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520"、"雙11" 網絡節日層出不窮熱度能持續多久?

2016年05月21日07:13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原標題:網絡節日層出不窮 熱度能持續多久?

  新華網北京5月20日電(記者高健鈞 陶一萍)以前,5月20日只是一年中一個普普通通的日子﹔現在,“5·20”因有著“我愛你”的諧音被賦予了美好寓意,5月20日也搖身一變成了無數網友爭相慶祝的節日。

  “光棍節”、“吃貨節”、“賣萌節”……網絡時代,像“5·20”這樣由網友創造的網節花樣百出,數不勝數。然而每當網節到來,就會“紅包滿天飛、禮物瘋狂送”,節日裡濃濃的商業氣息讓人們不禁發問:是什麼催生網絡節日?新興網絡節日的熱度會持續多久?

  網絡節日知多少

  5月20日一大早,北京市東城區民政局門庭若市,許多新人早早前往當地民政局排隊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因“5·20”有著“我愛你”的諧音,許多情侶紛紛選擇在這天結婚,期望以有著美好寓意的日子來見証他們的愛情。

  5月20日被網友稱為“網絡情人節”。此外,“5·20”和代表“一生一世”的“1314”的數字組合,變為“5201314”,即“我愛你一生一世”的數字化的愛情表達方式。

  記者梳理發現,在“創造節日”上,我國的網友總是能腦洞大開,產生奇思妙想。流行的網節中既有溫情的“5·20網絡情人節”、“9·12示愛節”,也有喜感十足的“5·17吃貨節”,甚至還有頗具戲謔意味的“8·18八卦節”、“3·7女生節”、“11·11光棍節”等。

  消費主義催生網絡節日?

  5月20日,一邊是有情人結婚、追求者示愛,一邊卻是線上線下的購物成風。記者發現,在網絡社交工具上刷屏的相關信息,除了情侶間的恩愛秀,更多的是商家的促銷廣告,“網絡情人節”掀起了一場發紅包、送禮物的熱潮。

  記者走訪北京牛街附近幾家花店時看到,店主提前三四天就增加了不同價位玫瑰花的庫存,以滿足當天絡繹不絕的顧客。此外,巧克力店、首飾店、服裝店等也都瞄准了“節日”商機,不約而同展開促銷活動來吸引顧客。

  記者還發現,互聯網電商為迎接“網絡情人節”准備得更為充分,許多知名電商網頁上的促銷廣告繁多,不少商品推出低折扣促銷,對買家形成很大誘惑。

  “這哪是我們的節日,這簡直就是商家在過‘賺錢節’。”北京市民班諾對記者表示,為了討好自己的女朋友,一年裡好幾個跟愛情有關的網節讓他多了不少支出,對此苦不堪言。

  網友“語嫣露雪”則坦言,“無非就一尋常普通日,被商家生生炒成情人節。”

  社會學專家譚剛強認為,各類網節的層出不窮,日趨流行,與商業企業為盈利而進行的營銷策劃關系密切,特別是互聯網電子商務,通過對網絡節日進行熱炒,甚至干脆商家自己造節,促使網民進行消費。

  “網絡節日其實只是一個幌子,其實質還是基於娛樂的商業行為。”譚剛強說。

  新興網絡節日熱度會持續多久?

  對於網絡節日的迅速興起,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表示,社會經濟發展的大環境影響了人們對於娛樂的需求和對時尚的追求,價值取向也在隨之不斷變化,這是促成網絡節日出現的主要原因。此外,社會商業化程度的提升也是網絡節日流行的催化劑。

  “傳統節日通常比較守舊,有很多傳統習俗,有的還十分嚴肅。但是新興的網絡節日則恰恰相反,幾乎都輕鬆有趣,又常常富有浪漫情調,非常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心理需求。”夏學鑾說,網絡節日的興起,會對我國傳統節日形成一定程度的沖擊。

  但夏學鑾同時也認為,沒有深厚文化和歷史作為支撐的網絡節日,隻能喧囂一時。

  “造節的主體以有著強烈消費沖動、精力旺盛的年輕人為主,但社會整體的價值觀是不停變化的,如果僅僅與娛樂和消費行為綁定,新興網絡節日的熱度不會長久。”夏學鑾說。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