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4期

新媒體傳播對少數民族大學生健康行為的影響

—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為例

董晨晨 劉  紅
2016年05月31日11:22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我國多民族聚居地區之一,由於經濟文化發展不完善,導致大眾健康觀念淡薄。當今,互聯網迅猛發展,新媒體對人民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作為蓬勃奮發的一代,其良好健康觀念的養成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剖析新媒體傳播的特點,針對少數民族大學生飲食健康方面存在的不合理之處,從傳播者、傳播渠道、接受者三個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議,以期能夠對不合理的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健康行為進行優化和改善。

關鍵詞:新媒體﹔少數民族大學生﹔健康行為

“健康中國”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被提升為國家戰略,力求在“十三五”期間,通過建立“健康中國”來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在“互聯網+”的時代,傳統健康信息依托新媒體傳播,逐漸成為人們了解健康知識和養成健康行為的重要渠道。

在我國多民族聚居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隨著一系列“援疆”政策的實施,新疆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健康的重要性日漸被人們所重視,大部分人認識到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礎。

當下,新媒體深入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人們的生活產生著或利或弊、或大或小的影響。 作為大學生群體,手機媒體是其接觸頻率最高的新媒體形式之一,其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健康行為亦會產生相應的影響。

一、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飲食結構狀況

新疆是各民族聚居地區,經濟生產方式以及飲食文化都會對其膳食結構和健康狀態產生影響。

以農耕為主的維吾爾族,以面粉、米飯為主食,喜歡喝奶茶,馕(面粉烤制)的食用也較多。飯菜的種類有抓飯、烤包子、油塔子等,特色食物還有烤全羊、油馓子等,水果喜食甜瓜、西瓜、葡萄等。

以游牧為主的哈薩克人的食物主要有三種:奶類食品、肉類食品、面食類食品。肉食主要有羊肉、牛肉和馬肉,平時一般多食用牛肉。

從以上兩個民族的飲食習慣可以得知,這兩個民族的大學生在飲食習慣上同樣偏愛於肉食。少數民族大學生由於不自覺的遵守本民族傳統的飲食習慣,從而導致其飲食結構出現不合理狀況。據問卷調查數據顯示,43.33%的少數民族大學生會選擇搭配肉食較多的飯菜,33.33%的少數民族大學生選擇搭配肉食適當的飯菜,21.67%的少數民族大學生選擇搭配肉食較少的飯菜。

依據“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的標准,當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膳食結構仍存在不合理之處[1]:(1)畜肉和動物油脂肪攝入過多﹔(2)谷物類食物單一﹔(3)奶類的攝入量較低、豆類的攝入量過低﹔(4)食用蔬菜品種少、數量不足、水果攝入量較低﹔(5)食鹽的攝入量較高。

同時,經過問卷數據分析以及對被調查對象的訪談來看,少數民族大學生在一些飲食習慣(比如,飯后漱口、飲酒、生吃食物是否清洗干淨等)方面存在不合理之處,這些日常的飲食習慣都會對其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少數民族大學生由於受地域條件、自然環境和傳統文化的影響,在均衡膳食結構方面不合理的行為比較多。這些不合理的膳食也許並不會立竿見影地對青少年時期的大學生健康產生影響,但是會對中青年階段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二、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新媒體的使用狀況及對健康行為的影響

(一)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新媒體使用狀況

據調查數據及訪談了解,新疆哈、維兩個少數民族大學生中93%的人使用智能手機。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每天使用智能手機超過4小時的佔58%,其中33%的人使用智能手機在7小時以上,頻率也較高。另據筆者訪談的新疆財經大學少數民族大學生反映,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使用智能手機多用來休閑娛樂、網絡通訊和購物等。

在61%的主動查閱健康信息的少數民族大學生中,有半數以上的大學生隻有在自己或家人、朋友身體出現不舒適時,才有針對性的去查閱相關信息。由此可見,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在了解和查閱健康相關信息方面處於意識淡薄且被動的狀態。

(二)新媒體傳播對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健康行為的影響

所謂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的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媒體而言的,泛指各種採用新技術改進而創建的新興媒體。就當前來看,新媒體形式主要是指依托電腦、手機等電子媒體傳遞信息的形式。在校大學生則主要通過手機和電腦兩個終端接觸新媒體傳播的信息。

由上述表1至表4的調查數據可以看出,在使用新媒體的大學生中依然存在較多的不健康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在主動使用手機查閱健康信息的大學生中依然存在較多的飲食結構不合理狀況。可見,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健康行為的養成方面受到手機媒體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

但是,移動媒體以其隨時隨地接受和傳遞信息的特點,得到青少年大學生群體的青睞,成為大學生生活社交、學習、娛樂的重要工具。通過以手機為主要載體的移動媒體傳遞和接收健康信息能夠快速的到達少數民族大學的手機端,同時少數民族大學生也能較便捷的瀏覽和閱讀。所以,在理論上,新媒體能夠使得健康信息的傳播取得較好的傳播效果。少數民族大學生在通過新媒體接觸到有關健康的信息時,對自身日常生活的不健康行為進行改變,使其由不健康或亞健康的行為狀態,改變為健康的行為狀態。

但是,從目前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健康行為狀況來看,僅憑借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自身的自覺和新媒體傳播的健康信息來改善其不合理的健康行為狀況是勢單力薄的,應該將新媒體傳播更多地與社會、家庭、個人力量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地對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健康行為進行優化。

三、問題及對策

(一)存在的問題

1.新媒體對少數民族大學生健康傳播的問題

新媒體自出現以來,就伴隨著信息海量、形式多樣、發布及時便捷、易檢索等特點,在改變人們生活方式上發揮了不可小覷的作用,由於其適合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需求,所以發展較迅速。但在促進少數民族大學生健康行為優化方面仍存在著不合理之處:

第一,新媒體傳播對少數民族大學生養成健康行為的涵化作用不明顯。

媒體對受眾產生涵化作用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依據開發者的不同,健康信息的新媒體傳播形式可分為七種形式[2],但就目前新疆健康傳播的現狀來看,涉及到健康信息傳播的媒體主要有三類:傳統媒體健康網絡平台、醫療機構與醫學研究網絡平台、企業健康網絡平台。這三類健康信息傳播者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健康行為養成各有利弊。

傳統媒體健康網絡平台。此類平台是少數民族大學生直接或間接接觸頻率最高的平台,其傳播信息的真實度和可信度比較高。但不足之處在於大眾媒體的受眾廣泛,不能連續長期的發布針對少數民族大學生健康的信息,而多是以老年患者和短期內社會普遍存在的疾病等相關信息(比如換季時的流感信息、春節時的飲食信息等)為主。

醫療機構與醫學研究網絡平台。作為專門從事醫療衛生事業的專業健康信息傳播者,其信息的可信度是最高的。但現有的此類新媒體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介紹機構概況、提供專業服務、發布一般信息和公告等。此類平台發布的信息中針對青少年大學生群體養成良好的健康行為習慣的信息較少,將信息真正傳達到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少之又少。

企業健康網絡平台。其信息的可信度是三者中最低的,商業組織受利益驅動,其信息的發布多於產品相關,帶有目的性和宣傳性。

從以上三類平台的傳播主體、信息內容及傳播方式來看,其發布的多是對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沒有針對性的信息,連續性也較差,這就很難通過潛移默化的形式涵化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健康行為。

第二,新媒體傳播的健康信息與少數民族大學生接受健康信息能力的兼容性較差。

兼容性是指一種創新事物與採納者的價值觀、已有的經驗以及需求相一致的程度。兼容性可以降低採納新事物的風險。如果新事物要求採納者在諸如行為習慣、態度或者信仰上做出重大改變,其兼容性較差,採納者承擔的風險較大。反之,採納者承擔的風險較小。研究表明,創新事物與原有事物的兼容性越高,創新事物就越容易被採納。

根據健康行為改變的知-信-行模式,少數民族大學生對新媒體傳播的健康信息要產生接觸、認同、行為改變等一系列反應才能最終做到自身健康行為的優化。而現實中諸多因素會阻礙這一反應的發生,比如新媒體傳播的健康信息不能切合少數民族大學生的需求實際、健康信息的泛娛樂化傾向明顯、少數民族大學生自身健康意識淡薄等。這些因素的綜合結果最終導致新媒體傳播的健康信息與少數民族大學生能夠接受健康信息的觀念之間的兼容性較差。

2.在接受新媒體傳播有關健康方面的信息時,少數民族大學生自身也存在著不足之處:

第一,傳統文化的影響。新疆地處我國偏遠內陸地區,其經濟、文化的發展相對滯后,人們生活深受傳統文化和習俗的影響。對於傳統文化中的糟粕成分不能很好的剔除和改善,使得大學生從小培養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存在不合理之處。而這種已形成的不健康行為習慣具有根深蒂固的特性,短時間不易改變。

第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強。新疆教育水平不高,少數民族大學生在接受和理解新事物的能力方面存在局限。面對新媒體環境中雜亂信息組合,甄別出自身所需要的健康信息,對於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而言並非易事。然而,通過所接受的健康信息來自發的改變他們不健康的行為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第三,自身健康意識不強。從調查數據顯示的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均衡膳食、衛生習慣等方面存在的不合理狀況可以看出,少數民族大學生在生活基本衛生及飲食方面的健康意識淡薄。

(二)新媒體傳播對於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健康行為的優化

針對上述新媒體傳播的特點以及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自身的不足,優化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健康行為的舉措有三:

1.健康信息內容的優化

健康信息的傳播首先應該保証其准確無誤。記者並不是專業的醫務人員,如果在報道過程中遇到無法確認的內容,一定要虛心向專家請教,不能不懂裝懂,盲目跟風,甚至不辨真偽,誤導受眾。如70年代的“甩手療法”,80年代的“紅茶菌療法”等都是記者不辨真偽,以訛傳訛所導致的。

其次,要增強健康信息傳播的實用性和適宜性。實用性,就是切實可用﹔適宜性,就是操作可行。少數民族大學生作為青少年群體,每天接觸到的信息紛繁復雜,隻有能夠切實解決他們問題的信息才能被接受和採納,繼而為他們所用。例如,新媒體平台在推送關於針對運動中受傷減輕疼痛和必要的醫治方法時,要切實考慮到大學生身處校園,身邊醫療資源缺乏,應選取簡便、見效快的方法。

2.健康信息的渠道優化

目前,移動媒體的信息傳播形式主要有自媒體、論壇、手機網頁等。健康信息的主要傳播者有三種:一是傳統媒體健康網絡平台,二是醫療機構與醫學研究網絡平台,三是企業健康網絡平台。前兩種傳播者所傳遞信息主要是以公共效益為主,輔之經濟利益和自身形象建設。商業性組織傳播健康信息通常以經濟利益和形象建設為主要追求。

面對不同利益驅使的傳播者,在優化其傳播渠道方面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針對傳統媒體健康網絡平台,首先,作為一種非醫療專業的健康信息傳播者,取得准確可靠的信源是首要前提,繼而充分利用自身的媒體平台將健康信息有效地傳給少數民族大學生。由於少數民族大學生不同的上網習慣和閱讀習慣,大眾媒體要充分利用媒介平台,採用全媒體的形式發布信息,爭取最大范圍的受眾。

針對醫療機構與醫學研究網絡平台,醫療衛生機構是健康信息的權威發布者,因此其傳播的信息具有很高的權威性。少數民族在接觸到醫療機構發布的信息時一般會特別關注,所以有效傳播的重中之重是要增加傳播健康信息的到達率。醫療機構自身缺乏傳播渠道,尤其是在新媒體傳播渠道上,在健康信息的編輯和傳播手段上都存在不足之處。與大眾媒體合作,將可靠的健康信息運用大眾媒體的傳播渠道傳播給少數民族大學生,既能快速到達大學生手裡,其信息源的權威性又能引起大學生的關注。

針對企業健康網絡平台,此類傳播者所發布的健康信息多經濟利益的驅動,一般通過第三方建立或經營自己的新媒體平台。少數民族大學生接觸此類傳播者傳播的信息機率也相對較小。此類傳播者可以通過加大宣傳來提高自身知名度和權威性,如開展線上線下結合的互動活動、有獎競猜、智力競猜等。在少數民族大學生群體中吸引一批粘性較高的受眾,是使所傳播的信息產生有益效果的重要舉措。

3.傳播者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相結合

根據訪談結果顯示,少數民族大學生由於在校生活條件的限制,使得自己改變生活行為存在困難。比如食堂飯菜的種類有限、水果價格較高、學校食堂洗手池缺失或較少等。在家庭生活中,少數民族大學生的飲食選擇一般以父母為主導,父母的健康習慣從小便影響著少數民族大學生。由於父母健康行為觀念不強和膳食均衡知識的缺乏,也使得青少年大學生養成了不健康的行為習慣和形成不合理的飲食結構。

傳播者在傳播健康信息時,應將學校和父母納入到傳播對象中去。針對學校在影響少數民族大學生健康行為的不當之處,提出合理化舉措,包括建議學校重視后勤管理和學生身體健康,保証學校食堂衛生、保障食堂基礎衛生設施的健全、制定符合少數民族大學生身體狀況膳食搭配、積極開展面向少數民族大學生健康行為的講座、論壇等。

針對家庭中影響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健康行為的不當之處,健康信息的傳播者主要做到向父母宣傳影響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因素、使父母認識到傳統生活中存在的不合理膳食結構對青少年大學生健康產生的不良后果以及積極引導少數民族大學生改變不健康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傳播者隻有真正做到與學校、家庭的有益結合,才能保障所傳遞的健康信息被大學生真正接受,並使得大學生在學校、家庭的引導下改變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 譚秀山,唐麗.新疆部分少數民族飲食結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疆職業大學學報,2008(5).

[2] 張自力.健康傳播學——身與心的交融[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責編:王妍(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