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支付寶兒童節"彩蛋"引爭議 名字變"寶寶"您樂意嗎

2016年06月02日07:44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用戶名變“寶寶” 您樂意嗎?

  昨天是兒童節,許多人打開支付寶后發現,自己的昵稱后面被加了“寶寶”二字,引發網友熱議。有人直呼“洞穿我心,萌翻了。”也有網友表示,“說改就改,還不准我改回來。”不管您樂不樂意,商家要改就改,用戶無可選擇,如今的社交互聯網產品,“人性化”總是一塊短板。法律專家更表示,互聯網服務平台強制修改用戶昵稱或涉嫌侵權。

  據支付寶相關工作人員透露,在六一兒童節前一天,團隊萌生了給“大朋友”過節的想法,所有設置了支付寶昵稱的用戶,在兒童節當天,其昵稱會自動加上一個“寶寶”后綴。

  一時間,不少朋友圈裡吵著要過節吃糖的大齡青年們拍手稱快:“終於可以理直氣壯要禮物了,今天我還是寶寶!”但也有網友出現了極強的“不適應症”。“一開始我還以為自己支付寶被盜了!能不能先預告一下?”

  隨后,不少網友想要去掉寶寶昵稱后綴,但親身實踐后發現,在修改昵稱的過程中,支付寶會彈出提示:“6.1至6.5期間,由於部分服務器升級,暫時無法修改頭像/昵稱,敬請諒解”。

  對此,支付寶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解釋稱,該策劃本來是想六一兒童節給大朋友帶來點兒歡樂,當時計劃的只是六一當天,用戶昵稱自帶寶寶后綴,碰巧趕上服務器升級,導致無法修改頭像昵稱,給用戶帶來了不便。

  昨天18點20分,記者發現支付寶昵稱的寶寶后綴消失了,隨后支付寶工作人員也跟記者確認,后台已去掉了寶寶后綴昵稱。

  面對特殊的節日,平台對用戶昵稱做了特殊的修改處理,那麼,這是否合理合規合法呢?

  對此,知名互聯網律師、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中心特約研究員趙佔領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支付寶作為一家互聯網服務平台,是沒有權力強制用戶修改用戶名和昵稱的,除非用戶昵稱涉嫌違法。”

  據趙佔領介紹,用戶一旦選擇了某家互聯網平台的網絡服務,就自動成為了該平台的消費者,根據我國現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擁有自主選擇權,這其中就包括,用戶自己選用用戶名昵稱,同時,未經用戶允許,網絡服務平台不得強行對其進行修改。

  更有網友表示,“不經用戶許可,擅自修改資料,自以為是地試圖干涉用戶選擇,不是第一次了。”一些業內人士也認為,互聯網社交產品,應該更多關注用戶的參與感,用戶需要被尊重,“產品特點需要人性化,但一些企業很少從這個層面思考問題。”(范曉)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