙痒痒”、“看著好想沖上去幫樊勝美,這種憤怒隻有當年看容嬤嬤針扎紫薇的時候可以比擬了”……觀眾的憤怒讓演員忍俊不禁,扮演樊勝美哥哥的岳旸表示:“就去打了個醬油,然后就是一頓挨罵。”

被觀眾痛罵的還有楊昆。熱播劇《我是杜拉拉》中,楊昆飾演難搞惡婆婆陸愛華,她的強勢介入成為杜拉拉和王偉離婚的直接導火索。劇中,這位婆婆看似洋氣,實則傳統守舊,不接受兒子王偉洗衣做飯,認為廚房瑣事就應該是女人的工作﹔認為女人工作再好都是其次,生兒育女才是頭等大事。最讓觀眾無法接受的是,陸愛華對杜拉拉的“情敵”凱西疼愛有加,直接導致杜拉拉與王偉的婚姻破裂。觀眾紛紛表示:“聽到陸愛華一口一個倩倩,真是恨得牙痒痒。如果我是杜拉拉,早就受不了了!”“這個惡婆婆讓我對‘婆婆’這個詞都感到恐怖。”“碰到這樣的婆婆,你說杜拉拉容易嗎?”

雖然角色被觀眾痛恨,但演員的表演還是獲得了觀眾的好評。有觀眾認為,扮演樊勝美媽媽的演員康群智“演技滿分”,“她用一種生活化的表演方式擊中了觀眾”,“雖然對這個角色恨得牙直痒痒,但也說明演技是真的棒”。還有觀眾發現,康群智是國家一級演員,獲過“金獅獎”,“能讓觀眾看得滿腔怒火也是演技高啊”。扮演惡婆婆的楊昆也獲得贊譽,“王偉媽遭人恨的程度快跟容嬤嬤媲美了,但是楊昆老師演技真心好,刻畫角色活靈活現,入木三分”。據悉,此前楊昆就憑《婆婆媳婦小姑》中刁蠻任性的小姑仇明珠一角獲得第1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女配角獎。

反派角色頻頻“吸睛” 觀眾“恨”之余也“心疼”

近年來,電視劇反派角色頻頻“吸睛”,觀眾對角色“恨”之余也記住了演員的表演。

此前,《他來了請閉眼》中,張魯一飾演的謝晗是劇中最大的反派,但他把“食人魔”演得神秘、有魅力,讓觀眾冠以“變態帥”的評價。當“食人魔”與薄靳言智商對決時,觀眾對反派的“恨意”並未轉化為對演員本人的憤怒。此外,近日曝光的新劇《麻雀》裡,張魯一的表演縝密狡猾,他的眼神讓網友期待“看起來又是一個印象深刻的反派”。

憑借諜戰劇《偽裝者》中高顏值、高智商、手段狠辣的反派角色汪曼春走紅的王鷗也受觀眾關注,該劇播出后,王鷗微博粉絲激增,網絡上到處可見“汪處長的氣場杠杠的”等評價。還有網友笑稱,王鷗是難得的演反派不被罵的女演員。

在電視劇《小丈夫》裡,女演員藍盈瑩的出現搞砸了俞飛鴻的婚禮,這已經不是藍盈瑩第一次扮演反派角色,此前《甄嬛傳》中那個青春貌美又頗具城府的“浣碧”很多人就印象深刻,她還在《虎媽貓爸》中耍盡心機“上位”。而《歡樂頌》裡因為“樊勝美”而惹來觀眾憐惜的蔣欣也是因為《甄嬛傳》的華妃而被觀眾記住,隻不過當年賜人一丈紅的華妃如今搖身一變成為觀眾心疼的對象。就連“安迪”劉濤近期也在《羋月傳》裡演過反派“羋姝”,但這不妨礙觀眾欣賞“安迪”,也無損劉濤本人的“賢妻”形象。

對演員來說,正派和反派難度哪個大?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不少明星都曾表示,自己“想挑戰反派角色”,胡歌就表示自己想了十多年了,可惜沒人找自己拍。那麼,對演員來說,正派和反派哪個演繹難度更大?

從表演上看,當反派角色塑造得好的時候,觀眾更容易認可演員的演技,所以飾演反派的演員才會在觀眾又愛又恨中漸漸走紅。就如《甄嬛傳》讓“皇后娘娘”和“華妃娘娘”已經成為大家對蔡少芬和蔣欣的昵稱,這樣的角色也充分顯示了演員的戲劇表現力,因此觀眾對明星不會一邊倒地“黑”評。

同時,接受媒體採訪時楊蓉曾透露,“雪姨”王琳給她點撥,“她說演反派是很自由的,不受束縛,演什麼像什麼”。或許正是因為“演什麼像什麼”,演員發揮的空間大,所以不少演員都想去挑戰反派。

當然,無論演什麼角色都需要極佳的爆發力,才能突圍而出受到觀眾的好評。近日,蔣欣因為“樊勝美”這個角色再次大火,樊勝美崩潰大哭等劇情引觀眾淚崩,昨日她在微博貼出樊勝美咆哮大哭的視頻片段,並寫道:“首先我很感謝導演給演員足夠的創作空間!讓我加了這場戲,我叫它‘樊勝美的自白書’!”雖然蔣欣秒刪了這條微博,但觀眾已認可她的表演。(記者 莫斯其格)

頭評

觀眾太入戲

演員好困惑

莫斯其格

很多演反派的演員都遭到觀眾的痛罵,究其原因,都源於觀眾“入戲太深”。對演員來說,演反派容易出彩,但也會帶來若干負面影響,除了挨罵之外,還有很多困惑。

最讓反派演員頭疼的是,因為反面角色太過深入人心,戲路也因此大大受限。王琳曾經透露,演完“雪姨”后,自己完全沒有了選角色的空間,硬生生被塑造成了“壞女人專業戶”。毛林林也因為演反派而被網友怒罵“滾出娛樂圈”,“轉型”並不容易。

而且,雖然反派角色也能凸顯演技,但演員們很難因為這些角色受到表演獎項的肯定,就連廣告代言也很難接到,畢竟廣告商更願意選擇那些角色形象正面的明星。

還有的演員直言生活裡也會有不少困擾,觀眾對角色的憤怒會直接變成對演員本人的指指點點,“容嬤嬤”李明啟就坦言觀眾都很“怕”她,小朋友們還對她發起圍攻。

“是容嬤嬤那個角色不好,不是我本人不好。”李明啟的表述或許可以看作演員們的心聲。觀眾太過投入,演員又要如何讓大眾分清“本人”和“角色”的差異?當然,生活裡的困惑不應該成為演員表演時的負擔——當他們把角色演“活”,觀眾的“恨意”完全可以看作對演員表演的贊許。隻不過,演員們在接演類似張力很大的反派角色之前需要有相應的心理建設,面對如潮的吐槽和抨擊都要足夠淡定,沒必要為了那些不理智的言論影響自己的創作。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