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照耀中國》的誕生傳播 你不知道的背后故事

人民文學出版社新版《紅星照耀中國》
蘇維埃中國四巨頭(1938年版插圖)
“高歌與戰斗”(1938年版插圖)
紅小鬼(1939年版插圖)
為紀念長征勝利八十周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重新出版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本誕生於八十年前的紅色經典,已被譯成數十種文字,幾乎傳遍了全世界。家喻戶曉的它其實還有許多傳奇是你所不知道的。
1 《紅星》誕生
1936年6月,一位風華正茂富有正義感和冒險精神、並在舊中國工作生活了八年的外國記者,數次去醫院注射了天花、傷寒、鼠疫等一連串預防針后,帶上一封用隱色墨水所寫給毛澤東的介紹信,外加“兩架照相機、24個膠卷,還有足夠的筆記本”,經宋慶齡和華北地下黨的幫助與安排,由北平秘密出發,開始了充滿風險與傳奇的陝北保安之行。
在紅區安塞他驚喜地遇到“長著一臉黑色大胡子”卻是第一個用溫文爾雅的英語和他對話交流的周恩來。他聽從周為其細致設計的92天旅程安排,在陝甘寧紅區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採訪﹔特別是他用“激將法”成功記錄了毛主席親自口述自己的歷史,又採訪了彭德懷、徐海東等紅軍高級將領,詳細記錄了長征中許許多多艱苦卓絕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四個月后,他依依不舍地惜別紅都保安,滿載生動鮮活的第一手素材——十幾個記錄本和大量攝影圖片,凱旋而歸。
這位英俊瀟洒、第一個冒險訪問陝北,並向世界全景式客觀報道“紅色中國”真相與可歌可泣的長征故事的年輕人,就是中國人民最真摯的朋友、著名記者和作家埃德加·斯諾﹔他的這部魅力四射的經典之作就是《紅星照耀中國》(以下簡稱《紅星》)。
2 《紅星》照耀世界:羅斯福三次召見斯諾
《紅星》的英文版於1937年10月首先在倫敦面世,短短一個月就連續印行5版,發行10萬冊以上。翌年2月美國蘭登出版社再版(增寫了第13章“旭日上的陰影”)后,《紅星》在美國即刻成為有關遠東非小說作品類的熱門暢銷書。著名歷史學家拉鐵摩爾稱贊《紅星》就像“焰火一樣,騰空而起,劃破了蒼茫的暮色……原來還另外有一個中國啊﹗”許多書評家紛紛撰文評論:“僅長征就使該書成為本年度最偉大的冒險著作”,斯諾“建立了本世紀一位記者単獨做到的最偉大的功勛”﹔它標志著“西方了解中國的新紀元”。連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女作家賽珍珠也贊嘆說《紅星》中“非凡記述的每一頁都富有意義”。權威刊物《時代》則載文稱:斯諾對“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發現和描述,與哥倫布對美洲的發現一樣,是震驚世界的成就。”在二戰中日理萬機的羅斯福總統不僅看完了《紅星》,還三次主動召見斯諾,向其征詢支援中國抗戰等問題的意見。
而今《紅星》早已譯成數十種文字,幾乎傳遍了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
3 《紅星》在中國:神秘的出版機構“復社”
《紅星》被毛澤東稱贊為“外國人報道中國人民革命的最成功的兩部著作之一”,近八十年來它在中國艱難曲折跌宕起伏的出版歷程中,也帶有不少神秘色彩,充滿傳奇。
1938年2月在中共地下黨支持下,由胡愈之出面主持,經林淡秋、梅益等12人集體動手、分別承譯,僅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就將《紅星》全書譯完,並改名為《西行漫記》,以實際並無社址和門牌的“復社”名義,在淪陷后的上海“孤島”秘密出版了。為避免查禁便於流傳而更名的中譯本《西行漫記》,全書共12章56小節,其中第5章《長征》和第4章《一個共產黨員的由來》可說是全書的骨骼與靈魂。同時書中還配有斯諾在陝北所攝的數十幀珍貴照片,又另附兩張描繪精致的長征路線圖和西北邊區圖。因此該書雖秘密印行卻不脛而走,大受歡迎,短短十個月即印行4版,發行5萬冊,轟動了國內及國外華僑聚集地。許多讀者冒著極大風險爭相傳閱乃至輾轉傳抄,一些進步青年則懷揣該書奔往紅星升起的革命聖地延安,投身到抭戰的時代洪流中。為擴大影響和攜帶方便,《紅星》 還曾以節譯本和抽印本——將第4、第5兩章更名為《毛澤東自傳》與《二萬五千裡長征》單獨出版,大量翻印發行。《紅星》的巨大影響,使日本駐上海憲兵隊驚恐萬分,他們嚴加查禁,並千方百計搜尋“復社”成員的下落,逮捕拷打進步文化人士,雖絞盡腦汁,仍一無所獲,直至1945年戰敗投降,也始終沒能搞清“復社”到底是怎麼回事!在國統區,當局也對此書和斯諾的不少著作,嚴加查禁,不准發行。
1949年全國解放前夕,上海又出版了據美國蘭登版譯出含第13章的兩種新譯本:即史家康等六人所譯《長征二萬五千裡》和亦愚翻譯的《西行漫記》,新增第13章6小節文字,著重介紹紅軍的游擊戰術。
新中國成立后,由於接二連三的政治運動和路線斗爭,《西行漫記》僅1960年2月由三聯書店據“復社”版印行一次,當時它雖因斯諾訪華得以再版問世,但限“內部發行”,印數有限。及至“文革”爆發,它也慘遭禁錮。尤為荒唐可笑的是在聞名全國的圖書館裡,《西行漫記》竟與蔣介石的著作、希特勒的《我的奮斗》等並排列為“嚴加控制”的書籍,深深封存起來。
1979年12月北京同時出版兩種新的重要譯本:一是由人民出版社所出、經吳黎平整理定稿具有文獻性的版本《毛澤東1936年同斯諾的談話》﹔另一重要全新譯本系三聯書店版、出自資深翻譯名家董樂山之手的《西行漫記》,全書據1937年倫敦版忠實譯出,增補了“復社”版因故未譯的涉及共產國際李德的《那個外國智囊》(見第11章第5節),使全書還原為12章57小節,恢復了在英美各國風行一時的英文本初版的歷史原貌。同時對英文版中一些史實錯誤以及人名、地名、書刊名稱的拼寫錯誤也作了一些必要校正。因此它可稱之為《紅星》在中國流傳數十年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嶄新全譯本,初版30萬冊,很快售罄,兩年左右即發行165萬冊。
4 《紅星》再耀:董樂山經典譯本全新出版
這部經典著作,最近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選擇了深受中國數以百萬計讀者喜愛的董樂山譯本再次隆重推出,以紀念長征勝利八十周年。新版不僅設計別致新穎,裝幀典雅大氣,令人耳目一新﹔而且正式恢復寓意深長的原名《紅星照耀中國》,並對全書譯文細加審核校勘,重新訂正某些誤譯誤植,使譯文更加精准。尤為可喜的是,書中還插入如今很難覓見的從1937、1938、1939年三版《紅星》中遴選出的數十幅珍貴歷史照片,以及書末所附譯者、美國文學研究家董樂山撰寫的《斯諾的客廳和一二·九學生運動》等三篇文章,更使此書圖文並茂錦上添花,值得一看或收藏。(張小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