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天下泰山》周刊創刊 紙媒誕生少不了融合基因

2016年05月10日09:52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紙媒誕生少不了融合基因

  每周《天下泰山》固定的4個版面既引領讀者探尋了泰山深厚的人文底蘊,又講述了今日泰山的精彩故事。

  □全國宣傳干部學院科研處處長 程少華

  4月21日,《泰山晚報》全新推出《天下泰山》周刊,16個版面的創刊號如泰山日出般噴薄而出,氣勢雄偉,之后以每周4個版面定期出版,既探尋泰山深厚的人文底蘊,又講述今日泰山的精彩故事,成為世界了解泰山的新窗口和泰山走向世界的新名片。

  高端緣起 懸念營銷

  《天下泰山》周刊的名字和創立均源於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對泰山的一次到訪。

  2015年9月4日,潘基文在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大使劉潔一的陪同下,到泰山景區參觀訪問。對於此次泰山之行,潘基文稱贊道,舉世聞名的泰山是一座神聖名山,其雄偉的自然景觀與悠久的人文景觀渾然一體,令人心馳神往,自古文人墨客更是對泰山仰慕備至。在參觀訪問結束之后,潘基文揮毫潑墨,當場寫下了“天下泰山”四個大字。

  在《天下泰山》周刊創刊號“誕生”前,報社採取懸念營銷的方法,以制造周刊橫空出世的神秘感。今年4月18日,《泰山晚報》A16版整版幾乎空白,隻有一幅用紅布半遮半掩的牌匾,牌匾上潘基文的書法“天下泰山”隻露出一些筆畫的少部分,根本看不清楚,牌匾下方豎排著幾個字——“一個神聖的日子·共同期待”,然后是橫排的小字“泰山工作室”。4月19日,《泰山晚報》在A24版以同樣的風格再次刊發懸念廣告,隻不過圖片換成一位披著紅蓋頭的新娘,中間豎排的字改為“一個神聖的日子·你與我同在”。

  那麼,這個日子是哪一天?它到底神聖在哪裡?引得大家翹首期盼並紛紛猜測,可謂吊足了讀者的胃口。

  精心策劃 盛大創刊

  4月21日,“紅蓋頭”終於掀開,《天下泰山》周刊露出其本來的全貌。

  當天,《泰山日報》進行重磅推介,在頭版刊發《〈泰山晚報·天下泰山〉周刊今日創刊》的消息。《泰山晚報》通過各種方式宣傳推廣,在頭版制作大標題導讀《〈天下泰山〉今日創刊 走進畫卷 打開泰山》,在A08版頭條位置刊發消息《〈天下泰山〉周刊今創刊》,向讀者發出“重新解讀泰山”的“邀請”。

  本著返璞歸真的理念,《天下泰山》周刊首期推出16塊版,從D01版到D16版,形成一個獨立的板塊。周刊封面是一首題為《我與你同行》的短詩。封底是題為《論一個工作室的自我修養》的介紹文字。封面與封底首尾響應,均以“你與我同在,我與你同行”作結,一語雙關地表明泰山與人類、報紙與讀者的共融關系。周刊的D02、D03通版為圖配文,圖為手繪泰山圖,文為《“打開”泰山 走進畫卷》,非常簡潔和大氣。

  D04~D15版是周刊的重頭戲,以“打開泰山的12種方式”為大主題,以“數說”“奇觀”“古樹”“地質”“石刻”“建筑”“封禪”“民俗”“信仰”“名人”“名家”等為小主題,分為12個版面,圖文並茂地呈現泰山之美,獻給讀者一處處獨一無二的古跡、一棵棵飽經滄桑的古樹、一個個鐫刻文明的石刻、一座座見証歷史的廟宇。

  四大平台 合力傳播

  4月28日,《天下泰山》周刊在星期四如期與讀者見面。這期周刊共4塊版,以《農歷三月 信仰泰山》為主題,有歷史文化背景材料的交代,有記者對現場游客的採訪,還有專家對泰山古往今來的評論,圖文相映生輝,有很強的可讀性和視覺感。

  在新的輿論生態下,該報社注重加強新興媒體、傳統媒體的媒體融合以及媒體、景區的跨界融合,提升傳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今年3月,泰山景區、泰安日報社、泰安傳媒集團聯合成立泰山工作室,組建專業隊伍,探索媒體與景區合作的新模式,致力於泰山形象的宣傳推廣。

  就在《天下泰山》周刊創刊的這一天,“最泰安”全媒體平台上線啟動。這個平台深度融合《泰山晚報》、中華泰山網、“最泰安”客戶端以及微信、微博等手段,集中打造新聞、直播、電台、服務四大板塊,形成一次採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全天候信息發布的全媒體平台,增強了對新聞信息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憑借這個平台,《天下泰山》周刊可以共享全媒體資源,實現文圖和音視頻的融合傳播,把一個五岳獨尊、立體豐富的泰山全面而真實地展示給了廣大用戶。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