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4期

解析少數民族文報發展困局

—以德宏州創辦的民文報現狀分析為例

鄭紹健
2016年05月31日14:10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少數民族文報是黨在邊疆民族地區的“喉舌”,始終堅持傳播正聲音和正能量,是弘揚少數民族文化的精神產品,是促進民族團結的橋梁紐帶。在邊疆民族地區,做好民族工作就是政治、大局,是團結、穩定。而做好民文報的辦報工作,是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和諧和邊防穩固的助推器。近年來,雲南省德宏州的德宏團結報社四種少數民族文報發展困難重重,如何破解難題,再啟征程,是本文作者試圖探討的主題。

關鍵詞:民文報﹔發展﹔民族文化

一、辦好民文報的重要性

少數民族文字報刊,是我國少數民族地區最貼近實際、最貼近生活、最貼近群眾的新聞媒體和群眾讀物。它的重要性非同凡響,辦好民文報的意義深遠而重大。多年來,德宏州,德宏民族語言文字有了新的發展,少數民族使用和發展民族語言文字的自由得到進一步的尊重和保障。傣文、景頗文、載瓦文、傈僳文得到更加廣泛的使用﹔民族語文的規范化、標准化有了可喜的進展﹔民族語文的翻譯、出版、新聞、廣播、影視和學術研究取得巨大成績﹔民族語文教育得到進一步加強,雙語雙文教學體制從無到有,並得到快速發展﹔民族語文工作機構建立健全,並擁有一支具有較高民、漢語文水平、事業心強的民族語文專業干部隊伍﹔各民族相互學習語言文字的活動深入開展,掌握雙語文水平的人越來越多,出現社會用字民漢文並行並舉的可喜局面。這些成績的取得,與多年堅持不懈創辦各種少數民族文報的努力分不開。

1.民文報是黨的“喉舌”和傳播正能量的平台載體

德宏州總人口為125萬人。全州5 個縣、市的人口中,漢族人口佔總人口的51.95%﹔各少數民族人口佔總人口的48.05%。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很多少數民族群眾長期以來,不懂漢文、不會說漢語,聽不懂、看不懂漢文廣播、電視。尤其是山區少數民族村寨,對外界的感知和了解,都是通過民族語言、民文報刊書籍獲取。德宏州的傣文、景頗文、載瓦文、傈僳文4種民文報創辦以來,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和政策,堅持正面輿論導向,傳播正聲音和正能量。宣傳內容著重考慮讓少數民族會讀、能懂,深入宣傳報道黨的政策、農村致富思路和技能等信息,成為黨在邊疆民族地區的喉舌,成為邊疆民族地區宣傳戰線的主力軍、主陣地,成為黨和各少數民族群眾之間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有效載體和平台。

2.民文報是弘揚民族文化的思想產品

德宏州各種民文報的創辦,使邊疆德宏的民族語言文字有了新的發展,全州少數民族使用和發展民族語言文字的自由得到進一步的尊重和保障。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得到更加廣泛的使用。同時,60年的民文報創辦過程,本身就是保護、保留、挖掘、弘揚、傳承、傳播、交流民族文化的一種有效手段。各種民文報潛移默化地發揮著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的示范作用,發揮著培養培訓本民族語言文字專家和工作人才的作用。

3.民文報是促進民族團結的橋梁紐帶

德宏州地處中緬邊境,因歷史原因,邊民大多同宗同族、跨境而居,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關系密切、往來頻繁。民文報創辦60年來,不僅是境內各少數民族之間互相學習借鑒的讀物,也是中緬邊民相互交流的橋梁和紐帶。各民文報的創辦,成為邊疆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文化繁榮、邊防穩固的助推器。

二、民文報發展舉步維艱

各民文報創刊以來,歷經幾代報人的辛勤耕耘,人才隊伍、辦刊質量、發行傳播等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隨著時代變遷、社會發展、新媒體日新月異,民文報的創辦發行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1.人才隊伍青黃不接

(1)採編隊伍力量薄弱。就目前民文報各編譯情況來看:整個民文報的採編隊伍老、中、青的年齡結構不合理,其中還有“夫妻辦報”現象,採編人員青黃不接,採編、出報工作面臨極大的壓力。

(2)通訊員隊伍差強人意。從目前調查統計情況來看,各種民文報發展的通訊員隊伍都很少。其中,各文種報紙發展的通訊員最多的隻有20余人、最少的隻有10人左右。而為4種民文報經常投稿的通訊員均在10人以內。通訊員培訓發展不足和激勵機制的不健全,使得民文報通訊員隊伍有越來越少的危險。

2.發行工作舉步維艱

從目前調查情況顯示,報社每年均拿出數萬元專項經費分配給各民文科室開展發行工作。但是,從目前訂閱發行情況看,仍然十分有限,而且民文報的發行工作十分艱難。傣文報、景頗文報的年定價僅為10.2元(僅1包煙的價格)。但是,傣文報的發行量從2011年的2650余份下滑到2014年1020余份﹔景頗文報的發行量也從2011年的1350余份下滑到2014年480余份。而傈僳文報和載瓦文報每年的定價僅為5.16元(僅為2袋鹽的價格),但是發行量每年都在1000份的數量上徘徊。究其原因,有如下幾點:

(1)報社盡管每年都在增加發行經費,但是仍然難以保障工作人員足夠的發行開支﹔(2)民文報征訂對象均在民族群眾聚居的邊遠鄉、村,征訂工作量大、效果差﹔(3)隨著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少數民族群眾獲取信息的手段日益多樣化,如電視、手機等的普及。同時,懂少數民族文字的群眾也在減少,閱讀不再僅僅依靠民文報刊。這就使得民文報的訂閱對象銳減﹔(4)從目前訂閱數和定價來說,除去辦刊經費投入和發行經費外,民文報的發行工作出現發行越多越虧本的現象,辦民文報入不敷出現象十分嚴重。

3.辦刊質量難以提升

正因人才隊伍青黃不接、發行工作舉步維艱等困難重重,民文報近年來的辦報質量難以有較大的提升。能夠保障正常出報的基礎上,盡力增加發行量和提高辦報質量已成為民文報辦報的新常態。

三、破解民文報發展困局的舉措

在邊疆民族地區,做好民族工作就是政治、大局,是團結、穩定。而做好民文報的辦報工作,是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和諧和邊防穩固的助推器。針對民文報目前的發展困局,筆者認為可以採取以下舉措來尋求突破:

1.多渠道爭取支持,做大財力支撐

車馬未動,糧草先行。民文報在我們國家,尤其是邊疆民族地區的重要性和意義顯而易見。那麼,面對當前辦報困局,我們認為要多渠道爭取支持,有充足的財力支撐,才能把民文報辦好。

(1)成立研究小組,做深、做細調查研究,形成科學、規范的書面和影像調查報告,以便向各級、各部門做好匯報、溝通,積極爭取更多更大的支持﹔(2)積極向州委、州政府匯報,爭取財政支持,在全州實行民文報免費贈閱(其他地區已有先例)﹔(3)向省、國家或者外宣、民宗、民委、文化、口岸等部門積極匯報,爭取將民文報的辦報工作納入對外宣傳、民族宗教、民族團結、民族文化、口岸建設等的專項扶持范圍,獲取資金和政策支持。

2.多平台開展培訓,做強人力支撐

針對民文報採編隊伍青黃不接、通訊員隊伍逐漸減少的情況,筆者認為重點是搭建多種平台,開展培訓、教育,為民文報的出刊、傳播做強人才支撐。(1)由州和縣市黨委、政府牽頭,開展培訓教育,專門培養本地、本民族懂民族文字、會說民族語言的少數民族干部﹔(2)與大專院校合作,委培或者定向培養的形式,培養高素質的少數民族專業技術人才,並及時引進一定數量的專業技術人才﹔(3)報社每年組織開展民文報通訊員隊伍培訓,發展、培養更多的民文報通訊員﹔(4)在各部門、鄉村開展宣傳干事選拔培訓,重點培育懂民文、民語的基層通訊員﹔(5)實行民文報免費贈閱,擴大讀者群,增加通訊員隊伍。

3.多手段改進辦報方法,做實質量提升工程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全國各地在辦刊、辦報過程中,重漢文、輕民文的情況比較普遍。無論是資金設備投入、人才隊伍培育、發行傳播投入等方面相對於漢文來說,都還十分欠缺。這樣結果就是漢文報刊、新媒體不斷發展壯大,民文報刊的辦刊隊伍日漸緊缺、報紙質量止步不前、發行數量下滑明顯。筆者認為要採取多種手段,提高民文報的辦報質量,讓民文報在邊疆、邊境、民族地區發揮它特殊重大的作用。

(1)加強採編隊伍的管理。目前4種民文報日常出報工作中,有兩種文報是周二刊,有兩種文報是周一刊。從出報期數來說,相對較少、工作量也相對較小。所以,加強各民文編譯室的管理,提高大家的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尤為重要。

(2)加強採編隊伍的培訓教育。盡管各民文報的採編人員在業內、州內已屬於專家、專業人士。但是,幾十年的出報工作,習以為常的思路和舉措,讓民文報的質量始終難有起色。所以,要加強採編隊伍走出去、請進來的培訓教育,提高採編隊伍整體的能力和水平。可以和大專院校合作開展培訓﹔可以派編輯記者到民族地區媒體學習取經﹔可以開展與州內民宗、民委、口岸等部門的交流座談,既提高我們採編隊伍的素質,也能聽到提高辦報質量的意見、建議。

(3)積極推進民文報的改版和質量提升工程。當前,各民文報都是4開4版全彩的報紙。盡管從以前黑白變成了全彩報。但是,因為採編人才的緊缺和財力支撐的不足,民文報的欄目設置仍然不夠科學﹔版面設計仍然不夠靈活美觀﹔印刷設備、採編人員的辦公設備等都還不夠先進﹔民文報與網絡、手機等新媒體的結合仍然沒有突破。所以,要增加財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積極推進民文報改版和質量提升工程的實施,讓民文報辦報風格和報紙質量有全新的突破。

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政策是我國民族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少數民族文報出版發行工作,對於保障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繼承和弘揚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提升國家軟實力,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促進民族團結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熱孜玩姑麗•阿布來提著.淺談新疆科技報維吾爾文版的發展現狀[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2(3).

[2] 白潤生.中國少數民族新聞傳播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3] 單曉紅.雲南少數民族文字報紙發展歷史與現狀[J].中國少數民族地區信息傳播與社會發展論叢(2009年刊),2010(7).

(責編:王妍(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