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中國精品廣播劇創作發展之路徑
——以《路魂》創作為例
摘 要:陝西廣播電視台廣播劇《路魂》經過專家評選,已被陝西省委宣傳部確定為2015年度重大文化精品創作項目,這是一部描寫年輕一代大學生由被動到主動扎根秦巴山區,並在工作中汲取豐富的精神營養和錘煉實踐知識的作品。它以形象的方式,鮮活而充分地展現了新世紀年輕一代在基層工作實踐中,如何正確地選擇人生,樹立信仰,並錘鍛核心價值觀的過程。為了把這部廣播劇制作成為一部高端大氣的精品力作,陝西廣播電視台各項錄制工作精益求精﹔採取現場實景同期聲的錄音方式,使效果更加逼真,聽覺更加震撼,藝術更加完美。
關鍵詞:廣播劇﹔技術創新﹔精品創作
廣播劇是以聲音為唯一媒介,傳神故事情境、再現人物風採的藝術,它既是表演、語言與音樂、音響的有機對接,也是身心與靈魂的和諧暢想。創作廣播劇精品,實現“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創作目標,必須要做到編劇、導演、演播、錄制、合成精准結合,唯有此方能彰顯聲音的獨特魅力。創作一部好的廣播劇藝術精品,是我們長期研究的課題。
一、廣播劇的創作技巧
廣播劇的發展繁榮,在於提高廣播劇的劇本創作,劇本是一劇之本,適合任何戲劇藝術,廣播劇也在其中。每一個戲劇品種都有自身的、獨特的藝術規律[1]。
日前,為了提高廣播劇創新制作的水准,力爭錄制出高端大氣的廣播劇藝術精品,陝西廣播電視台廣播劇主創人員,在陝西省委宣傳部領導帶領下,遠赴黑龍江人民廣播電台、黑龍江龍脈影藝影視傳播有限公司進行參觀學習。黑龍江是我國廣播劇的重要產地,也是廣播劇創作生產大省。截止目前,該省先后有22部廣播劇在全國評獎中榮獲一等獎,這在全國藝術類評獎中是絕無僅有的。也因此,全國廣播劇專家和同行們將之譽為“黑龍江廣播劇現象”。
參觀學習中筆者感到,黑龍江省制作廣播劇有以下幾個突出的優點:1.擁有制作廣播劇悠久的傳承和濃烈的氛圍。五十多年來,黑龍江電台雖歷經多次機構調整和改革,但廣播劇人員隊伍始終能夠保持相對穩定,廣播劇的創作也從未中斷﹔2.錄制廣播劇的專用技術設施和設備優良,所需各項條件比較齊備完整,無論硬件還是軟件都結合廣播劇創作制作的特點要求做到最優化,具備了較強的廣播劇生產能力﹔3.對廣播劇的藝術表現手法、選材角度及內容,包括價值取向都把握得比較到位。在長期的實踐中,他們勇於探索和創新,善於總結和運用,形成了一整套符合廣播劇藝術創作特點要求的獨特經驗。可以說,這三方面突出的優點使得他們在全國各省市的廣播劇制作中脫穎而出,進而打出了品牌。
二、廣播劇的聽覺藝術
目前他們不僅自身的廣播劇產量高,而且還為其它省份制作廣播劇。他們這些優點,都是使筆者深感欽佩並決心學習的。廣播劇是富有藝術生命力的聽覺藝術,近幾年發展很快,已成為獨特的有廣泛影響的藝術品種。廣播劇是富有藝術生命力的聽覺藝術,近幾年發展很快,已成為獨特的、有廣泛影響的藝術品種。據統計,我國每年錄制的廣播劇已上千部,藝術樣式從微型劇、單本 劇發展到連續劇、系列劇。在我國電視還沒有在農村、特別是邊遠地區、山區普及的情況下,廣播劇的發展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即使將來電視在農村、山區普及,廣播劇具有電視劇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是以電波為載體,以聲音(語言、音樂、音響)作為手段進行傳播的特殊劇種,也是覆蓋面最廣、接收率最高的劇種[2]。
廣播劇是創造情境的藝術,也是表演、語言與音樂、音響有機對接的綜合藝術。在諸多藝術形式中,廣播劇作為一種制作周期短、社會傳播廣、功能見效快的獨特藝術樣式,將審美注意大量地、集中地指向現實社會生活,緊扣時代的脈搏,不斷地塑造出生動活潑、性格獨具的社會主義新時期的藝術形象,從而為廣大聽眾帶來新的審美感受和人生感悟,無疑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天地。黑龍江廣播劇在新時期近20多年的藝術發展中,正是將自己的藝術觸角伸向這廣闊的表現空間,密切關注不斷變化的社會現實生活,及時反映時代的呼喚和民眾的需求,不斷奉獻出個性獨具、人物鮮活的社會主義新時期的改革者形象,借以表現時代的變化,謳歌社會的發展,並以此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龍脈影藝影視傳播有限公司其前身是黑龍江電台文藝部,擁有專業的廣播劇制作團隊和市場開發團隊,這些資源使其在廣播劇的生產、市場拓展等方面具有了相當的規模和優勢。同時,在對廣播劇的生產、加工、銷售過程中,龍脈影藝還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涉足動漫、電視劇、電影、音像制品等眾多領域,產業鏈不斷延伸。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廣播節目制作基地、動漫后期配音基地,他們依托廣播進行規模性經營,已經成為市場開發中走在全國前列的一個典型代表。
筆者遴選其中一些具有典型性的代表,梳理其發展脈絡,透視其發展思路。透過它們,進一步思考陝西省廣播劇的發展之路。廣播劇不同於一般的戲劇,它沒有戲劇舞台,也沒有可視的人物、道具、布景、燈光和服裝。它是一門特殊的聽覺藝術。但是它卻和所有的戲劇一樣,離不開戲劇的矛盾沖突,故事的情節發展,鮮活的人物性格,高度精煉的語言,新穎別致的結構。但是,也正由於它對“物”的需要比較少,所以它也就比電影、電視劇、戲劇等形式的藝術品傳播得更便捷,內容上更廣泛,接受上更直接,創作上更靈活。
劇本劇本,一劇之本。廣播劇能不能抓出精品,劇本是關鍵。黑龍江廣播劇之所以在評比中連續榮獲大獎,首先得益於劇本創作。他們廣播劇創作的題材比較廣闊,涵蓋面大,時間和空間都有著很大的佔有率。學習中筆者注意到:在眾多的廣播劇題材、體裁和樣式中,他們始終堅持以現實題材為主的方針。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著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在波瀾壯闊的社會大變革中,各階層、各民族、各種類型人的喜怒哀樂、成敗得失,都有極強的戲劇性,真實而藝術地反映人們的生活和現實。不僅是廣播事業的使命,也是人們的迫切願望。盡管由於新媒體的出現,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都通過手機和微信等方式去接受信息,但也恰恰由於手機和微信等信息的碎片化,促使著人們對身邊的故事和人物有了更新奇和更有力度的關注,就這個意義說,以現實題材為主,多反映時代的風貌,是符合現代化人的文化需求的。
廣播劇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它的生產水平是創新能力的直接體現。在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多元傳播時代,如何再展廣播劇的魅力,以廣播劇的精品生產帶動日常節目的創新,就成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由陝西廣播電視台申報的廣播劇《路魂》經過專家評選,已被陝西省委宣傳部確定為2015年度重大文化精品創作項目,這是一部描寫當代青年在實際工作中鍛鑄人生觀、價值觀的廣播劇。它以形象的方式,鮮活而充分地展現了年輕一代在基層工作的實踐中,如何正確地選擇人生,樹立信仰,並錘鍛核心價值觀的過程。在策劃生產這兩部廣播劇的過程中,我們立足媒介融合,試圖在題材選擇、表現手法、制作手段等方面實現突破,使廣播劇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的前提下,借鑒電視、電影等媒體的表現手法,實現思想性與藝術性的有機交融,從而給聽眾呈現出全新的感官體驗。
為了把這部廣播劇制作成為一部高端大氣的精品力作,我們經過反復探討和研究,決心對各項錄制工作精益求精﹔在總結以往錄制經驗的基礎上,採取現場實景同期聲的錄音方式,以使效果更加逼真,聽覺更加震撼,藝術更加完美。
三、廣播劇的人物塑造
廣播劇的劇本創作要解決兩個核心問題:塑造真實可信、個性鮮活的人物,具有明確的動作指向和性格識別度的人物對白。依據西方的戲劇理論的創作原則,通過確定人物的終極目標,明確人物的意圖和行為動機,提供人物明晰的動作線,在把握故事發展和節奏的同時,在對白中展示沖突鋪設懸念,展開情節推動劇情發展。行為邏輯和個性統一的人物是廣播劇的靈魂,人物的對白則是廣播劇的血肉[3]。
廣播劇是脫離畫面單靠聲音來表現的一種戲劇形式,它以人物對話和解說為基礎,充分運用音樂伴奏、音響效果來營造場景、加強氣氛,人物對話是推動劇情發展的主要手段。它是一門聽覺藝術,同時也是一門綜合藝術,怎樣通過音響,讓聽眾用耳朵來“看”廣播劇,應當說是一個難度很大的嘗試。它絕非某個單一部門能夠實現的。讓筆者倍感榮幸的是,在這樣一場更高質量的廣播劇的追求中,陝西廣播電視台無論在硬件還是在軟件上都給予了更多的投入與支持,為這部劇的創作打下了堅實基礎。在《路魂》的創作實踐中,也進一步拓寬視野和創作手段,綜合全台各方面的力量,借鑒了先進的影視錄音技術,努力實現音響的最佳效果。
首先,反復打磨劇本,做到基礎牢靠﹔其次,在藝術表演上挑選一批適合廣播劇的優秀演員﹔三是深入生活,就是讓演員和工作人員走出錄音棚,到基層去,到工人們中去,和他們同勞動,同生活,加深體驗和了解,使錄音從形式到內容上都更具生活質感﹔四是採取“現場實景同期聲”錄制方式。實景同期聲錄音方式在電影、電視劇中應用廣泛,但是對於廣播劇錄音,應該說還是一塊處女地。所謂實景同期聲廣播劇,指的是所有演員不再進入錄音棚裡錄音,而是根據劇情的需要在真實的場景中現場表演、同期錄音,比如鐵路工人工作時,場景中機器的轟鳴聲。故事情節發生在山裡、樹林中、廣場上、車廂內等不同場景時,真實表現人物在當下情境裡的聲音。這樣的創作,要求演員們不再是固定站在話筒前表演,而是帶有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在表演廣播劇。現場、實景、同期聲錄音可以真實地再現故事發生的地點和環境,以及人物之間的位置和距離,讓聽眾清晰的聽到各種劇情細節,一聽到聲音就能產生逼真的畫面感。
目前廣播劇《路魂》由陝西廣播電視台秦腔廣播、廣播劇團牽頭,正請有關專家研讀劇本,同時,正在著手遴選演員,尋找符合劇情要求的場景。總之,認真考察,提前籌備,我們將力爭實現生活和藝術的高度融合,人物和聲音的高度統一。最終實現技術為藝術服務,藝術向生活靠攏的目標。努力創作一部“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好劇。
參考文獻:
[1] 林長風.談廣播劇的創作技巧[J].中國廣播,2005(4).
[2] 顏振奮.提高廣播劇劇本創作水平[J].劇本,1991(5).
[3] 劉文宇.廣播劇劇本創作中的人物塑造[J].中國廣播,2011(7).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