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網絡劇“把關人”前期劇作策劃的幾點核心
摘 要:網絡劇作為近年來中國“網生代”語境下生發出的一種劇,從最初的短視頻笑話到短劇再到日益追求品質的平台自制劇,其流變過程中備受關注。而網絡劇與傳統劇作形式在前期策劃編劇階段存在自己的特征,本文筆者深入參與調查喜劇網絡劇生產過程,在前期策劃編劇階段的生產核心要素的基點上,總結提出作為一名喜劇網絡劇“把關人”在前期內容生產上應該把握的幾點核心。
關鍵詞:網絡劇﹔喜劇﹔“把關人”職能﹔大眾文化解構
一、引 言
伴隨著網絡媒介形式的應用,最早的網絡劇產生於2000,嚴格的界定其屬於一種短視頻笑話,因其依托網絡媒介形態故成為網絡劇雛形形成期。2009年后網絡劇呈現網絡平台自制“門戶劇”的態勢,其規模品質都有明顯提升。然而網絡劇研究在10年間受到學界的持續關注,但是研究領域有從傳播學、影視劇作、網絡劇形成緣由、成功動因、案例研究等方面切入,重在綜述網絡劇現狀分析其傳播價值和敘事風格等,可以說,該領域的研究仍然處於一個不斷發掘和漸漸深入的階段。然而利用質化研究手段,深入到網絡劇生產過程本身中去的研究“把關人”的卻是少之又少。
對網絡劇最早的研究開始於1999年上海戲劇學院錢鈺的《“網劇”網絡與戲劇的聯合》,文中對網絡劇的界定是“通過互聯網傳送,由網上計算機接收,實時、互動地進行戲劇演出的新的戲劇形式。”筆者認為網絡劇是指:“以互聯網為傳播媒介,呈現完整戲劇結構,精准受眾的一種戲劇形式。具有篇幅短、話題性強、時效性強、精准受眾投放、生產靈活、內容體解構大眾文化等特征。”
毋庸置疑,網絡媒體、自媒體的相繼出現顛覆了傳統影視行業“我做你看”的產生模式,“長劇情大情節”的劇作方式,電視台、影院的播送平台,力求覆蓋受眾面廣等。然而在網絡劇發展過程中也出現過度簡單化、碎片化(若把碎片化發展為一種影視風格便是很好的嘗試)低俗化、制作粗糙、價值觀念偏差等問題,反映出發展初期市場不規范不完善。而當前網絡劇自制的發展模式下,其在制作品質、內容生產上等有所轉變,具有十足的“網感”,注重塑造生活實感、解構大眾文化、從草根角度看草根的鮮活視角。同時網絡劇代表了當今中國影視的新氣象,在吸收美劇、韓劇、日本漫畫的基礎上結合中國視頻文化、社會熱點、現實困境,使得網絡劇直接“站在生活中看生活”的姿態,引起受眾的共鳴。
“把關人”(gatekeeper)最早是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傳播學四大奠基人之一庫爾特•盧因(1947年)在《群體生活的渠道》中提出的。盧因認為,在研究群體傳播時,信息的流動是在一些含有“門區”的渠道裡進行的,在這些渠道中存在著一些“把關人”,隻有符合群體規范或把關人價值標准的信息才能進入傳播渠道。而在網絡劇策劃階段也存在“把關人”的形象,與其他戲劇形式如電視劇策劃人的工作角色類似,但卻在具體工作中存在一定差距,下文主要以筆者對網絡劇喜劇“把關人”在前期策劃的研究,總結出把關人該把握的幾點核心。
二、“把關人”需把握的核心幾點
1.類型、題材。與各大戲劇類型一樣,一部制作優良內容出彩的網絡劇在前期策劃階段首先需要確定的是這部劇的題材、類型、定位、形式風格。劇本開發階段這些核心點對此后整個項目有些至關重要的導向作用。假如選擇快遞員為主題的網絡劇,題材便是取自快遞員生活的框架、類型在該題材的框架之下可以是生活劇、情景劇、荒誕派、喜劇等。定位主要訴諸於該劇的受眾問題,受眾往往決定了在前期項目融資時期的取向。例如一個以都市白領青年為受眾的愛情情景喜劇,這樣的題材類型定位取向必然會帶來一個結果,就是前期讓廣告公司代理項目植入廣告商、風投或者本項目制片人直接洽談植入廣告商時都可以向一些時尚品牌滲透,如汽車、手表、手機、服裝等。
喜劇類網絡劇在策劃階段的第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就是確定題材與類型,題材和類型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題材即它所反映生活的角度,是從生活中萃取的故事(《屌絲男士》中的大部分劇情),還是神話玄幻故事中而來的故事?(《萬萬沒想到》中白蛇、宙斯、小龍女和楊過等大眾文化中的神話文藝形象作為其解構的題材。)﹔類型是藝術加工時所需採取的手段。把關人在這一問題上在與制片人、編劇充分溝通的基礎之上,要有敏銳的市場觀察能力和專業的判斷標准,即時篩選出適當的題材、類型和定位,為項目前景打好基礎。
2.營造場感,把握節奏。“場感”和節奏是把關人對編劇劇作成品的重要指標,網絡劇劇本、表現形式與電視劇劇本、表現形式不同,網劇往往節奏快、笑料密集。傳統編劇很難適應這一點,容易故事拖沓,劇情水分大。同時在編劇行業中往往出現劇本沒有“場景感”“鏡頭感”的問題,“場感”即劇作,令閱讀者有“在場感”,場景、人物狀態鮮活的情況,如果編劇塑造出優秀的“場感”,把關人能更快、更精准的發現劇作問題所在,同時有利於導演的二度創作。
3.反向敘事、笑料設置。喜劇創作思維與正劇、悲劇不同往往具有“反向敘事”的特征,台詞“正話反說”、“故意說過錯話”、“自說自話”、“說漏嘴”、“諧音”等技巧,劇情“意外反轉”、“打拉式前進”,“挖掘生活典型素材”觀眾以為是這樣的其實是這樣的,與觀眾“捉迷藏”。人物的形象的“夸張比對”、“典型性”等都是反向敘事和笑料設置的關鍵技巧。但目前大多數喜劇劇本存在“劇情太順”、“台詞平淡”、“創意老套”等問題。把關人在編劇劇作最容易犯的錯誤上一定要具備一定的專業標准去評判劇作是否合格。
4.大眾文化的解構運用。網絡劇實時性,對社會熱點有天然的關注,素材很多取自大眾文化領域,如《萬萬沒想到》中把“吊注孤”這一網絡用語的由來事件做成其中一集的故事。所以作為網劇的“網感”從何而來就是對大眾文化領域問題的關注,把關人應該密切關注並提醒編劇。
5.平台特征和受眾調查。各大門戶視頻平台有自己的定位,做出符合門戶風格的網劇是至關重要的一點,直接決定著網劇發行和推廣前景,把關人應合理把握精准定位。受眾也是重中之重,網劇作為“站在生活中看生活”的姿態更應該關注受眾問題。(筆者帶兩份不同風格的網劇劇本針對95后做調查,調查顯示95后總體更喜歡簡單溫暖的劇情,而他們也意識到作為網絡劇懸疑和搞笑是更加能夠切中要害,同時95后深受到動漫、玄幻小說、游戲的影響,也是該群體的特征。)因此在劇作方面要考慮到一些因素加入其中,注意情節的游戲感,過關斬將的設置問題。
6.核心價值觀的介入問題、市場流變的關注。任何劇集的核心點都是價值觀的植入,而成敗又依賴於對市場流變的把握是否到位?當前中國影視劇在價值觀上存在不少問題,很大原因在於“把關人”職能的喪失,一些影視投資以市場為基准點忽視內容體作為一個大眾文化媒介所應該擔負的社會責任和造成的社會影響。市場和正能量的價值觀並不沖突,“把關人”應當尋找其切合點,並發揮把關人的職能,使得網絡劇產品成為經得起市場、受眾、社會檢驗的好作品,這也是“把關人”形象的理想塑造。
三、總 結
中國網絡劇目前繁華局面的同時,也造成一些亂象如《太子妃升職記》被迫下線,現象背后的本質,是網絡劇“把關人”職能的喪失,隻有“把關人”形象的規范塑造和職能的發揮才能夠給觀眾帶來滿意的戲劇作品,產生積極的社會影響。因此,本文在深入田野調查快遞題材網絡劇前期策劃的基礎上探討並提出“把關人”需把握的核心。
參考文獻:
[1] 戴錦華.電影批判[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 李凌凌.網絡傳播理論與事務[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4.
[3] 王春英.大眾文化語境下網絡劇的傳播學分析[D].暨南大學,2012.
[4] 周芳.國內視頻網站自制劇的問題與反思[J].今傳媒,2013(4).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