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創刊68周年 戰火淬煉的那些黨報總編輯們
編者按:
1948年6月15日,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在河北省平山縣裡庄誕生。
68年來,人民日報風雨兼程,始終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行,忠實記錄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光輝歷程,見証國家發展,推動社會進步。68年來,人民日報匯聚了一大批黨內的辦報人才,走出了一個身披戰火的總編輯(社長)群體,在中國當代新聞史上群星閃耀。
如今,在加快媒體融合的道路上,新一代黨報人秉承老一輩的精神與信念,求真務實,與時俱進,以創造性思維積極為促進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構建媒體融合發展新格局貢獻自己的力量。
“金台唱晚”微信公眾號特推出人民日報創刊68周年紀念專題,讓我們一同重溫黨報歷史上的動人瞬間。
太原戰場上的資深記者——袁毓明 楊永直 吳象
1948年10月5日,太原戰役打響。人民日報在當月中旬向前線派出老資格記者袁毓明。袁毓明是河北邢台人,典型的“三八式”老干部,1937年畢業於北平進德中學。抗戰爆發,22歲的他即刻返回家鄉,參加八路軍冀西游擊隊,因文才出眾,后來上了太行山辦報,是《新華日報·華北版》編輯。他採寫的戰地通訊匯編成《太行人民打蛇記》。在一次激烈的“反掃蕩”戰斗中,袁毓明被日軍追進平原上的一個小村庄,一個淳朴的鄉村姑娘舍生忘死掩護了他。他們因此相戀而結成夫妻,患難與共。1957年,袁毓明被錯劃右派,這對夫妻厮守在一起,經歷了生命最后的日子。
1954年,袁毓明調到北京,擔任《大公報》總編輯。
▲袁毓明夫婦
太原戰役開始后,中央即決定,在太原解放后創辦山西省委機關報《山西日報》,由人民日報派出總編輯。人民日報確定採通部主任楊永直和吳象、張布克等人組成採訪團,隨后又增加周明等人去太原,明確楊永直任《山西日報》總編輯。
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當日,楊永直突然接到命令,立即前往北平。楊永直風塵仆仆趕到北平,中宣部副部長胡喬木對他說:現在戰事發展很快,已無暇多談,你立即南下參加解放上海戰役。上海解放后你擔任《解放日報》的領導工作。
楊永直馬上南下,趕到了蘇南的丹陽三野指揮部。還沒安定,他又接到上級命令,返回南京,參加創辦《新華日報》並任總編輯。幾年后,楊永直調到上海,任《解放日報》社長,后任上海市委宣傳部長。
▲楊永直
進入太原參加創辦《山西日報》的吳象,也是“三八式”的延安抗大學員,解放戰爭中到晉冀魯豫人民日報當前線記者、編輯。他在進城后很快擔任《山西日報》副總編輯,幾年后任總編輯。
▲吳象
唯一的女總編輯——范 瑾
1948年12月,平津戰役開始,解放軍包圍天津。華北局負責組織接收天津的隊伍,決定從《人民日報》抽調領導干部,加上《冀中導報》、冀察熱遼《群眾日報》和《新保定日報》新聞干部組成基本隊伍。人民日報即於12月中旬派出副總編輯王亢之、暫未分配工作的范瑾(原為《晉察冀日報》採通部主任)等參加先遣隊,集中到河北霸縣勝芳鎮,組織天津日報的班子。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王亢之擔任於17日創刊的《天津日報》副社長,次年任社長。
▲王亢之
范瑾是這個總編輯群體中唯一的女性,是出生於江南紹興的大家閨秀,1936年考入南京的中央大學地質系。一年后抗戰爆發,學校內遷,18歲的范瑾卻獨自經武漢到延安,進入抗大學習。在抗戰最艱苦的歲月裡,范瑾進入冀中平原,任《冀中導報》社長。這位巾幗報人善文能詩,是流傳冀中平原的歌曲《平原的文化兵》的詞作者。
在戰斗歲月裡,范瑾與冀中區黨委書記黃敬相戀結為夫妻。抗戰后期,范瑾進入鄧拓領導的《晉察冀日報》任編輯部主任,她是該報職務最高的女性。
進入人民日報以后,范瑾學習了一段時間即前往天津前線,進城后任《天津日報》副總編輯,不久任總編輯,1952年調任《北京日報》社社長。
▲范瑾
打造“五朵金花”的總編輯——袁 勃
解放北平與天津戰役同時展開。1949年12月中旬,人民日報向北平前線派出先遣隊,由副總編輯袁勃帶隊,還有劉希玲、李庄、李原、何燕凌等多人,參加由范長江率隊的“統一編輯部”,接管北平的新聞業。北平和平解放后,《人民日報·北平版》於1949年2月2日創刊,范長江任總編輯,袁勃任副總編輯。
1949年3月15日,由張磐石任社長的華北《人民日報》編輯部進入北平,“北平版”停刊,袁勃帶領原編輯部人員轉而創辦北平市委機關報《北平解放報》,任總編輯,劉希玲任總編室主任。當年8月,為創辦《雲南日報》,《北平解放報》停刊,袁勃、劉希玲帶領編輯部人員遠征雲南。在《雲南日報》創刊后,袁勃任社長。
▲袁勃
建國時數千裡挺進大西南到雲南辦報,此后擔任雲南省委宣傳部長,袁勃對雲南少數民族文藝創作非常關心。1958年,由袁勃主持,選定在雲南工作的作家趙季康和王公蒲創作了電影文學劇本《十二朵金花》。袁勃審閱后,認為用一個電影反映十多個“金花”頭緒太多,應該精煉。文化部副部長、著名劇作家夏衍完全贊同袁勃的意見,參與了修改,最后還是由兩位作家修改定稿為《五朵金花》。
有了劇本,袁勃進一步明確,反映雲南少數民族的電影,主要演員要從雲南省內挑選。導演王家乙選定了主演“副社長”金花的演員楊麗坤和主要男演員莫梓江。電影《五朵金花》成為表現少數民族生活的經典影片,影片插曲傳唱至今。
令人惋惜的是,袁勃作為創作《五朵金花》的主要決策人,在“文革”風暴驟臨時遭受殘酷迫害,英年早逝。
▲20世紀50年代在北京合影,左起:袁勃、張磐石、李庄、安崗。
第一個進陝北採訪毛澤東的中國記者——范長江
范長江是中國新聞史上的標志性人物,中國新聞業界最高獎“范長江獎”即以他的名字命名。到人民日報工作,是范長江新聞生涯的頂點。
范長江1909年10月出生在四川內江,中學畢業后進入民主革命先驅吳玉章創辦的中法大學重慶分校學習,接受了革命思想,於1927年在武漢參加北伐軍,編入賀龍為軍長民國第20軍當兵,不久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起義部隊在南下途中被打散,范長江患病一度四處流浪。病愈后,范長江幾經輾轉,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
范長江熱愛新聞採訪,1933年起為北平多家報紙撰寫文章。1935年7月,他以《大公報》記者名義從成都出發到陝北,將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北上作為重點報道內容。他一路走,一路發表文章,使紅軍的形象為中國和世界的讀者所知。他的報道文章結集成《中國的西北角》,幾個月內出版了6次,引起巨大反響。
▲范長江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發生,范長江趕到西安採訪。由周恩來介紹,他在次年2月到延安,成為第一個進入陝北採訪毛澤東的中國記者。1938年,范長江在重慶由周恩來介紹加入中共。此后,范長江進入新四軍根據地,任《新華日報·華中版》社長。
解放戰爭期間,范長江跟隨毛澤東轉戰南北,是新華社“四大隊”負責人。1948年春進入華北解放區后,范長江任新華社副總編輯。當年9月,在范長江主持下,新的“大黨報”人民日報先后20余人組成“華北記者團”,到西柏坡培訓,聽取中央領導人講課。根據范長江收集的學員意見和問題,劉少奇作了著名的《對華北記者團的講話》。也從這個時期開始,范長江的新聞生涯就和人民日報緊緊聯系在一起了。
▲毛澤東與范長江
范長江於1949年1月31日率隊接收國民黨《華北日報》,於2月2日在北平創辦《人民日報·北平版》任總編輯。“北平版”停刊后,范長江曾到太原前線熟悉接收大城市的經驗,隨即奔赴上海戰役前線。上海解放后,他擔任《解放日報》社長。1950年1月回到北京擔任《人民日報》社長。
久經沙場的辦報行家——鄧 拓
在擔任過人民日報總編輯的群體中,鄧拓入黨最早,早在1930年在上海上大學時就入黨了。抗日戰爭爆發后,鄧拓奔赴晉察冀根據地,長期擔任《晉察冀日報》總編輯、社長。1948年6月與晉冀魯豫《人民日報》合並創辦新的“大黨報”《人民日報》后,鄧拓調任華北局政策研究室主任,1948年10月起轉任中央政策研究室經濟組組長,當時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彭真兼任這個新成立的政策研究室主任。
1948年12月13日,中央決定,彭真將擔任解放后的北平市委書記,由他負責組織新的市委工作班子。鄧拓被任命為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協助市委宣傳部長趙毅敏工作。
1949年2月2日《人民日報·北平版》創刊號,就是鄧拓協助彭真、趙毅敏等一起審定的。當年春天,趙毅敏南下就任新職,鄧拓接任北平市委宣傳部長。3月由袁勃擔任總編輯《北平解放報》創刊,鄧拓任社長。
▲鄧拓
1949年8月1日,《人民日報》正式升格為中共中央機關報,鄧拓在此前被任命為總編輯。范長江和鄧拓是當代新聞史上的一對雙星,在他們主持下,《人民日報》迅速發展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大型日報。鄧拓1949年8月正式到人民日報上班,他還繼續擔任北京市委宣傳部長職務。1952年6月,范長江調離人民日報,鄧拓作為總編輯主持人民日報全面工作。1957年6月,吳冷西到人民日報任總編輯,鄧拓任社長。
這7名戰火紛飛中的黨報人,多出身於富裕家庭,是早年接受的進步思想和抗日激情將他們推進革命洪流,他們都在新中國建國之初的歲月裡、在當代新聞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跡。
在人民日報創刊68周年之際,這些身披戰火走出人民日報的總編輯群體,他們的精神將永存於共和國的記憶中,我們將永遠銘記!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