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馬克思與盧梭
1. 無產階級與現代文明的起源(1)
科學的發生和發展一開始就是由生產決定的。
——恩格斯
馬克思是大知識分子,是無比杰出、深邃的學者,但是,人們卻把他稱為世界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
以批判“舊世界”和現存資本主義秩序為工作目標的馬克思,終其一生很難說崇拜過什麼,如果有的話,那麼,他畢生崇拜的就是無產階級。
一個大知識分子、一個如此偉大的學者畢生竟然以無產階級為服務對象,這在今天的“精英”們看來,如果馬克思不是在“作秀”,那一定就是“神經錯亂”。
我們首先要知道:馬克思畢生謳歌並為之戰斗的無產階級,乃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無產階級是與現代歐洲文明一起產生的,它是作為現代科學技術的發明者和掌握者出現在歷史舞台上的。馬克思所理解的無產階級,從一開始就既是勞動者,但更是知識者——先進生產力與先進文化相統一的代表者﹔從這個意義上說,即使在今天的歐洲,我們恐怕也很難看到、找到馬克思所知道的那種“無產階級”了,曾幾何時,在勞動成果被剝奪的同時,無產階級創造的先進文化——包括科學技術也被資產階級盜取了,無產階級已經被從社會再生產領域中驅逐出來,兩手空空地走向了黯啞的物質領域。
馬克思所說的那個無產階級的前身,是以“行會”為依托的工匠階級,而正是工匠們推動了歐洲的文藝復興,正是他們所開創和引導的“自然的知識”大潮成為歐洲啟蒙運動的內核與動力,也正是他們在生產勞動中,為了縮短勞動時間、減輕勞動負擔、利用自然力以增加社會財富而萌生的那些日積月累的發明,促進了科學與技術的大革命,並最終推動了歐洲歷史上最重大的變革——現代工業革命。
歐洲科學技術史表明:自16世紀以來,歐洲無產階級及其前身工匠勞動者就是歐洲社會前進的根本動力,是他們引導了文藝復興、開辟了啟蒙的自然知識領域,最終正是他們的后繼者——產業無產階級創造出現代科學技術。16世紀以來直到工業革命的發生,在這個漫長的歷史時期,工匠和產業無產階級一直就是歐洲最文明、最有文化的階級,在這一漫長的歷史時期,勞動與知識非但沒有分離,而且,人們還日益認識到:隻有思辨體現為行動,隻有頭腦被手的試驗、勞作所証實,如此獲得的知識才是“真正的知識”﹔而這就是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和工業革命的動力,是歐洲“新文明”的實質,這個“新文明”的基本特征就是唯物主義,它最終的代表者當然就是無產階級。
馬克思主義並非橫空出世,它首先是歐洲現代新文明的產物,因此,隻有將馬克思放置到歐洲新思想家的群像之中,他的面貌才能被更為清晰地看到。可惜的是,在這一方面,我們過去做得不夠。
為了補上這一課,我們現在就必須從啟發了馬克思的歐洲思想“先驅們”說起,而他們當中最為重要的,首推盧梭。
實際上,在馬克思之前,是盧梭最早認識到:現代社會的興起,乃是與社會分化和社會不平等相聯系的。盧梭目睹了城鄉分化背后農民與商人的分化,目睹了城市裡巧奪天工的工匠與能說會道的“人文學者”之間的分化。作為工匠的兒子,盧梭認為那些能說會道的“人文學者”本質上與神學家們一樣,都不過是些靠煽動迷信,靠調動人的不可靠的“想象力”,以促使人相信、接受一種可疑的社會價值標准的“騙子”,他們與辛勤勞作的農人和巧奪天工的工匠們不同,正是這些“形而上學家”敗壞了歐洲文明,也敗壞了人類的“理解力”﹔一旦將他們消滅干淨,鮮紅的太陽(“人類理解力”的太陽)將照遍全球。
讓雅克·盧梭(1712—1778年,康熙五十一年至乾隆四十三年),1712年6月28日出生於日內瓦,他的父親伊薩克·盧梭與古典物理學的祖宗牛頓同名,是日內瓦的一位鐘表匠師傅。通過盧梭的家世,正好可以使今天的我們能夠穿越歷史,去認識什麼是歐洲的工匠階級,去了解工匠階級在歷史上能夠做什麼以及他們實際上做到了什麼。
盧梭的家世很不幸,鐘表匠伊薩克·盧梭的太太蘇珊娜因孕育偉大的雅克·盧梭難產而死,這場災難還造成了新生兒先天尿道畸形,這個痼疾折磨了天才盧梭一生﹔鐘表匠父親伊薩克一輩子自然是對這個新生兒又愛又恨,因為這個孩子是“魔鬼的禮物”,他害死了自己的母親。但是,從今天的角度看,盧梭的這位鐘表匠父親完全就是一位杰出的學者,因為他的腦袋裡不僅裝著鐘表行走的規律,還裝著宇宙按照自然秩序循序漸進的想法,在他看來,宇宙就是個鐘表,上帝便是鐘表匠行會的總舵手——上帝是最大的鐘表匠:
伊薩克是有學問的人,他給孩子講天體的運行和哥白尼的學說,還講了宇宙學的基本知識。1719年冬天讓雅克七歲時,把母親留下的小說都看完了,接著就讀他外祖父薩穆爾·貝爾納教士留下的書。這一次,他開始讀另外一類書籍:他讀莫裡哀的作品和奧維德的《變形記》,還有呢!父子兩人開始讀納尼的《威尼斯史》、博絮埃的《世界史講義》、豐特耐爾的《關於宇宙多元性的談話》和《死人的對話》﹔還瀏覽了塔西陀和格勞秀斯的著作。甚至勒絮爾的六大卷《教會和帝國史》他們也不厭其煩地讀。盧梭說他“幾乎能把這部書背下來了”。在搖曳的燭光下,伊薩克修鐘表,而讓雅克則朗朗讀書。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