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人轉型涉足網絡綜藝 汪涵何炅戰績如何?

從早前爭搶購買電視台的王牌綜藝,到如今各大視頻網站自制綜藝的蓬勃興起,“網綜”在今年儼然已有佔據半壁江山之意。相應的,那些曾經叱咤風雲的電視王牌綜藝相繼陷入陣容更替、收視下滑、創新乏力等困境中,這就不得不讓傳統電視人向新興的網綜方向四顧張望起來。起先,是一批電視台內的制作團隊和幕后人員向視頻網站跳槽轉型,今年以來,那些王牌主持人也坐不住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汪涵和何炅。
汪涵與何炅長期以來被稱為湖南廣電門口的兩尊鎮台“石獅子”,兩人領銜的《天天向上》和《快樂大本營》也是湖南台長久不衰的綜藝品牌,多年來也形成了兩人獨特的主持風格和個人魅力。汪涵此前幾乎從未在湖南台之外的平台擔任常設主持,但隨著開年以來《天天向上》先后遭遇主持陣容大換血、制片人更迭、播出時段移出黃金檔等巨變,汪涵不得不另辟蹊徑,尋求網絡平台拓展新的節目。因此當優酷上線的《火星情報局》以“汪涵首檔網綜”的宣傳造勢時,確實勾起了不少人的好奇與興趣。
《火星情報局》與其說是一檔辯論節目,不如說是注重形式感的冷知識大百科。節目借鑒了英國議會辯論的現場效果,明星嘉賓負責提出議案,匯報有趣的新發現,現場觀眾則通過拍桌子來對議案進行表決。提案的內容多是隱藏在日常生活中不易被人發現的“冷知識”,故而使得節目的話題比較接地氣,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嘉賓之間偶爾碰撞的火花也讓節目“笑果”不凡。
然而《火星情報局》的問題在於陷入了精致的形式主義之中,節目中嘉賓們在提案時,常常伴隨著形式感十足的歌唱、舞蹈以及相互之間的調侃打諢,嘉賓們極盡夸張的表演,屏幕上也密集出現后期制作的“花字”和貼圖,但在豐富的表現力之下,其話題內容卻常常是干癟乃至尷尬。如果說《奇葩說》吸引人的是辯論交鋒中的即興發揮與思維碰撞的話,同為辯論類節目的《火星情報局》則少有觀點的碰撞,嘉賓提出現象后,現場總是一片附和之聲,深刻的討論總被插科打諢所掩蓋,觀眾或許會為其形式感而短暫停留,但難以成為恆定的粉絲。網綜吸引人一期期追下去的法寶,依舊是充實的內容。
此外,我個人並不喜歡汪涵從《天天向上》照搬而來的“大哥帶小弟”的節目氛圍,在《火星情報局》中汪涵依舊以“大哥”的姿態高高在上,發揮著控場作用,同時享受著“小弟”們的簇擁與吹捧,這也體現了傳統電視人轉戰網絡后,很難擺脫先前的烙印與慣性。
相比較而言,我更看好何炅轉戰網綜的作品《明星大偵探》,這是一檔從韓國《犯罪現場》引入的明星推理探案節目,每期都還原一個凶殺案的現場,五位嘉賓扮演故事中的五個角色,而真正的凶手隱藏其中,明星們需要在偵探的帶領下搜尋証據,進行推理,展開辯論,最終找到真凶。《明星大偵探》的吸引力在於,真實的現場還原和巧妙的情節設計,使得每一期都像一個懸疑大片,觀眾很容易被帶入情境之中,與明星們一起陷入對案件的推理判斷之中,“燒腦”讓人獲得更為高級的愉悅感。
何炅此前在《快樂大本營》固化的形象是帶著嘉賓玩游戲的“大男孩”,在《明星大偵探》裡他時而是睿智的偵探,時而是深藏不露的凶手,對案情的層層梳理和去偽存真讓何炅思辨的一面展露了出來。與其相對應的是以主持法制節目出名的撒貝寧,他在《明星大偵探》中與何炅搭配起了奇妙的氣場,通過不同角色的演繹,撒貝寧也展現出此前少見的娛樂逗趣的一面。值得一提的是,《明星大偵探》在娛樂的同時也悄然實現了主題的升華。在第七期節目宣布結果時,何炅表達了一個深刻的思考:“我們的節目到底要宣揚什麼,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還是隻要你夠聰明也能逃脫法律的制裁?”而撒貝寧也通過自己的“自首”,表達了真相比游戲更為重要的節目價值觀。
無論如何,像汪涵何炅這樣的資深媒體人涉足網綜都是一件值得鼓掌的事,對於他們的表現,還應當有更多不同類型的節目值得我們期待與觀察。(記者 成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