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西部學刊》>>2016年4月下

“這八年,我今生無悔!”

——記何微教授在武漢大學銳意進取、創新的崢嶸歲月

車  英
2016年05月11日15:13 |
小字號

(來源:西部學刊)

何微先生於1999年4月6日逝世,至今離開我們已近17年。今年,恰逢何微先生誕辰百年。每當想起何先生對武漢大學新聞教育所做出的卓越貢獻,我總充滿無限的崇敬。

何微教授在武漢大學工作了整整八年。

1983年8月,武漢大學新聞系挂牌成立。時任武漢大學校長(全國最年輕的重點大學的校長)、著名教育家劉道玉教授,為了武漢大學的發展和新聞教育事業在祖國的中部崛起,親自寫信、發電並多次派人赴西安請何微南下執教。這位歷盡人間滄桑、南北征戰的老抗大、老延安,曾在50年代與吳玉章、徐特立、田家英、鄭振鐸、華山、葉聖陶、魏巍、丁玲、劉白羽等共同執教於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青年報》新聞班,在20世紀60年代領導創辦我國西部第一個新聞系——西北政法學院新聞系。這位年屆七旬的副省級老干部,不顧家人和親人們的勸阻,為了自己畢生的事業,毅然於1984年盛夏離開西安,隻身南下武漢大學執教。他很快地創辦了武漢大學新聞研究所並首任所長。2009年3月,劉道玉校長聽說我要來西安參加何微先生新聞思想座談會,對我說:“改革者就是知音,我與何微先生是在改革中相識、相知的。我為了創辦新聞系,特邀請他到武大執教,而他為了支持我所推行的教育改革,義無反顧地來到他生活並不熟悉的南方。何微先生在珞珈山工作的8年中,奉獻了他的學識、智慧和全部精力。”並寫信說:“每當我回憶武大新聞系成長的歷史,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何微先生的巨大功勞,他以精湛的學術、嚴謹治學的態度和忘我的奉獻精神,給我們武大新聞系的師生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這是他留給武漢大學的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然而在武漢大學,一提到何微教授的名字,不少人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何微,何為呢?偌大的年齡,快七十歲了﹔偌高的資格,副省級干部﹔偌深的學識,抗大畢業,北大任過教﹔偌長的經歷,1937年2月參加革命,抗日戰爭前的,屬紅軍時期的老革命。此時的他,離開夫人來到武漢大學當個小小的新聞研究所的所長,何苦來著?

對於這類問題,何微總是這樣回答道:“我來武漢大學,一不為官,二不為名,三不為利,為的是把武漢大學新聞系辦成全國第一流的新聞系,為的是把我們的學生個個都培養成合格的新聞人才!”

何微認為:要辦好新聞教育,其首要關鍵在於抓好師資力量的培養工作,需要一批德才兼備的“名師”,促使“名師出高徒”﹔辦好新聞教育的第二個關鍵就是抓好新聞專業學生的培養工作,“應以政治家和社會活動家的標准要求新聞專業的學生。今后新聞專業的畢業生要有較高的馬克思主義素質,有駕馭全局的能力,思想敏捷,知識儲備充足,寫作技能嫻熟,能直接閱讀外文報刊”等等。

1984年9月,劉道玉校長主持召開學校黨政聯席特別會議,專門研究“如何辦好新聞教育”的問題。何微在會上重申了上述觀點,提出了六點意見:一是要把武漢大學新聞系辦成全國第一流的新聞系。二是提出新聞系要創造條件開辦微電子新聞學(即今日之網絡新聞學)專業,廣播電視專業要創造條件開辦廣播電視編導和主持專業。三是要建立一個點,即碩士學位授予點和博士學位授予點﹔新聞系的學生要實行“雙學位”制,盡快培養出一專多能的合格新聞人才。何微同時又指出:新聞系可在正常招生的同時,在全校范圍內招考學生攻讀新聞學作為第二學士學位,充分發揮武漢大學學科齊全、實力雄厚的優勢,一旦時機成熟,則應立即增設更高層次的“雙學位”制,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四是要辦好一個刊,即新聞學術期刊。讓教師、學生們的科研水平得到充分發揮,並使之影響全國。五是武漢大學要有超前的眼光與膽識,其新聞學研究與教學要面向未來,新聞教育面向未來重組新聞教學科目,增加幾門新聞學的新學科,如新聞管理學、比較新聞學、尤其是要重視微電子新聞學的教學與研究﹔六是要在新聞學研究所建立新聞文獻資料分析與檢索系統,建立圖書管理、資料管理、電腦數據、信息傳播研究四結合的智據科學,運用電傳及計算機進行信息儲存、分析與檢索,成為與現代化新聞教育相配套的新聞學研究機構。

何微教授的這些新聞教育思想,當即受到與會各位領導的贊許。20多年來,盡管歷經了不少風風雨雨,但何微的新聞思想在武漢大學延續著,何微的新聞教育思想,在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這塊“實驗田”裡正在逐步地實現著。正如劉道玉校長后來對我回憶道:“1984年秋,何微先生以六十有八的高齡隻身南下,領銜創辦武大新聞系。在他的領導下,制定了新聞系發展的目標:力爭3年內,實現“三個一”,即一個新聞研究所、一個碩士學位培養點、一個《新聞評論》刊物。由於他卓越的學術水平和領導才華,武大新聞系的學術水平和知名度迅速提升,從較晚起步的一個新聞系,一下進入全國大學新聞系的前三甲。過去,在我國新聞界有“北甘、南王、西北何”之說,后來就變成了“北甘、南王、華中何”的三足鼎立之勢,至今這種地位依然保持不變。”堪稱“三巨頭”。“北甘”指中國人民大學甘惜分教授, “南王”指復旦大學王中教授, “西北何”“ 華中何”即指何微教授。劉道玉校長1996年4月詩贈何微曰:“過古稀南下執教,創新業老當益壯﹔珞珈山培桃育李,德劭業偉日明昭。”這就是武漢大學人對何微教授的中肯評價。

任何一件事物都有其兩面性,任何一項新的事物和成就的出現,有人會說好,有人會說不好,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在中國歷史中卻總是把正常的事情變得反常。殊不知,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何時形成的這種“怪圈”:那些不學無術又不干正事的人卻能指手畫腳,而那些埋頭苦干又有真才實學的人卻總是受到非難。

武漢大學並非真空世界。在一場“動亂”之后,有人便借口批判前任校長劉道玉的“晶核論”進而株連一大批頗有成就的專家、教授。因何微是劉道玉請來的,自然也在株連之列。

一時間,無中生有的誹謗、陰險惡毒的攻擊、無邊無限地上綱上線鋪天蓋地而來,就好像“文革”又來了似的。經過無數次戰爭考驗、又經過十年與“浩劫”抗爭的何微,面對這一切,他鎮定自若,如同當年在戰場上作戰一般,有理有節地對此進行了無情的回擊。

誠然,好人總是有的!此時,曾在審判林彪、四人幫兩個反黨集團中做出卓越貢獻而名揚中華的大律師、著名刑法學家馬克昌教授勇敢地站了出來,義正嚴辭地說:“劉道玉的‘晶核論’是符合馬克思主義辯証法的,不能批!何微是一位老革命,又做過政法教育工作,也是批不倒的!”

真金不怕烈火煉,何微的思想更加堅定。他身體力行,教書育人、嚴謹治學、勇於出新的精神深受同事和學生們的愛戴和尊敬。他寄希望於年輕一代。因此,不管是刮風下雨,還是冰天雪地,或是在疾病纏身之時,何老上課無一次遲到或缺課。

值得一提的是,何微不論是在冰冷刺骨的嚴冬西安,還是在赤日炎炎的盛夏武漢,他嘔心瀝血,辛勤筆耕,不僅完成了一部總結黨的新聞工作傳統的專著《新聞科學綱要》(15余萬字),而且完成了500余萬字的《中國新聞思想發展研究文集》巨編和20余萬字的《中國新聞思想發展研究專論》,較為完整地勾畫出了自遠古時代起一直到現代包括台灣、香港、澳門在內的我國新聞思想發展的大致脈絡。這兩部書開拓了我國新聞學研究的嶄新領域,填補了我國新聞學研究的一項大的空白。他在《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1期上發表題為《關於中國古代新聞思想發展研究》的論文,第一次提出“自有人類以來,就產生了新聞思想和新聞傳播活動,而且人類的新聞從未停止過,它是由低級到高級發展,受到新聞思想的支配”﹔第一次提出“在三千年前,關於新聞記述的要求和思想已基本形成”﹔第一次提出了《春秋左氏傳》是我國第一部新聞作品選集,之后又撰文更全面詳實地專項對此進行論証。

何微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不斷探索,精益求精。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何微先生歷經如此的艱難,如此的坎坷,是一般人難以想象和承受的,實令后生折服:一位七八十歲的老人,超越時空與年輪,以非凡的毅力、精神和膽識去追求與摸索,如此的激人奮進,如此的催人淚下……

1996年,我國著名哲學家陶德麟教授詩贈何微教授曰:“鴻文擲地有金聲,筆走龍蛇幾度春﹔百戰征袍終不卸,黌宮揮麈育新軍。”並附言道:“何微同志早歲獻身黨的新聞事業,建樹甚豐﹔晚年在武漢大學新聞系執教,擘畫之功亦鉅。……”

每當何微回憶起在武漢大學工作的這八年光景,他老人家總是說:“這八年,我今生無悔!”

我是何微先生的學生,又是何微先生的同事,更是何微先生的忘年朋友。何微先生不論在學業上還是在生活上對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使我終生難以忘懷。1996年春天,何微先生給我題寫了“野物不為犧牲,雜學不稱通儒”書法條幅,我一直都挂在客廳的正中央,作為我不斷進取的行動指南。

2000年我主編《何微新聞思想與與實踐》一書時向甘惜分先生約稿,甘惜分教授欣然為之題寫了一副對聯:“發憤讀書三萬日古今學術滿紙,艱苦耕耘六十春學子遍布中華。”應該說,這是一位老戰友、老朋友、老道友對何微先生最中肯貼切的評價!

我國法學泰斗、著名國際法學家、武漢大學資深教授、時年91歲高齡的韓德培先生,讀了《何微新聞思想與實踐》一書后,欣然題詞:“贊何微同志:求索不止,一身正氣﹔樹華夏傳媒,不朽豐碑,光輝楷模。”

在何微先生逝世后,我曾三次憑吊過何微先生的墓地,緬懷何老為我國的新聞事業及新聞教育事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2006年春天,在我憑吊何老時偶發感嘆,寫下一首詩,以表我繼承何老之志。詩曰:“新聞巨擎西北何,無私奉獻著述多﹔晚生勤奮不負望,滿懷豪情寫新說。”

緬懷前人,是為了激勵后人﹔回顧往昔,是為了繼往開來。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何微先生的新聞傳播思想,學習和借鑒何微先生的新聞實踐經驗,不斷進取,勇往直前!

(作者系武漢大學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教授,《武漢大學學報》原常務副主編,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本文2016年3月12日寫於武漢大學) 

(責編:王妍(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