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明星資本市場跌跟頭 人氣泡沫易碎優質作品長留

2016年06月28日07:43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人氣泡沫易碎 優質作品長留

  范冰冰

  吳奇隆、劉詩詩

  Angelababy

  張藝謀

  黃曉明

  前日,有媒體報道,范冰冰公司的高估值交易泡湯了。此前范冰冰投資300萬元成立了一個公司,本來預計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公司估值可以達到7.4億元,實現財富增幅245倍。不過之后,這項資本重組事項被主管部門問詢,前日,公司對外宣布終止籌劃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事實上,近幾年,明星投身資本市場的案例越來越多,明星依據其自帶的光環、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快速成為資本市場的明星。不過隨著范冰冰、劉詩詩等明星在資本市場上跌了跟頭,也開始引發公眾的反思,對於明星而言,借助人氣進軍資本市場,容易吹出泡沫,而泡沫易碎,隻有在本職行業創作的優質作品才能長留。

  雙棲明星范冰冰

  資本市場跌跟頭

  前天,有消息稱,唐德影視對外宣布終止籌劃以現金方式收購愛美神51%股份的事宜。愛美神是女星范冰冰旗下的企業,唐德影視宣布停止收購,被輿論認為范冰冰公司的高估值交易泡湯了。

  此前,唐德影視籌劃以現金方式收購愛美神51%的股份,愛美神成立時間還不到一年,注冊資本300萬元,公司股東隻有兩人,分別為范冰冰及其母親張傳美。根據市場推算,唐德影視收購愛美神股份的起始定價應為7.4億元或4.35億元,愛美神全部估值作價將不低於7.4億元。如果以當初300萬資金為基准,以7.4億元的估值計算,其增幅也在245倍。這意味著收購完成后,范冰冰當時將近300萬元的注冊資本將暴漲。

  這一消息公布后,娛樂明星范冰冰瞬間成了資本市場的“新星”,公眾在驚嘆其造富能力強大的同時,也有輿論指責她“圈錢”,質疑一個注冊資本300萬元的空殼公司為何估值能達到數億元?范冰冰方面還曾對外透風,面對眾多質疑自己其實也覺得很委屈,並對輿論質疑的幾個要點做了解釋。

  這一事件也引起了主管部門的關注,要求唐德影視在披露重大資產重組方案時,重點對愛美神的估值情況進行分析說明,並進行重大風險提示。

  之后,唐德影視對外表示,公司與交易方就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未達成一致,交易雙方經協商后決定終止籌劃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並擬通過共同投資設立一家有限責任公司的方式繼續開展業務合作。

  劉詩詩夢碎資本市場

  兩億聘禮泡湯

  值得注意的是,在范冰冰的例子之前不久,吳奇隆、劉詩詩夫婦希望在資本市場“賺大錢,賺快錢”的想法也破碎了,坊間甚至笑言,吳奇隆為了迎娶劉詩詩,花了巨款做聘禮,結果轉眼間劉詩詩兩億元“聘禮”就泡湯了。

  今年3月,暴風科技宣布收購稻草熊影業60%的股權,交易金額為10.8億元,而稻草熊影業只是個賬面價值僅有3835萬元的小公司。不過,該公司的董事長是吳奇隆和劉詩詩,兩人各佔股20%。通過此番收購,劉詩詩獲得了6480萬元的現金以及價值1.51億元的暴風科技股份。由於這次資本運作恰在兩人大婚之際,因此輿論稱這是吳奇隆送給妻子的巨額聘禮。

  不過,之后証監會發布公告稱,暴風集團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未獲通過,公告表示,標的公司盈利能力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不符合相關規定。於是坊間又笑稱,真是一場繁華一場夢,一場歡喜一場空,劉詩詩到手的聘禮又飛了。

  事后,有業內人士表示,最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公司都跳出來溢價收購影視企業,然后停牌定增、復牌大漲,這已經成為一種套路。萬達院線總裁曾茂軍也表示,資本過熱對電影產業可能會帶來浮躁,對於內容的關注度下降,導致電影質量下降,觀眾審美疲勞,這會影響電影行業的長遠發展,“一些復雜的電影金融產品,甚至會給投資者造成損失”。

  不過隨著范冰冰、劉詩詩兩個失敗案例的出現,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監管越來越嚴格,恐怕靠資本運作“賺快錢”的日子到頭了。

  資本市場成明星取款機?

  泡沫泛起引擔憂

  最近明星投身資本市場的案例越來越多,明星都在嘗試著攀上上市公司,把自己的知名度資本化,抓住套現“一夜暴富”的機會。

  僅僅在2015年,就有10多位藝人開設了公司,包括章子怡、吳秀波、孫紅雷、劉詩詩、徐崢、黃渤等,這些公司均以影視文化、娛樂等相關業務為主營。

  華誼兄弟更是在去年以7.56億元收購了主要股東為李晨、Angelababy等藝人的“東陽浩瀚”70%的股權﹔不久后,華誼兄弟再次以10.5億元的價款,收購了著名導演馮小剛旗下公司70%的股權。在此前樂視網發布增發收購樂視影業的公告中,股東名單星光熠熠,被稱“囊括了大半個中國的明星”,張藝謀、郭敬明、孫紅雷、鄧超、孫儷、馮紹峰、黃曉明、劉濤等將成為公司股東。而明星持股成本普遍較低。比如在樂視影業持股較多的張藝謀,有媒體計算其持股市值可達2億元,但出資為208萬元。毫無意外,主管部門也要求樂視網書面說明相關情況。

  有媒體稱,“每個明星都是配置齊全的小型公司,都是一架閃閃發光的賺錢機器,資本市場就是這架機器賺錢的助推器。”不過隨著明星扎堆涌入資本市場,輿論也表達了擔憂,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已經有了打著並購重組的旗號進行概念炒作的趨勢,不斷吹高泡沫,最終損害的還是投資者利益。”

  泡沫漂亮卻易破

  作品卻能恆久遠

  明星的光環效應在資本市場上可以輕易帶來知名度。但當問題出現,也更容易“壞事傳千裡”。而對於明星涉獵資本市場,業內人士也多認為是跟風炒作。

  此前,有媒體曝光黃曉明投資並代言的一款互聯網金融產品,因為到期未能按時支付客戶投資款項而被“追債”,很多投資人在黃曉明微博下面留言叫苦、討錢。盡管黃曉明方面表示,黃曉明與涉事公司無任何投資和合作關系。但仍有不少用戶表示當初投資都是沖著黃曉明去的,此事給黃曉明的形象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業內人士表示,金融投資畢竟比較需要專業知識,投資失敗導致的財富損失事小,影響明星聲譽事大,聲譽才是明星最大的財富,對聲譽的損害甚至會影響明星的演藝事業。網友的質疑更是在於,不少活躍在資本市場的明星,其實大多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在娛樂圈主要靠炒作,在資本圈靠“投機”,“不務正業”的質疑一直沒有停過。(記者 李淵航)

  頭評

  聞道有先后

  術業有專攻

  花無百日紅,明星也有轉型的壓力,趁著還有條件進軍資本市場,與前景無限的文化產業握手言歡,自然是很好的選擇。不過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一夜暴富”固然誘人,但作為門外漢的明星扎堆投入金融界的懷抱,由於專業度不足投資失敗,所導致的財富縮水“一瀉千裡”,以及個人形象“一落千丈”,可並不是那麼好承受的。

  資本市場的創富傳奇令人神往,但風險也同樣駭人,所以也會有“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的提醒。明星比常人有更多資源,所以看起來似乎更容易在資本市場上成功。不過壞就壞在,玩資本市場的大多數人都自以為比其他人理智、高明,但實際上大家都差不多,明星投資失敗的情況也不少見。

  明星的光環效應很強,無論是在娛樂圈的“炒作”,還是到金融界的“炒股”,炒的更多的是自身的人氣、身家。但在轉身資本市場時,務必要認真思考、謹慎選擇,這不僅是明星對自身財產和形象的保護和尊重,更是對文化產業良性發展,以及金融市場健康發展的尊重和保護。

  明星不如多花精力在作品上,通過作品一樣也可以贏得價值不菲的物質回報和精神滿足,而且對於明星而言,作品多多、德藝雙馨的傳世價值,要比“身家過億”來得更有意義。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