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重慶大學新聞系上課別出心裁 把網絡彈幕搬進課堂

2016年05月28日06:32 | 來源:揚子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課堂上,學生用手機發彈幕答題

  網絡彈幕搬進課堂

  看視頻時出現彈幕並不稀奇,但你聽說過用彈幕上課的嗎?近日,在重慶大學新聞學院“網絡與新媒體”課上,教授張小強就別出心裁地採取了這種有趣的教學方式。此舉引發了學生的熱議,大家反響都還不錯。業內人士認為,這樣的教學方式算得上是教學的創新之舉,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老師>>

  課堂彈幕增強與學生互動

  彈幕(barrage),原意指用大量或少量火炮密集炮擊。在互聯網領域,大量以字幕形式顯示的評論同時出現的現象,被稱為“彈幕”。彈幕系統源於日本彈幕視頻分享網站,后來國內一些視頻網站也引入了這一方式。

  近日,重慶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張小強在網絡與新媒體課上推出了彈幕教學,學生隻須通過手機關注名為“微彈幕”的公眾號,便可在課堂上發送彈幕,並通過教師的多媒體屏幕呈現出來。

  “以往授課,我的語氣比較平穩,與學生的互動比較少。”張小強說,他發現上課時,有少部分同學總是拿著手機玩,如何讓學生放下手機,將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課堂上,這讓他想了很久。

  一次,在網上觀看視頻時,張小強注意到視頻上不時有彈幕劃過,雖然這些彈幕的發送時間並不相同,但在同一時間點顯示出來,無形中給人以“千言萬語,實時互動”的錯覺。既然學生喜歡玩手機,為何不讓他們用手機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呢?於是彈幕教學應運而生。

  “效果不錯,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提升很多。”張小強說,這樣的新型教學舉措其實也與他所教的課程緊密相扣,自己每次提問后,學生都通過彈幕的形式給予各種回答,積極性很高,“不過,由於還處在摸索階段,因此,如何控制學生發彈幕的尺度和內容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學生>>

  寓教於樂讓學習熱情更高

  據介紹,彈幕課程目前隻存在於大二的網絡與新媒體課中,每周二和周五下午各上一次課。

  “目前學生發彈幕還沒有‘實名’。”張小強說,通常是用微信名,“當然,在這些彈幕中,偶爾也會有無厘頭調侃,但這也是吸引他們的一種方式吧。”

  而這種新穎的彈幕課也得到了學生們的普遍認可,他們認為,這種授課方式不僅有趣,而且能更大限度地推動老師和學生的交流互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提升教學質量。

  “這樣的舉措順應了新時期教學發展的趨勢。”該校研究生三年級學生汪紅春說,網絡與新媒體課就是應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專家>>

  這種創新對教育有啟示意義

  “這其實是教學范圍內的創新,真實還原了新聞媒體的傳播過程。”對於張小強將彈幕搬進課堂的做法,重慶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院長蔡敏覺得這很有啟示意義。

  蔡敏說,張小強的課程講的是網絡與新媒體,而網絡與新媒體的知識是無法完全通過粉筆和PPT來呈現的,既然學生喜歡玩手機,就借助手機教學,這對以后通過手機教學或批改作業都有借鑒意義。

  重慶大學新聞學院研究生二年級學生紀笑雨說,張老師的課一直很受學生歡迎,因為他會收集大量的鮮活案例給學生講故事,也很有創新意識,之前還曾通過微信定位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簽到點名,也引發了大家的熱議。(傅柃暢 何霞 謝志宏 據《重慶晨報》)

  ■相關新聞

  上課用微信交課堂作業 南大的老師也很會玩

  這樣“與時俱進”的課堂,在南京大學同樣存在。動用“高科技”和學生們及時進行教學互動,老師們的課堂效率提高了不少。

  南大“環境學——科學世界觀”課程的任課老師,就讓學生們利用微信交起了課堂作業。隻需要在微信裡關注“環境學——科學世界觀”賬號,賬號隨即推送信息,要求輸入學號來注冊,然后便可以按照老師提出的問題,通過平台來回復相應的選項。學生通過微信提交隨堂作業的答案后,平台會以驚人的效率收集,並向老師反饋。

  “對於‘規矩觀’的定義,同學們可以通過微信發表自己的觀點了。”隨著老師的提問,學生們紛紛掏出手機開始按鍵,不一會兒,選擇三個選項的學生比例便顯示在了講台邊的電腦終端上。

  “課堂教學時,我們給學生的提問,都會讓學生通過微信平台發送答案,這樣我們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對於教師授課的看法,我們也可以第一時間知道他們對於知識點的疑惑,講課時能夠更好的有的放矢。”任課老師告訴記者。(記者 楊甜子)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