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跨界成趨勢 不想當歌手的演員不是好投資人?

秦海璐
劉濤
潘粵明
王凱
明星跨界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近兩年卻呈現出新的趨勢。以往說到明星跨界,大抵是演員進階當導演、明星玩票去唱歌、導演客串去演戲……基本脫離不了娛樂圈,屬於跨界中的立定跳,比如北京衛視正在熱播的綜藝節目《跨界歌王》就用一種近乎專業的形式為影視演員跨界唱歌提供了一個平台﹔還有越來越多的明星不止於此,投資金融、科技、餐飲領域,也是做得風生水起,甚至不再演戲,這種更像是“三級跳”的跨界充分挖掘了“青春飯”的附加值並成功變更為“長期飯票”。
圈內跨界“立定跳”
從演員轉行導演受認可的最多
周星馳、姜文、徐崢、陳思誠
在所有的小跨界中,從演員轉行導演且受到認可的最多。周星馳、姜文、徐崢、陳思誠……等都是其中的最佳代表。是何原因?“導演就是喊預備、開始、停……”肯定是個笑談,但也能說明一二。真正的原因無外乎:作為演員,他們在這個行業浸潤已久,對包括導演在內的各個工種十分熟悉,並不是傳說中的“隔行如隔山”﹔憑借演員積累起來的名氣和人脈,拉投資、組班底都比新人導演更有號召力,這些都是促成轉行的天然優勢。
而若論從導演跨界演員,則就是客串容易主演難。不過也有馮小剛這樣的例外,因主演《老炮兒》拿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被網友調侃“導了一輩子戲卻拿了個演員獎”。這個角色的成功自然是和角色的量身打造有關,否則即便是馮導的演技沒得說,在這個看臉的時代,可能也沒辦法把演員這個職業常態化。
北京衛視於上周六晚開播的《跨界歌王》更是主打“從演員到歌手”的專業范兒的跨界,而不是簡單的玩票和過癮。從競技規則、舞美音效到導師點評,都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儀式感。當秦海璐再現20年前京劇唱念做打的功底,當王凱終於開嗓一展“低音炮”歌路,當劉濤演繹鄧麗君的經典串燒,當潘粵明選擇搖滾撒點野,當巴圖信手拈來唱起張惠妹的情歌……觀眾們驚喜發現這些影視咖們的歌聲還挺專業。
在節目導演陳偉看來,通過足夠好看的節目來傳達其社會意義是更為看重的。“在這樣的一個時代,無論是互聯網還是新經濟帶來的這樣的壓力,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被卷入‘跨界’的這樣一種潮流。傳統商場被電商擠壓﹔傳統媒體被新媒體強奪受眾﹔出租車被滴滴打擊得灰頭土臉……都在跨界,每個人都在面對主動或被動卷入跨界當中。這一過程中,可能我們每個人都要去面對一些未知的東西,要勇敢地去嘗試一些我們不那麼擅長的東西。因為可能被逼到你主動歸零的時候,你會主動邁出去,會主動被逼著邁出去,但那個時候已經晚了。
咱們舞台上每個明星背后的故事都不一樣,有的是因為他很成功了,他懷有一個夢想或興趣,他想試一試﹔而有的來說,這對他而言可能是個新的領域,對他來說可能是來突破的,打破自己的。”
徹底轉行“三級跳”
演而優則商擺脫了一條腿走路
任泉、黃曉明、李冰冰、黃渤、羽·泉、汪峰
相比演而優則導、則唱,演而優則商堪稱大跨界。憑借當紅時的各種積累,未雨綢繆也好,興趣愛好也罷,越來越多的明星都擺脫了一條腿走路,學會多元化經營自我,加入到投資人的行列。
有的人是兼職,像是早前曝出的黃曉明、李冰冰、黃渤、羽·泉等,近日接連又有“新軍”加入,汪峰攜手其團隊發布了三款耳機,首次跨界科技圈推出自己的硬件產品﹔韓雪代言為某英語學習APP軟件,而且正式入股該公司,參與到日常管理之中﹔Angelababy雖曾在接受採訪時笑言,自己最成功的投資是黃曉明,實則她本人也已跨界成為投資人,目標是成長型的互聯網企業,項目側重於關注新女性生活方式的創業公司。
有人則是從牛刀小試,到徹徹底底轉了行。不得不提代表人物任泉,從最初的火鍋店到現在的StarVC,任泉現在已經完全卸下了演員的身份,而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投資人。“明星跨界投資的優勢就是,你投資的項目能夠快速被所有人去關注。劣勢目前好像還沒有看到。”任泉曾在接受採訪時直言。
明星跨界去做投資人可謂是自帶光環,首先,接受明星投資的項目或公司自然也會受到業界更多的關注,進而產生更大的影響﹔其次,因為明星自身工作繁忙,對資金如何使用或不會過多干涉。如此一來,被投資對象可以說既有外在的優勢又有內在的自由。於是,除了上述提到的明星,還有跟著馬雲玩轉投資的趙薇、和徐小平攜手共進的佟大為關悅夫婦、搭檔周鴻祎共當創業導師的鄧超等,都是演戲投資兩不誤。
但是,任何事物有利就會有弊,都是一把雙刃劍。明星帶來的品牌效應和所投項目的關注度是互為因果的。明星出了問題,項目的前途一定受損﹔而如果一旦項目出現問題,明星的形象也會受到負面影響。(記者 馮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