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3期

城鎮文化建設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調查研究

——以襄汾縣為例

關思賢
2016年05月26日11:05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隨著城鎮化建設的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慢慢失去了自己生存的環境,其保護與傳承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如何將“非遺”保護與當地經濟發展建設相融合是當今社會面臨的一大問題。本論文以城鎮文化建設為視角,調查襄汾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現狀,並分析其存在的問題,進而探究如何實現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與發展,使其在更好地展現地域特色的同時又能為當地人帶來經濟收入,讓其成為新型城鎮發展建設的推動力。

關鍵詞:城鎮化﹔非物質文化遺產﹔襄汾縣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繼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1]。文化建設不僅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關鍵所在,而且是難點所在。其作為城鄉連接重要紐帶的小城鎮,在城鄉一體化中佔據著重要地位。而伴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以前以農業生產為主的村、鄉、縣,逐步凝聚成小型城鎮,隨著農業人口轉變為非農業人口,產業從農業轉變為第二、三產業,我國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目標也已經轉變為以城鄉一體、城鄉統籌、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的城鎮化。

城鎮化建設不是簡單讓農民從平房住上樓房,農民生活方式的轉變需要合理實現其民俗的現代化變遷,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轉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是新型城鎮文化建設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也是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重要內容。2014年6月14日,是中國的第九個文化遺產日,“非遺保護與城鎮化同行”被設計為活動主題﹔活動期間,文化部主辦了題為“城鎮化進程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論壇,集中討論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問題。這說明,辨証的審視非遺保護與以城鎮化為視角研究非遺保護很有必要。

一、城鎮文化建設中的襄汾縣非遺保護現狀及問題

1.襄汾縣非遺保護現狀

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晉南地區是山西“根祖文化”之所在。襄汾縣位於晉南,居於臨汾盆地,東臨塔兒山,西傍呂梁山,汾河自北向南縱貫襄汾縣城中部。這裡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過去是主要的糧棉產區,自古就有“金襄陵、銀太平”之稱。優越的自然環境是造就襄汾文化資源豐富、民間藝術繁榮的重要原因之一。

據考古發現,十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期,丁村人就開始在這裡繁衍生息﹔襄汾縣陶寺鄉遺址出土的銅鈴、石磬、土鼓、鼉鼓,是我國考古發現最早的樂器,代表著“金石之聲”的來臨﹔襄汾還是蒲劇、眉戶等戲曲影響廣泛且深入的地區,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鄭光祖就是襄汾人,襄汾出土的元代樂俑磚雕,丁村民宅上的戲曲木雕等文物……,這些歷史遺跡、文化遺址等演繹了今天襄汾的風俗民情、文化傳統,也都印証著襄汾歷史與文化的深厚及久遠。

該縣建立健全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和傳承人保護體系,其中,有三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包括:天塔獅舞、尉村跑鼓車、晉作家俱制作技藝﹔省級5項,包括:天塔獅舞、尉村跑鼓車、晉作家俱制作技藝、北許鑼鼓制作技藝、趙氏孤兒傳說﹔市級13項,包括:天塔獅舞、尉村跑鼓車、晉作家俱制作技藝、北許鑼鼓制作技藝、趙氏孤兒傳說、令伯轉身鼓、趙雄花腔鼓、太平面塑、襄汾系列笑話“七十二呆”﹔縣級達39項之多,包括襄汾民歌、襄汾民間吹奏樂、襄汾曲藝(襄陵琴書、汾城琴書)、襄汾木板年畫、襄汾陶寺舞龍、襄汾民間小戲、襄汾道情、襄汾民間雜技、襄汾傳統建筑磚雕工藝……其中,趙雄花腔鼓、沙女溝村四句秧歌曾被列為山西省“非遺普查十大發現”。這些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口頭傳說、禮儀節慶和手工技藝是非物質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形式多樣、種類繁多、特色鮮明、十分珍貴。

2.城鎮文化建設中襄汾“非遺”保護存在的問題

隨著城鎮化建設的進行,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意識形態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社會的飛速發展使年輕人更願意接受新事物,他們對城市生活的渴望或者需要遠大於對傳承民間藝術的想法,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入城市,或為生存出外打工,或通過考學出去定居城市,留下老人跟小孩守在村裡。因此,傳統的民間藝術面臨著無人繼承的尷尬局面。

除此之外,有些民間藝術無法適應當下城鎮化發展的“非遺”項目,缺乏資金,無人管理或管理混亂,都制約著非遺的傳承與保護。傳統民俗藝術隻有進行科學、理性的革新,保護與開發相結合,才能在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順應大潮,適應新的環境,從而順利傳承下來。

二、城鎮化進程中的“非遺”保護對策

非遺保護並非博物館式的存檔,還要實現其創新與傳播,即所謂的“生產性保護”[2]。生產性保護是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本真形態和文化內涵、尊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性和差異性為前提,借助生產、流通、銷售等市場化手段,將具備轉化為經濟資源條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轉化為文化生產力和文化產品,產生經濟效益﹔對具備進行產業開發條件的項目,形成相關產業,通過產業化促進其發展。與博物館式的存檔相比,生產性保護是一種“活”的保護,更加注重非遺的本質內涵,通過文博會等平台向社會展示,讓更多的人了解、認識、喜愛非物質文化遺產,並通過產業化的發展,讓“非遺”找到融入現代社會的生存發展之道。

1.加大對“非遺”傳承人的保護力度

非遺傳承人在傳統民間藝術的保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有非常多的傳統文化申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很多政府“重申報,輕保護”的現象較為嚴重,襄汾縣政府雖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相對重視,但是具體落實到每一個傳承人的保護上,依然顯得力不從心。因此,隻有重視民間力量的參與,才能使傳統文化更好的發展,這樣就需要以政府為主導,建立健全文化扶持政策,並在必要的時候給予資金支持投入。這方面做的比較好的就是襄汾縣陶寺村的“天塔獅舞”。這項民間藝術距今已有1400余年歷史,2006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其傳承人李登山已70多歲,自小學習舞獅子,在繼承原有技藝的情況下,不斷創新、深入研究,對其表演形式進行了改革,並多次到全國各地表演。筆者在採訪李登山老人時,他提到為了支持“天塔獅舞”的傳承與保護,中央財政為其撥款50 萬元,這對他和他的弟子們是個極大的鼓舞。

2.組織“非遺”展演,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

以筆者調研的“天塔獅舞”為例,天塔獅舞於2006 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在傳承這項民俗藝術的工作上,李登山老人較為開明,不斷創新技藝,並多次參加各種比賽,到全國各地表演,先后參加了2000年首屆堯廟古會、海峽兩岸堯文化研討會演出﹔2001∼2002黃河壺口第六、第七屆旅游日活動﹔2006年平遙國際攝影節閉幕式及浙江舟山市國際民間民俗展及瑞典“哥德堡號”訪華儀式﹔2007年獲“黃飛鴻”杯全國南北獅王爭霸賽北獅金獎﹔2012年山西師范大學舉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宣傳活動﹔2012年上央視《我要上春晚》表演……

除此之外,“天塔獅舞”在襄汾職教中心、曲沃縣武術學校和臨汾市文武學校設立了培訓基地,傳承人李登山和其弟子每周都會給這裡的學生上課。傳統藝術進入課堂,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還傳播了當地的傳統文化。青年人是民族藝術存在和發展的廣泛基礎,通過學校教育讓學生認識到傳統文化價值的重要性很有必要。

3.開發“非遺”的旅游項目

適當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開發,是實現其保護的必要選擇。在《民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旅游開發模式研究——以河南為例》一文中,劉桂蘭和劉楠霞提出了“原真性博物館”、“生態文化園區”、“實景舞台式”、“原生地融入”、“旅游商品”等五種可供具體操作的旅游開發模式[3]﹔肖瑜在《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模式的構建———以大連市為例》一文中提出了“主題旅游線路模式”、“展覽模式”、“節慶活動模式”、“博物館模式”、“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模式”以及“旅游商品模式”等[4]。政府可從這些模式中找到適合本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方法,並加以實踐。位於襄汾縣南部的丁村民宅是襄汾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的典型。據考古專家考証,丁村是明清時期的民居,村內有民宅院落30多座,房舍近500間,各院落建筑布列不同,但基本保留了原來的布局,對研究我國北方村庄民宅布局和建筑形式有著重要的意義。1988年丁村民宅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部分院落被辟為丁村民俗博物館,並對外開放,每天的游人絡繹不絕。這種“博物館式”的保護模式,在帶動當地經濟的同時,也宣傳了民俗文化,對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很大的作用。由此看來,非物質文化遺產應該以保護為前提,通過開發,最終達到保護的目的。

三、小 結

飛速發展的經濟給人們帶來了豐富的物質生活,同時多元的文化也沖擊著人們的思想。“當一些藝術形式被正式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時候,這不僅代表著它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得到了社會的肯定,也預示著它正在面臨衰亡的命運”[5]。城鎮化的推進,不能以犧牲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代價。非遺保護是一項長期且復雜的工作,正視“非遺”保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改進保護的對策,在保持其原真性的基礎上創新,才能實現真正的傳承,才能將其發展、發揚光大,這是我們為之奮斗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R].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2011-10.

[2] 王文章.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保護大展系列活動[R].2009-02-09

[3] 劉桂蘭,劉楠霞.民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旅游開發模式研究——以河南為例[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7).

[4] 肖瑜.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模式的構建——以大連市為例[J].文化學刊,2010(1).

[5] 韓啟超.“一代有一代之戲曲”啟示下的戲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C].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

[6] 錢永平.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策略[J].中國名城,2015(5).

[7] 諶姍,倪東業.城鎮化進程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調查研究——以巴東縣為例[J].城市地理,2015( 2) .

[8] 謝中元.城鎮化進程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問題新探[J].理論專刊,2015(1).

[9] 黃永林.農村文化建設與傳統民間文化[J].學習月刊,2006(10).

(責編:王妍(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