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翻譯官》原作繆娟:故事別致 劇才"討喜"

如果要說現在最火的電視劇,湖南衛視《親愛的翻譯官》絕對繞不過去。劇集的火爆讓原著小說《翻譯官》的作者繆娟也順道上了一把熱搜榜。
盡管電視劇的劇情與小說相差甚遠,但是繆娟仍然自豪地說:“沒有我的小說就不會有這部劇。”但是,她同時也決定,在下一部由自己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最后的王公》籌拍中,一定會“多參與一些”。
由於《最后的王公》是由芒果影視與樂視視頻聯合制作,“視頻網站加入電視劇的上游創作,將督促我們在內容上要更加創新和追求別致。”6月14日,繆娟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強調自己將會“將心比心”,希望電視劇作品能夠盡可能地滿足書迷們的期待。
這一次,盡量原汁原味呈現
《親愛的翻譯官》講述了法語系碩士喬菲在翻譯天才程家陽的指導下,成長為高級翻譯,兩人也從歡喜冤家變成了互相扶持的親密愛人的故事。
“其實這部劇跟小說比,改動得非常大,但是裡面的職業背景、男女主角的人物性格等,還是基本保持了小說的設置。”對於電視劇版本與小說的差異,繆娟並不諱言,她也明白,電視劇改編需要聽從制片人、編劇等人的意見,同時也會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響。但是作為小說的原作者,她還是希望盡可能多地保留小說中原汁原味的情節和故事。“我也會對由自己喜歡的書改編成的影視作品抱有很強的期待,所以以一個普通觀眾的身份來講,將心比心,還是會希望看到自己熟悉的故事和人物。”
與《親愛的翻譯官》現代都市背景不同,《最后的王公》將年代定位於民國時期。當時滿清覆滅,列強覬覦,戰爭還在軍人和商人們的腦海中醞釀,經濟入侵已然先行一步,平靜的外表下蘊藏著波濤洶涌的較量,東北偽滿洲國裡的血色浮生拉開序幕……據繆娟介紹,該小說版權已經被芒果影視買下,預計在今年9月左右開拍。這一次,“我跟制作方溝通過了,在改編的過程中,給我看看,讓我提供一些意見,他們也非常配合。照現在的故事大綱來看,《最后的王公》保証了原著的絕大部分內容。”
不過,在《翻譯官》面世10周年之際,《親愛的翻譯官》能夠火爆熒屏,對繆娟來講也頗為欣慰。在她看來,電視劇的受歡迎主要是由於“翻譯官”這個題材特別“討喜”,“一來以前以這個職業為背景的影視作品很少,觀眾們覺得新鮮﹔二來這個職業離大家的現實生活也不是太遠,又讓人們覺得親切﹔還有一個運氣所在是,這個劇播出的時間正好趕上高考,給學子們提供了一個未來職業選擇的方向。這些都是推高電視劇收視率的因素。”
網站加入制作,激發新鮮元素
現在IP(知識產權)盛行,各大公司對熱門IP的搶奪更為激烈,甚至引發了“賣腎買IP”的大討論。對此,繆娟透露,《翻譯官》《最后的王公》的版權相繼在2011年、2012年轉讓,“當時賣了幾十萬,很是可觀。不過如果我現在再轉賣作品版權,肯定不會是這個數目了。”
作為一個“寫故事的人”,繆娟認為,IP並不是一個新鮮的概念,以前翻拍經典名著其實也都可以叫IP,只是現在有了這麼一個時髦的稱呼而已。不過,這股熱潮還是對自己的創作有了一定的影響。“IP熱,所以很多故事都會被影視化。所以我以后在寫作的方式方法上,會適當照顧一下影視劇方的合作者。但是如果完全按照市場的喜好來,總有一天我會被市場拋棄的。不論是小說也好電視劇也罷,都要有自己的個性。”
在剛剛閉幕的上海電視節上,樂視視頻宣布將投資150億元發展電視劇產業,並公布了“劇毒名單”,《最后的王公》《當我們混在紐約》《結愛異客逢歡》等赫然在列。對於樂視視頻等視頻網站參與到電視劇的上游運作中來,繆娟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兒。“以前的電視劇創作中,有的時候為了刺激收視率,會安排一些比較不太好的橋段。但是現在觀眾在視頻網站看劇的時候,如果看到不喜歡的爛情節,他們可以快進,快進得多了他們甚至會棄劇。所以我認為,視頻網站的加入勢必會淘汰一些創作中的老梗,督促我們在故事中多加入一些新鮮的元素。”
熟悉繆娟的人都知道,她以前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法語翻譯,也正是這樣的背景,讓她寫起《翻譯官》來得心應手。而她《最后的王公》中,故事的發生地就設置在她的老家沈陽,“如果說《翻譯官》來源於我的工作經歷,那麼《最后的王公》是來源於我的生活經歷。”繆娟調侃自己是“藝術來源於生活的真實寫照”。(記者 楊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