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5期

協同學科交叉與融合 助推學術發展與繁榮

——訪四川師范大學影視與傳媒學院院長駱平教授

思  涵
2016年05月31日15:02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編者按:當今,傳媒在高科技技術的推動下取得了強勢發展,各行各業與互聯網的融合在廣度和深度上將進一步加強。在融合環境下,多學科交叉、融合是高校學科發展的必然趨勢。傳媒院校辦學應立足傳統人文基礎和廣闊社會視野,以市場為導向,才能實現學科融合后的高端價值體現。四川師范大學影視與傳媒學院是一所在新的傳媒環境下誕生的新型學院。為了適應融合的大環境,學院將學科的交叉、滲透、融合作為發展目標,在教研工作當中融入了更多的融媒思維,不僅在學科建設上進行交融、互動,而且還構建了多學科滲透人才培養的教育理念。學院成立以來,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以及教研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前不久,本刊記者採訪了本院院長駱平教授。感悟學科融合、體會人文魅力——讓我們一起走近駱院長,感受一個學者學術生命的成長!

駱平,女,現為四川師范大學影視與傳媒學院院長、教授,主要從事電影學研究,為戲劇與影視一級學科碩士點電影學方向碩士生導師,國家一級作家。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在人民文學出版社、作家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等出版長篇小說《銳舞派對》《藥道》《愛情有毒》等9部、長篇童話《老祖母的廚房》等3部、散文集1部、中短篇小說集1部,在《小說月報》《當代》等各類刊物發表《全職主婦的危機》《藍霜狐》等長、中、短篇小說及散文多篇。在《四川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當代文壇》《四川戲劇》等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創作電影劇本及電視連續劇劇本各1部。先后獲得冰心兒童圖書獎、四川文學獎、四川省精神文明“五個一”工程獎等各類獎項。

本刊記者(以下簡稱“記者”):駱院長,您好,歡迎來我刊訪談欄目做客!我們了解到,四川師范大學影視與傳媒學院的目標是媒體傳播與數字網絡技術相融合,不同學科之間又有交叉、滲透與融合,可否談談媒體傳播與數字網絡技術是如何進行融合的?學科的交叉、滲透與融合對貴院的學科建設有什麼促進?

駱平:您好,很高興和《今傳媒》的讀者交流!媒體傳播包括傳統媒體傳播和新媒體傳播兩種樣式,傳統媒體傳播是指報紙、廣播、電視、電影、雜志等非數字的媒體形態傳播﹔新媒體傳播是指以網絡數字技術為 核心的數字媒體傳播,即當下普遍稱謂的新媒體傳播。任何一種新技術的出現都是對舊有技術的補償,數字網絡技術的出現直接催生了新媒體傳播這種新型媒體傳播樣式,拓展和彌補了傳統媒體傳播的短板。當前,媒體傳播的生態是新媒體在探路,傳統媒體在向新媒體轉型,可見數字化是整個媒體傳播的趨勢和關鍵,那麼媒體傳播和數字網絡技術就不僅僅是融合關系,更多的是一種本體互涉關系。媒體傳播既有的學科知識和性狀的認識以及數字網絡技術開發運用是本院新媒體與網絡學科建設的方向。媒體傳播與數字網絡技術的融合方式主要是渠道的、內容的、技術的,深度融合的關鍵是思維觀念的共識:互動和體驗。

記者:受互聯網等新興媒介形態對新聞傳播行業巨大推動的影響,近幾年,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教學發展突飛猛進,而且越發被重視,貴院在此專業教學上有什麼創新及獨特的地方?

駱平:學院以媒體傳播與數字網絡技術融合為目標,堅持藝術與技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向,以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扎實的專業知識、過硬的實踐技能的高端復合型人才為育人方向。培養全媒體的新型人才是新媒體與網絡專業的培養目標,本院鑒於此,在課程上新增了幾門網絡技術應用方面的課程,請專業水平強的業界人士授課﹔聯系學生在新媒體傳播機構進行實習,增強校企合作,為學生搭建實踐操作和鍛煉的平台﹔建立新媒體專業微信公眾賬號,在這個平台上完成實踐教學環節的作業。另外還經常邀請新媒體業界人士給學生講座,傳達業界前沿動態等。

記者:您的人才培養理念是什麼?貴院在人才培養方面什麼創新舉措?人才培養目標是什麼?

駱平:人才是發展的根本,培養符合新時代的復合型人才是傳媒高校的責任。我們學院的人才培養,主要突出“三個定位”:

一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當代藝術發展愈來愈依賴於影像敘事和專業技能,愈來愈趨向於視聽綜合。學院依托我校文學與藝術學等優勢學科和網絡與新媒體、廣播電視編導、數字媒體藝術與技術等特色專業,旨在通過對影視傳媒專業實踐技能的系統訓練,培養通曉視聽語言、熟練掌握新媒體技術,能獨立從事視聽產品創意與制作的專業技術型優質人才。

二是復合型人才培養。學院旨在培養面向各類媒體及相關輻射產業的一線從業人員,在培養學生掌握專業技術技能的同時,兼具哲學、文學、美學、傳播學、外語等相關學科的良好綜合素質,引導學生具有正確、高尚、前瞻的藝術思考觀念,在數字化、網絡化、移動互聯的時代中造就能適應行業發展和技術進步要求的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

三是創新型人才培養。隨著數字傳播手段和新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戲劇影視及新媒體藝術表現出巨大創造潛力,多維度立體化的新媒體環境成為傳播影視文化的重要平台與全新渠道,不僅改變了受眾的文化消費習慣,更推動著多元文化向前發展。為此,學院深入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文化修養和創新能力,同時推進視聽新媒體等相關領域前沿性、開拓性課題的開展。

我們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扎實的專業知識以及過硬的實踐技能的高端復合型人才。

記者:新媒體時代,懂業務、精技術、會管理、善營銷是新時代傳媒人才的標准,這是一種比較理想的人才觀,依您看,這樣的人才觀能實現嗎?

駱平:隨著媒介融合與信息傳播的深入發展,我國影視產業在改革驅動、技術推動、需求拉動的多重合力作用下,積聚了巨大的發展動能與潛力,產業升級與結構調整步入了“新視聽與全媒體”時代,對相關人才培養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挑戰。目前,我國影視與傳媒的高層次人才培養面臨著“錯位、狹窄、趨同”的嚴峻問題。為適應視聽產業發展的新形勢和解決人才培養的現實困境,學院以“影視制作和新媒體研究”為學院特色,以“跨界教育、定制人才”為辦學思路,以培養新媒體時代視聽產業創意、制作與運營的應用復合型和理論研究型的創新人才為目標,加快打造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以互聯網新媒體為引領、以增強全視聽立體傳播能力為導向的跨傳播媒介、跨行業領域、跨專業學科的高等教育平台。懂業務、精技術、會管理、善營銷是新時代傳媒人才的標准應該成為我們培養人才的標准,並且我們也正在為之努力著。

對於人才培養,我們學院強調四個定制:

重實踐強理論的工作坊培養模式,定制影視制作與新媒體研究的高級人才。

學院實行影視制作與新媒體研究的高級人才“工作坊”培養模式,是通過創作基地、實驗室和具體科研項目的帶動,在導師組和專業教師的指導下,提高學生的專業動手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

跨學界與業界的校企合作培養模式,定制與市場需求無縫對接的應用型人才跨專業、跨學科的交叉復合式培養方案,定制高度契合全視聽產業鏈的復合型人才。

跨院校聯合培養與跨國境學術交流,定制具有國際化視野一專多能的創新型人才。

記者:您作為國家一級作家,在文學方面造詣頗深,而文學與傳媒有著天然不可分割的聯系,您認為這種聯系是什麼呢?兩者之間有什麼相互影響和作用?

駱平:我們來看當代傳媒的現狀與發展,在任何傳媒領域,可以說都離不開文學的參與。同時,傳媒也影響著文學。文學已由紙質時代走入信息時代,現代傳媒技術的出現,促使傳媒和文學產生雙重變奏,傳媒對於文學不僅是外在的物質傳輸渠道,還是文學本身的重要構成維度,使文學與傳媒組合成一個多維立體傳媒系統。現代各種傳播媒介和傳播手段一方面在影響著它們傳播的文化產品(包括文學作品),另一方面又使得文學作品在更大的范圍內得以傳播、產生影響。傳播使得文學的形式、小說的敘事內容和敘事方式都產生了較大的變化。

記者:您是如何巧妙地把文學與傳媒進行“聯姻”並開展教研工作的?

駱平:我們對新媒體進行研究,以科研促進教學。學院與新媒體研究相關的網絡與新媒體、數字媒體藝術與技術等專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青年教師和學術骨干,主持了《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國傳媒發展對策研究》《中國網絡電視批評研究》《新媒體視域下的宗教傳播及其法治化研究》《新形勢下提升輿論引導力對策研究》重大招標項目子課題等多項與新媒體研究緊密相關的國家社科基金,以及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學院以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教育部、文化部項目為依托,成立科研團隊和專業興趣小組,致力於探索和解釋新媒體與網絡傳播的新趨勢、新現象和新問題,延伸和構建全新的理論及應用體系。

鑒於目前國內新媒體研究領域的學者所翻譯的相關外文論著以及相關新理論數量少且更新慢的現狀,學院正在積極組織專業教師編寫專門教材,並且根據生源專業情況和媒體形態變化形勢,進行教材的及時更新和調整。

至於文學與傳媒的聯姻,我認為,不管哪種傳媒形式,它的始、終端都離不開文學的參與。正如加拿大傳播學者麥克盧漢所言:“媒介改變了整個世界,媒介改變了一切。無論在文明發展史上還是在文學發展史上,媒介的產生和媒介技術的不斷革新都是功不可沒的。”廣播、電影、電視等視覺藝術的出現,曾一度沖擊著文學的傳播作用,但其實反而使文學更加活躍在其它藝術之中。與其它藝術形式聯姻,才能更加體現文學的永恆魅力,眾所周知,小到廣告的配詞,大到電影、電視劇改編的劇本,這些都需要由文學來完成。由此可見,文學已經滲透於一切傳媒藝術之中。當今各種傳媒類為擴大其表現力,正在突破原有的界限,互相借鑒和吸取,形成了一種超媒介的趨勢。比如,文學可以與電視廣告聯姻,與影視藝術聯姻,這些都是可以進行思考研究的。

(責編:王妍(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