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5期

新疆電視台對外傳播中的國家形象塑造

——以《走遍中國》為例

聶  丹 周  麗
2016年06月01日15:19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對外傳播是塑造我國國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通過對外傳播,有效地打造一個良好的國家形象,是我國國家軟實力建設的重要目標之一。本文圍繞構成國家形象的要素,通過歷史形象、經濟形象、文化形象這三個維度,分析新疆電視台在吉爾吉斯斯坦播出的紀錄片《走遍中國》對我國國家形象的塑造。

關鍵詞:對外傳播﹔國家形象﹔《走遍中國》

隨著我國國際競爭力的不斷增強,我國的國家形象也日益受到矚目。如何樹立一個良好的中國形象,成為我國在對外傳播中的重要任務。

為在中亞國家塑造良好的中國形象,我國國家廣電總局為新疆撥1600萬元專款實行對中亞的廣播電視傳播,由新疆電視台外宣中心負責。其中專門針對吉爾吉斯斯坦制作節目《今日中國》,節目制作費300萬元。《走遍中國》是《今日中國》的一個子欄目,《走遍中國》欄目每天一部紀錄片,播出時間為15分鐘,內容為中央電視台《走遍中國》《中華民族》《講述》以及《搜尋天下》等欄目節目的翻譯。

本文選取《走遍中國》2005∼2014年之間的315部樣本進行研究。該樣本來源於新疆電視台外宣中心,由筆者進行抽樣分析。但因外宣中心的資料丟失,所以抽樣范圍不包括2011∼2013年。本文研究的樣本抽取方法為:在每一年播出的所有節目中,每隔7天抽取一部紀錄片進行分析。按照樣本抽取的規范要求,7年時間抽取樣本數315部,平均每年45部。通過對重點選題的統計和分析,探討《走遍中國》與國家形象塑造之間的關系。

一、對外傳播與國家形象的關系

1.國家形象的內涵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政府與諸多學者對國家形象的研究越來越重視。但是,到目前為止,要對“國家形象”下一個准確的定義卻並非易事。劉小燕認為,國家形象是“國家的客觀狀態在公眾輿論中的投影,也就是社會公眾對國家的印象、看法、態度、評價的綜合反映,是公眾對國家所具有的情感和意志的總和”[1]。管文虎在《國家形象論》一書中提出,國家形象是“國家的外部公眾和內部公眾對國家本身、國家行為、國家的各項活動及成果所給予的總的評價和認定,是國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表現和象征,是綜合國力的集中體現,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無形資產。[2]”因本文涉及到包括文化、歷史、經濟的國家形象因素,故在本文中採用第二種關於國家形象的定義。

2.對外傳播建構國家形象

塑造國家形象的途徑之一是“重視信息的生產和傳播管理,即通過大眾傳播來影響或改變主體公眾的觀念”[3]。也就是說,對外傳播是塑造國家形象的有效手段之一。對外傳播是建構並影響國家形象的一個重要變量,建構國家形象的最初原因應是維護本國形象,提高我國在國際中的美譽度,進而提升我國在對外傳播以及國際上的地位。

這方面,西方國家就很善於用紀錄片來宣傳自己國家的形象。比如,“美國紀錄片善於把握國際主流人群對於時事焦點的視角,恰當運用多元文化價值的取向,在復雜的國際關系和快速變化的矛盾中尋找最本質的利益訴求,甚至運用“丟車保帥”的方式維護國家權威形象。[4]”而在當前,高速發展的中國除了贏得世界的贊許之外,更多的是來自西方各國的強烈質疑。因此,我國可以效仿美國及西方各國,利用對外傳播來宣傳和維護自己國家的形象。

二、《走遍中國》塑造的國家形象

根據國家形象構成的要素,筆者對315部節目樣本分別從文化、歷史、經濟等三個方面分析《走遍中國》塑造的國家形象。

1.文化形象

筆者將文化分為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來對其進行文化形象塑造的分析。各文化指示報道量如表1所示:

從表1中可以看出,每年的節目播出內容基本都以物態文化為主,即大部分內容是介紹我國的風土人情與自然景觀,平均佔比為58%,這說明物態文化是《走遍中國》主要內容。在物態文化中又以介紹中國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主,佔比分別為34%和29%,兩項合計佔到了物態文化的一半以上。

其中,對自然景觀的介紹是以文化與地理的方式展現的,在關注自然生態中捕捉滄桑變幻,展示中國大地的獨特魅力。如《美麗的巴州》《今日西藏》《共有家園麋鹿》《森林之歌系列》《走進喜馬拉雅—神山聖湖》《濰坊—藏寶花園》《神奇架—神奇九湖》等,自然風光包含著歷史和文化信息、人文故事、建筑特色、民俗民風等復雜的元素,具有強烈的地域特點,滲透著當地文化歷史,兼有紀實性、欣賞性和知識性。

同樣,在人文景觀中,又是在人文信息中穿插著自然風光、建筑特色、民俗民風等。比如:《孔廟》《河之南一:韶光遺址》《別樣大別山》《嘉峪關》等,景觀只是一個載體,而文化是它的靈魂,以此來展現與眾不同的自然、人文景觀和地域風採。

《走遍中國》把對國家文化形象的塑造重點放在了介紹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上。這是因為:對外傳播是跨文化傳播,由於各國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與歷史傳統,以及政治體制的不同,在紀錄片中如果多以政治、經濟類的題材為主的話,很難引起外國受眾在情感上的共鳴。要想通過我國對外傳播的紀錄片而使外國受眾理解本片所蘊含的含義,對大自然以及百姓生活方式的呈現是最佳的選擇。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走遍中國》所塑造的中國文化形象是:尊重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價值觀。這與我國一直倡導的生態型國家吻合,並且生態型國家這一概念是國際認可的價值標准,所以說《走遍中國》在文化形象的塑造上很好地實現了文化功能,提高了我國文化吸引力。

2.歷史形象

歷史文化遺產也是塑造國家形象的基本要素之一。民間與世風是中國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體現,在行為文化中兩項相佔行為文化的55%,所佔比重較大。

對民間行為和世風行為的介紹,是中國人自己都很少了解的一些具有很強地域特色的內容。比如《蕩樓人》是講流傳於中國陝西省韓城市的一種民間社火活動“蕩神樓”,它以其威武氣派的陣容和獨具魅力的藝術形式被稱為社火之王。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傳統藝術面臨無人繼承的困境,神龍藝術重新崛起和興盛的重擔落在了新一代的蕩樓人身上。

《黑山岩畫之謎》受到吉爾吉斯斯坦觀眾的關注,他們認為那些中國河西走廊的岩畫跟吉爾吉斯斯坦的岩畫極為相似,借鑒研究可以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比什凱克市的哈斯木別克夫•居麻巴義•奧裡扎裡維奇一家來信說:“眾所周知,中國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為人類留下了眾多寶貴的精神財富,因此,我們非常想了解這方面的情況。特別是在中國的文化發展進程中,文化名人、藝術大師層出不窮,有些名人大師的創作之路以及他們創作的作品格外吸引人,你們節目中所反映的這些內容使人在藝術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走遍中國》展示了中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精神與物質文明成果,是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綿延長久的表征。“從國家形象塑造的角度來看,隻有用世界的眼光、歷史的眼光和發展的眼光,深刻認識歷史遺產的價值,才能通過保護和傳承,把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資源轉化為國家的軟實力和影響力。[5]”

3.經濟形象

在制度文化中,經濟佔比平均為58%,佔比呈逐年上升趨勢,由2005年的50%,上升為2010年的89%,這說明經濟制度改革與建設依然是中國現代化發展中心。

經濟方面的介紹多是以人物的生活和經歷或地區變化展示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社會經濟制度發生的變化。比如《坐標—漢正街》《沙漠裡的養魚人家》《在義烏的外國人》《哈薩克牧魚人》《中國故事•郭鳳蓮》等紀錄片。

中國普通人的致富故事,有很強的借鑒性。吉國觀眾對致富經驗和商業信息非常感興趣,經常來信、來電咨詢相關內容。吉爾吉斯科學院院士阿斯卡爾•喀凱也夫來信說:“反映中國人民的勤勞朴實的為國家創造財富的奮斗精神對吉國人民來說非常重要,吉爾吉斯斯坦剛踏入市場經濟的關鍵時期,我認為中國人民的這種成功作法值得借鑒,並這樣做一定會有很好的結果,我對此深信不疑。”

在經濟形象的塑造中,我們看到了與時俱進的現代中國,弘揚了中國人民勤勞朴實的奮斗精神和中國普通百姓的創造精神。塑造並推廣了一個改革開放后,短短幾十年內經濟發生天翻地覆變化的中國經濟形象。

三、結 語

因為《走遍中國》是紀錄片,所以在塑造國家形象時,缺少對國家形象標識、政治形象、企業形象、城市形象、國民素質等其他形象的塑造。但是其展現的中國視角,對提高中國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

《走遍中國》是對中國歷史與現代的記錄,是時代的見証。“但紀錄片並非是對現實、時代、歷史的簡單呈現,它將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生動的影像相結合,融知識性和藝術性於一體,具有傳承文化、促進溝通的重要作用。加強紀錄片的國際傳播是中國文化贏得世界認同的重要方式。”是“打破意識形態和文化觀念的壁壘,讓世界范圍內的人了解並理解中國的過去和今天,從而達成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提高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認知度,最終,提升中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提升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話語權’。[4]”

參考文獻:

[1] 劉小燕.關於傳媒塑造國家形象的思考[J].國際新聞界,2002(2).

[2] 管文虎.國家形象論[M].成都: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2000.

[3] 劉麗.德國對外傳播中的國家形象塑造——以對外雜志《德國》為例[J].德國研究,2011(1).

[4] 劉淵.中國紀錄片的國際傳播策略探析[J].中國電視,2014(5).

[5] 范紅.國家形象的多維塑造與傳播策略[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2). 

(責編:王妍(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