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美影視作品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影響
摘 要:思政教育是各國政府遵循一定的意識形態和道德觀念通過特定的手段對其社會成員實現從行為到思想、從內到外有目的的影響,使得社會成員符合本國所倡導的意識形態和行為標准。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影視作品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越來越顯著,各國政府也對其高度重視。研究中美影視作品中思政教育的異同,對我國的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高校﹔思政教育﹔影視作品
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全球化的浪潮,我國與世界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我們不得不面對打開國門之后各個領域所要面對的競爭,其中很大的一個層面就在於精神文化領域,尤其在對我國青年一代的思政教育方面,受到了很大的沖擊。一方面我們要面對所謂“文化入侵”的挑戰,另一方面也要找尋我們在該領域的不足並及時調整。本文通過對比中美影視作品,試圖找出不足之處,查漏補缺,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輸送合格的“新鮮血液”。
一、影視作品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從古代的“烽火傳信”到如今的電視、網絡,人們傳遞和接收信息的形式也隨著經濟技術的發展日益變化。影視作品,作為現代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內容,不斷地佔據大部分人的休閑時間,即便是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也隨處可見手捧手機瀏覽各種影視作品的人們。根據一所大學所做的一份在校大學生電影消費情況調查的報告顯示,參與調查的131人中隻有3人表示不喜歡影視作品﹔所觀看電影所屬地區對比,國產53.44%,歐美34.35%。而在另一份調查報告中,業余生活選擇觀看影視作品的人數高達81.82%,其中國產36.36%,國外63.64%。由此可見,影視作品目前已經佔據了在校大學生的大部分課余生活,且接受度很高。美國著名的傳播學大師施拉姆就說過:“所有的電視都是教育的電視,唯一的差別就是它在教什麼。”青年大學生往往是一個國家最富有活力的群體,其思想也最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僅僅依靠大學課堂的思政教育課程很難讓他們堅定我們所倡導的愛國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意識形態。隨著近年來影視作品在大學生課余生活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其思政教育作用也日益明顯,有些高校的實踐也驗証了這一點。
二、美國影視作品為何飽受我國大學生的青睞
美國,無論從經濟領域還是人文領域來看都是當今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由於其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和科技水平使得其在精神文化產業方面取得了極高的造詣。其影視作品不僅僅為其本國人所推崇,對世界的影響更是達到了空前的高度。“美國大片”深得全世界人民的喜愛,並且以每年1∼2部的速度不斷沖擊著國際影視市場和人們的眼球。美國影視作品為何會具有如此大的影響力,綜合來看可以歸結為三方面。
(一)高度發達的商業運行模式和科技水平為其提供了基礎
美國高度發達的商業運行模式使得其產品的定位不僅僅只是針對國內的市場,從影片前期的宣傳到最后的投映,處處都蘊含著各種膚色、各種文化的影子。比如我國近幾年引進的美國大片中無一例外的都有中國元素存在,《2012》中的中國制造、《變形金剛》中的牛奶、《生化危機》中的中國影星等。再加上好萊塢夢工廠的強大技術支撐,從影片動畫的制作和特效的處理,到拍攝的手段和手法中種種高科技元素的應用,都為觀眾營造出了各種精彩刺激、險象環生的視覺沖擊場面,再配合上現代光電、影音技術,這些都緊緊地抓住了觀眾們的眼球。
(二)豐富的內容讓其足夠吸引更多的眼球
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以移民為主的國家,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使得各種文化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交融。藝術創作來源於生活,這就使得美國的影視產品有了得天獨厚的包容性和廣闊的創作空間。從對遠古文明的探索到對未來社會的暢想、從對人性內心的思考到寓教於樂的卡通動畫等,這些都很好地滿足了人類所共有的對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對自身的探索心理。除此以外,世界上大部分紀錄片也都出自美國,從自然到社會,從國內到國外。這些紀錄片讓人們全方位地了解我們的世界是什麼樣的,社會是怎麼運行的。這些紀錄片都具有很強的知識性和教育性,其不僅讓我們了解了世界,更是向世界推銷了美國,特別是關於美國社會的紀錄片,讓世界人民足不出戶就能了解美國、關注美國。
(三)很好地兼顧了藝術、思政兩者,做到了思政教育“潤物細無聲”
一位美國的前高級官員戴維•羅斯科普就曾表示過“未來世界的文化必然是美國文化所支配的”。可見,美國雖然沒有我們這麼明確的思政教育概念,但其理念是相當明確的,可謂沒有思政教育之名,卻有思政教育之實。如果我們深入觀察,就會明顯地看到其影視作品所傳遞的資本主義價值觀。《世界大戰》《2012》等科幻災難片裡美國是地球的堅定保衛者,帶領全世界共渡難關的領導者﹔《獨立日》《超人》等則是宣揚個人英雄主義,突出自我彰顯個性﹔美劇《國土安全》《暴君》則是直接展現出美國全球正義使者的形象。諸如此類的影視作品都很好地傳遞出了美國所尊崇的資本主義精神和價值觀,也向世界展示出美國強大的經濟、科技能力和極高的精神文明高度,傳遞著“美國精神”,給世人塑造出了一個“完美國度”的形象。
三、淺析我國影視作品中思政教育的不足之處
(一)未能很好地平衡“政治價值”和“商業價值”
“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總書記這裡說的就是“物質”和“精神”的關系,在影視作品中我們可以將它們理解成“商業價值”和“政治價值”。“商業價值”主要就是影視廠商對利潤的追求,“政治價值”就是各國政府通過影視作品對觀眾進行的思政教育。我國自從實行了改革開放的國策之后,經濟水平突飛猛進,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由此帶來的變化不僅僅是物質生活的改變,社會對於文化產品的喜好也產生了微妙的變化,即普通消費者對高品質精神生活的向往和文化影視產業對產品商業價值的追求。這就使得我們之前的很多“紅色影視”作品由於其“政治價值”成分過於龐大,未能很好地兼顧“商業價值”而不再具有以往的吸引力。盡管我國影視作品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但與“美式大片”相比還是處於下風。
例如,我國影視作品中出場率很高的抗戰題材影片,以往對於英雄的塑造往往比較生硬,喊口號、重說教,使得人們難以接受,覺得“英雄”離自己很遠,難以觸及。但近年來有了很大的改變,涌現出了一批品質優秀的作品。例如《亮劍》中對主人公的塑造,他不再一板一眼,聲色僵硬。而是有血有肉、情感豐富,對待敵人他立場堅定,對待親人朋友則有情有義。使得觀眾不再覺得他離我們很遠,而是覺得他就是我們身邊的人,一個和我們相差無幾的人,在觀眾內心就拉近了和影片的距離,寓教於樂,結合現代科技的應用和情節設置的人性化,使得影片很受歡迎,在兼顧了“商業價值”的同時也達到了思政教育的目的。
(二)內容和素材選取比較單一,缺乏創新性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燦爛的歷史文化資源,有著讓人津津樂道的演義故事,有著讓人神往的神話傳說,有著古今文人創作的優秀的文學作品等。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加以利用的文化寶庫。但一直以來,我國觀眾對國產影視作品的評價往往不是很積極。影視作品的主題往往是扎堆出現,造成審美疲勞,缺乏創新性。相反,沒有這些文化沉澱的美國卻拍出了《功夫熊貓》《花木蘭》等以我國文化元素為題材的影片,大大賺足了我國觀眾的眼球,當然,其中加入了國外的一些價值觀念,削弱了故事本來所傳遞的價值觀念。
四、基於影視作品對我國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建議
(一)加大影視作品的利用,做到書本和影視作品動靜結合
當前大部分高校的課程採用的還是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對課程的講授也是基於課本教學。意識形態教育大部分採用直接灌輸的形式,形式生澀,效果低下,課程接受度不高。面對新形勢,高校應該加強對影視作品的利用,比如選取優秀的影視作品組織學生觀看討論,組織學生深入實地感受革命精神,設置情境讓學生編排愛國主義題材小話劇等。青年學生充滿活力,應善於引導,運用這些接受度較高的形式讓所倡導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價值觀念根植於其內心,為國家建設培養優秀的接班人。
(二)開設影評課對學生進行引導
嘗試開設話題講座,請專業老師對一段時間內受眾度較高的海內外影視作品和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讓專家老師分析作品,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對一些模糊和掩蓋性較強的細節進行剖析,去偽存真,還原真實,讓青年學子看清本質,避免盲目性的接受。面對文化的碰撞、國家間意識形態的競爭,我們應該積極面對,積極引導。由於經濟技術的發展和文化交流加深,使得一味的封堵不但從技術層面難以實行,而且在效果上也未能達到很好的效果,甚至得到了消極的效果。面對時代的進步,我們處理問題的方式也應該與時俱進,變堵為疏,在技術層面上也容易實現,對內使得社會的接受度更高且不會出現抵觸情緒,對外則彰顯出我們對自身文化的自信和對世界文化的包容。
青年學子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繼承者,其自身充滿活力、思想活躍,但也較容易受到影響和利用。對此,我們應該積極引導,讓其不僅具有建設國家的能力,而且具有堅定的信念,為祖國的社會主義事業輸送優秀的新鮮血液。
參考文獻:
[1] 何小勇.電影媒介中的思政教育——中美電影中的思政教育比較初探[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6).
[2] 劉一平.規避與應對——論美國影視文化對我國大學生政治心理的影響[J].中共山西省直機關黨校學報,2015(5).
[3] 黃小銘.影視作品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影響研究[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7).
[4] 方麗香.優秀的影視作品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青年科學,2014(12).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