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翻譯官"劇情角色遭吐槽 打著職場劇的幌子談戀愛

2016年06月06日07:39 | 來源:京華時報
小字號

由楊冪、黃軒主演的職場劇《親愛的翻譯官》正在湖南衛視熱播,首播以來收視連連破2,成為湖南衛視今年的大熱劇。在高收視下,觀眾對行業劇的挑剔也更顯而易見。從角色到劇情,《親愛的翻譯官》引來眾多吐槽。業內人士指出,在翻譯圈裡,是沒有“翻譯官”這個稱謂的,需要頭銜的時候都是寫“譯員”。尤其本劇是行業劇定位,最終被拍成了霸道總裁和傻白甜的愛情劇,引來板磚滿天飛。

霸道總裁、傻白甜打著職場劇的幌子談戀愛

《親愛的翻譯官》改編自繆娟的熱門網絡小說《翻譯官》,講述了法語系碩士喬菲在翻譯天才程家陽的指導下成長為高級翻譯,兩人也從歡喜冤家變成親密愛人的故事。在宣傳中,《親愛的翻譯官》打著國內首部講述翻譯界生態的電視劇旗號,但劇情更像是打著職場的旗號談戀愛,號稱翻譯天才的黃軒更像高冷毒舌的霸道總裁,號稱學霸的楊冪似乎更像迷迷糊糊的傻白甜。

業內人士評價:一個霸道成了狂躁症的男主﹔一個行走江湖每一步都犯蠢的女主﹔兩個人的共同特點是都不干正經事兒,卻高呼我特別熱愛翻譯事業。更有評論稱,“男主角是霸道總裁不高興,女主角是乖乖小白兔沒頭腦。”

主創回應:

黃軒大方回應稱,“我也這麼覺得,好像基本是打著職場劇的幌子談戀愛吧。”黃軒覺得這樣並沒有什麼不好。

制片人高琛也回應,“這是個行業劇,但不是行業紀錄片。行業的本身和情感是兩條並行線。我們想通過這個戲讓觀眾看到翻譯官的生活狀態。這不矛盾,而是並行的狀態。”

溫潤公子用咆哮演繹嚴厲感

對於繼《羋月傳》“歇公子”之后所接的第一部時裝劇,《親愛的翻譯官》裡黃軒跳脫了“國民初戀”的暖萌路線,化身雅痞翻譯官,在劇中演繹一個霸道高冷、金句頻出且神轉折不斷、深情認真逗比混搭的高翻院學神。由於程家陽對待翻譯事業的苛刻程度超乎想象,所以程家陽成為了學生們口中的“程人魔”,用時下最流行的話來總結就是“你不笑是你的保護色”。劇中,程家陽是一個表面冷漠毒舌、內在細膩溫暖之人,對楊冪飾演的喬菲十分苛刻,遲到三分鐘就以零分處理,更是頻頻曝出“在翻譯現場,別來這些虛的,我要的是真才實學”“高翻院不需要一群豬的隊友在一起抱團取暖,我要的是精英部隊”等一系列反雞湯語錄,經常讓人驚倒。而當實習生以濃妝艷抹的打扮出現時,黃軒飾演的程家陽絲毫沒有憐香惜玉,反而痛斥其“不懂得翻譯最基本的禮儀”。

網友調侃:因過於毒舌冷酷,有網友給黃軒取名為“咆哮軒”。更有網友調侃,“黃軒就是新一代咆哮帝啊”。

主創回應:

面對爭議,黃軒表示前后角色有很大反差,前期會更加激烈一些,“很多詞都是往咆哮的感覺去寫的,畢竟是程人魔嘛”。黃軒說原著他看過,“原著的這種人物關系和人物設定和他們的行為我覺得會更激烈一些。”黃軒更自黑道:“其實我覺得挺過癮的,生活中沒有什麼機會讓你這麼咆哮。”

制片人高琛認為,黃軒演的是個老師的角色,要體現老師的嚴厲感,“黃軒是個比較內斂、溫和的人。我們希望他在一些場面有外化的表現,能體現老師的嚴厲感,要不然怎麼叫程人魔呢。”

去德語區學法語是鬧哪樣

《親愛的翻譯官》一開頭,大二的喬菲前往蘇黎世大學做交換生,令不少法語專業學生感慨不靠譜。

學生質疑:第一,作為一個法語生,大二還什麼專業能力都不太行呢,就被送出去交換,本科學校略微有點草率。第二,一個學法語的優秀高材生,放著那麼多法語區不去,偏偏要去講德語的蘇黎世留學,而且日常遇到的外國人還都講法語。

主創回應:

對選擇在瑞士蘇黎世拍攝講法語的故事,制片人高琛坦言經歷了一個爭論的過程。“我們受到了瑞士旅游局,以及瑞士駐華大使的盛情邀請。我們也糾結了很長時間,選擇瑞士,是因為在拍攝、制作上的空間和條件都很好。我們出於制作的考慮,希望讓大家看到更完美的場景展現,和環境的展現,最終選擇在瑞士拍。”

法語口型對不上波浪卷夸張

在《親愛的翻譯官》中,楊冪飾演的喬菲是法語專業的學霸。開播前,劇方曾以“楊冪講法語”作為賣點進行宣傳。但劇中楊冪卻被不少人吐槽“法語部分對不上口型”。而有關該劇的著裝與發型也被專業人士詬病。燙著大波浪卷發,身穿短裙,腳踩超高跟鞋出現的喬菲,被認為極不合時宜。事實上,業內的女譯員一般是留著中規中矩的齊耳短發,鞋子一般都是黑色的低跟皮鞋。劇中,喬菲稱自己的偶像是外交部的高級翻譯張璐。

網友調侃:從著裝上,就暴露出喬菲一定不認識張璐。

主創回應:

對爭議,楊冪為自己叫屈,稱為了法語下了不少功夫。“我看了很多女性翻譯的資料和她們翻譯時的表現,會參考,包括走路的姿勢、舉手投足的動作、著裝等。但也不能完全模仿。她們都是獨當一面的翻譯,而喬菲算是還在成長中吧。”

對這些細節上的吐槽,制片人高琛坦言都有看到,“我們有一個小組,專門來收集、整理這些,無論正面負面,對我們來說都是經驗,都需要總結和完善。”高琛表示,制片方對這部戲還是很用心的,比如請了教授普及翻譯這個行業的知識,去同傳現場感受。“我們聽了一個完整的同傳的會議,做了很多准備,包括培訓了外事的禮儀等。但一個作品出來,肯定是有遺憾的,多元化的社會裡,觀眾的口味也是多元化的,大家的視角不同,觀點不同,有喜歡的,一定有不喜歡的,正面的、負面的意見我們都會完整地記錄下來,在以后改進。”

■鏈接·多少bug數數看

瞄了一個准兒打著個翻譯官

1.網友稱,“翻譯官”這種說法,業內根本不存在。真實世界裡需要頭銜的時候都是寫“譯員”。正式場合的名牌上,寫的也是“譯員”或者“翻譯”。業內人士還指出,在翻譯圈裡,是沒有“翻譯官”這個稱謂的。

2.高材生喬菲的簡歷簡直不能忍。証件照不是要露出耳朵嘛,還能發自拍,靠頭發修臉型?地址裡的閔行區寫成了閩行區,錯別字不能忍。自我簡介行文狗屁不通不說,標點符號頓號逗號還亂用。就這破簡歷誰看見都得扔垃圾桶,還想考高翻院?

3.蘇黎世大學不是野雞大學,考核學生的成績,不通過考試、面試,僅僅憑程家陽基於喬菲在校外私人場合的表現,連調查都沒有,就能扣掉一半學分?這麼牛!

4.上外法語系研究生畢業,已經進了高翻院實習的高材生,至於和大一新生一樣去酒吧端盤子嗎?哪怕筆譯活接一點兒呢,時薪又高又和專業有關。

5.在翻譯界,同聲傳譯是考驗一個翻譯功力的試金石。《親愛的翻譯官》中,喬菲做同傳練習的情節,被不少人批評“太不真實”。有觀眾指出:“喬菲手上沒有筆,面前沒有材料,還閉著眼睛,這是在做口譯還是電台節目?”(記者許青紅)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