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什麼更青睞壞消息 人性偏好還是媒體引導?
有道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偏愛壞消息似乎是人之本性。在新聞報道中,“無負面不新聞”幾乎成為了行業法則。結果是我們患上了“壞消息綜合征”,暴力、謀殺、災難、腐敗等負面新聞,總能佔據顯著位置。皮尤研究中心一項調查報告顯示:美國人近二十年的新聞偏好保持著“驚人一致”,那就是“戰爭、犯罪、恐怖主義、災難”。這些新聞的數量和閱讀率在所有類別中的排名遙遙領先。
對於新聞報道的負面化現象,美國學者班尼特曾憂心忡忡地指出,“現在我們的新聞,隻報道校園槍擊事件,不報道學校﹔隻報道火車撞車事故,而不報道交通﹔隻報道地方政治家的丑聞,而不報道選舉本身﹔隻報道最近的謀殺案,不報道正在下降的犯罪率”。這種新聞報道的負面化現象最終導致“新聞政治的幻象”。
造成“壞消息綜合征”的原因,究竟是人性偏好,還是媒體引導?這好像是一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容易陷入循環論証,難以扯清。從社會心理學的視角看,偏愛壞消息確實有一定的人性和社會基礎,但是在不同的情境下又表現出一定的復雜性。
其一,“偏愛壞消息”與人們的焦慮、不安全感、情緒宣泄有關。人們的生活總存在諸多不如意,而壞消息卻可以充當心理的“減壓閥”——“社會既然這麼不完美,處處是危機,處處不公平,我現在這個樣子已經不錯了”。我們也常常聽到朋友之間的相互調侃:“你今天有沒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情?說出來讓大家開心開心。”有人還一語道破天機:“什麼是幸福?幸福就是看到別人遭罪。”所以,“隻要你過得比我好”被視為一種“善良的願望”,“不患寡而患不均”才是赤裸裸的現實。因為人的幸福感本身就是一種主觀體驗,它與你實際上獲得的資源無關,而與你所選擇的參照系和比較對象有關。在此情形下,壞消息的確可以緩解人們的焦慮和不滿足感,尤其當聽到所謂的精英群體“落難”時,更是如此。因而不難解釋,為什麼公眾更偏愛官員和富人的負面新聞,因為它切合當前的社會生態和受眾心理。
其二,壞消息的傳播並不是因為它本身足夠“壞”,而是因為它具有戲劇性和顛覆性。從新聞傳播規律來看,越是新奇的、戲劇的、反常的信息越具有傳播力,而一般普通的‘好消息’被視為理所當然而不值得夸耀,甚至被視為討好和獻媚,進而被人排斥。除非是喜出望外的非凡好事,才被人認為有一定新聞價值。相比之下,負面消息由於其本身背離了常規,更容易引起人的興奮感,而且公眾通過熱烈討論獲得一種參與的滿足感。它是人際交往的“潤滑劑”,人們可以享受一種“禁止的快樂”。
其三,壞消息的傳播呈現出親疏有別的“差序格局”。雖然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但同時,我們也常說“家丑不可外揚”,這說明,一方面我們偏愛負面消息,另一方面又呈現較強的差異性。通常而言,對於我們喜歡或者親近的人和機構,我們更願意分享或聽到關於其正面的消息,但是對於不相關、不喜歡或者持有偏見的人,我們可能更願意聽到負面消息。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公共事件涉及官、富、警時,往往會出現大量的“污名化”的表達,公眾在此過程中似乎更願意相信負面信息而不是探尋真相。究其原因,它與公眾的心理預期密不可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教授曾借助心情搜索軟件,發現在微博上,公眾以分享負面消息為主,憤怒為主要情緒,而在於熟人交往法則的微信空間則以分享實用、快樂和驚喜的信息為主。可見,壞消息的傳播具有較強的主觀選擇性,呈現出一定的“差序格局”。
當然,過多關注壞消息,將會影響人們的認知框架,形成“習慣性質疑”,進而導致一些反轉新聞的出現。但對於政府而言,“負面新聞”不意味著會產生負面作用。它反映的社會現實和公眾心理,對於政府提高執政水平是有幫助的。無論最后被証實還是証偽,政府都應該重視各種“負面新聞”所傳達的公眾情緒。
(作者系重慶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助理、博士生導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