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海棠》口碑兩極化 十二年等一條魚值不值?

昨日,由導演梁旋、張春創作,讓影迷等了12年的國產動畫電影《大魚海棠》終於上映了。首日便拿下超過6000萬元票房,成績相當不錯。大量中國傳統元素融入到影片裡,每個角色設定都擁有各自的“法力”,頗有幾分類似中國神話傳說。這是一部有原創世界觀的國產動畫片,雖然在故事情節上存在瑕疵,但瑕不掩瑜,無論在技術層面還是原創層面,《大魚海棠》都不失為一部優秀的動畫片。
恢弘世界觀
2004年,《大魚海棠》的導演及編劇梁旋夢到一條小魚,這條小魚不斷長大,讓他聯想到庄子的《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這也成了《大魚海棠》的靈感來源。
在影片的設定中,與人類世界平行的深海世界中有一個“神之圍樓”,樓中居民既不是人,也不是神,卻掌管著世間萬物的運行規律,他們的天空和人類世界的大海相連。少女椿是生家族的繼承人,在成人禮中,椿變成海豚,通過“海天之門”來到人類世界,卻被漁網網住。一個漁家男孩為了解救椿,不幸被卷入漩渦失去生命。
回到深海世界的椿決定要救活這個小男孩。在這個世界裡,好人死后會化作魚,壞人死后會變成鼠,好人的靈魂由靈婆掌管,壞人的靈魂由鼠婆子掌管。椿不惜違背族人戒律,獻出自己的一半壽命從靈婆那交換到小男孩的靈魂——一條小魚,從此,兩人性命相連。之后,椿為了保護這條小魚飽受磨難,她青梅竹馬的好友湫則默默守護著她。小魚最終長成了“鯤”,但這也讓整個族群遭到滅頂之災。
在這個世界中,每個角色都擁有法力,椿掌管海棠花的生長,湫掌管秋風,椿的母親鳳擁有讓植物生長的法力,椿的爺爺則是一名藥師,湫的奶奶可以開啟“海天之門”……角色設定類似中國神話傳說裡的人物,各有法術,各司其職。
值得一提的是,《大魚海棠》的片尾還有彩蛋,預告了湫的角色會發生轉變,由此可見,主創有意將其打造成系列動畫。
精致中國風
《大魚海棠》的畫風十分漂亮,既有恢弘的場景,也有豐富的細節。觀眾能看到福建土樓、華山雲海、西南梯田、茶卡鹽湖這些著名的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也能看到極具傳統韻味的海棠花、白鶴、鳳凰、蓮花燈、油紙傘、蓑衣、龍頭船、石獅子等。影片不僅包含天人合一、生死輪回的東方哲學理念,也將豐富的民俗文化細節埋藏在影片裡。除了椿、湫、鯤等主角,那些看上去只是“打醬油”的角色也各有來歷,比如赤鬆子、火神祝融、厚土、句芒、混沌等等,不少角色的靈感來自古籍《山海經》、《列仙傳》、《搜神記》、《詩經》等。影片3D效果不錯,雖有觀眾認為2D轉3D讓畫面色彩變得暗沉,但影片的立體感還是比較鮮明的。
早在2012年,《大魚海棠》就憑著十幾分鐘的樣片入選法國蓬皮杜當代藝術中心“亞洲50年優秀動漫”專場展覽,被贊譽為“最杰出的藝術品之一”。當時,導演梁旋就談到關於《大魚海棠》的創作構思:“福建土樓有種夢一般的神秘感,像是來自世外桃源,每個土樓裡居住的幾百戶人家都是同姓家族。設想數百年前的一對夫妻為自己的子孫建造了一棟土樓,他們生在裡面,死在裡面,世代在裡面繁衍生息,最后子孫成群,這是多美好的事。我跟張春不是福建人,但我們對福建土樓的超現實感到著迷,這就是一部關於家,關於自由的電影。”
口碑兩極化
《大魚海棠》上映后,觀眾對影片的評價兩極分化,豆瓣評分從最早的8.5分逐漸降到6.9分。
整部影片90分鐘,前一小時劇情充分飽滿,最后半小時將重點放置於椿、湫、鯤三人的感情戲上,這是影片被最多人詬病之處。《大魚海棠》的世界觀充滿玄幻色彩,但椿、湫、鯤的“三角戀”卻頗為狗血,這部分台詞也成為槽點。當湫和椿躺在一起,湫問椿:“椿,你冷嗎?”椿答:“我不冷。”湫還說:“我真后悔那天晚上沒有抱住你。”這類台詞很容易讓人出戲。此外,旁白聲和整部動畫片的氛圍不搭,類似科教片配音,也遭到觀眾吐槽。
作為影片的主角,椿的角色設定並不討喜。為了讓小男孩復活,椿不惜讓整個族群遭殃。一路陪伴在她身邊的湫則成了備胎,被椿發了“好人卡”,“你是世界上對我最好的人,像哥哥一樣。”和上一部創下票房奇跡的國產動畫《大聖歸來》相比,《大聖歸來》的熱血故事更容易獲得觀眾認同。
整體而言,有觀眾認為:“優點在畫面、色彩、音樂、造型、典故,中國風韻味達到了國產動畫片極致。遺憾的是台詞轉接讓人尷尬,人物動機不夠考究,劇情起承轉合多處銜接生硬。總體來說,瑜不掩瑕。”也有人認為:“比《大聖歸來》強,故事敘述、角色深度、主題內涵、世界觀架構、文化信息量、視覺奇觀,都更細膩成熟。”還有人說:“技術層面成熟度很高,畫面極美,片中每個人設都同時具有人性與神性,然而每個人設都不夠討喜。”(記者 何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