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微信公眾號——“研究事兒”

一張報,一封信,一個村,32年的緣分

事兒姐 研究事兒
2016年07月11日11:4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
小字號

今天,6月24日,在中國扶貧史上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1984年,32年前的今天,人民日報刊登了一篇讀者來信,它翻開了中國大規模、有組織地扶貧攻堅的第一頁。兩天前,當年寫信的人走進了人民日報社社長的辦公室。而就在4個多月前,他和習近平總書記還進行過視頻交流。

2016年2月19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網演播室同赤溪村干部群眾在線交流。蘭紅光 攝

王紹據(中)代表赤溪村村民與總書記熱情對話。 於凱 攝

具體怎麼回事?事兒姐請來了熟悉故事的人民網總編輯余清楚,聽他和大家聊聊——

總書記挂念的赤溪人來人民日報啦

6月22日上午,人民日報社社長辦公室來了兩位特殊的客人。

6月22日上午,人民日報社社長楊振武(右)與閩東日報原總編輯王紹據親切交談。

“紹據呀,我一眼就認出了你。”楊振武社長握著閩東日報原總編輯王紹據的手說。

“你是中國扶貧第一村的村支書,大名鼎鼎啊。”楊振武又把福建寧德赤溪村支部書記杜家住拉了過來。

“社長,我們都認識你。”兩位立刻圍著社長聊了起來。不經意間,他們如老友久別重逢,互致問候,朗朗笑聲在並不寬敞的房間蕩漾開來。

其實,楊振武和他們是第一次見面。可為何他們聊得這樣輕鬆愉快呢?

自然而然,他們的話匣子從難忘的2•19打開。

今年2月19日上午,元宵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到人民日報社視察調研,在人民網2號演播廳,同福建寧德赤溪村干部群眾在線交流。

赤溪村曾有“中國扶貧第一村”之稱,習近平任寧德地委書記時高度重視這裡的扶貧工作,去年1月對當地脫貧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在赤溪村通話現場,村支書杜家住、閩東日報原總編輯王紹據與習總書記進行了親切交談。當時,楊振武社長在現場目睹了黨的總書記和基層干部群眾親切交談的溫馨場面。

王紹據說,當時,人民網為准備連線直播的記者們對他說,會有一位“大人物”和村民視頻連線,我們都以為就是人民日報社社長,想不到是總書記。

楊振武連連說,這是保密工作做得好。

深情回顧,情景再現,大家不由得哈哈大笑。

王紹據說,感謝人民日報和人民網,通過與總書記的連線,讓他成了名人。

楊振武說:“你早就是名人了。32年前的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報在一版刊登了你寫的一封讀者來信,反映福建省寧德地區福鼎縣磻溪鎮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貧困狀況,引起很大反響,人民日報還配發了《關懷貧困地區》的評論員文章,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視,從而拉開了中國扶貧開發的序幕,赤溪村也被稱為中國扶貧第一村,你對中國扶貧開發工作功不可沒,貢獻很大。”

一同會見的人民日報副總編、秘書長王一彪見到兩位老朋友更是分外親切。今年1月,他帶領記者到赤溪村採訪,與王紹據和杜家住結下深厚情誼,他們共同回憶起當時手腳並用、攀著懸崖到下山溪村採訪的情景。

王紹據和杜家住告訴社領導,今天他們作客人民網,向廣大網民介紹了赤溪村從30多年前一個默默無聞的貧困村,如今發展成為了一個人均年收入超過1萬3千元的較為富裕的村庄。杜家住表示,決不辜負習總書記的囑托,一定把赤溪村建設得更加美好。

楊振武說,赤溪村不僅僅要擦亮“中國扶貧第一村”的品牌,還要奮勇爭先,努力成為中國扶貧開發、脫貧致富的先行者和領頭羊。

客從遠方來,談笑樂開懷。

32年前那封來信的故事

這到底是怎樣一封來信,裡面又都說了什麼呢?事兒姐特地翻出了當時的老報紙。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王紹據的來信——《窮山村希望實行特殊政策治窮致富》。

1984年5月,時任福鼎縣委宣傳部新聞科長的王紹據來到下山溪進行採訪。原本110多人的村子,因為貧困隻剩81人,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國家能給些特殊政策嗎?村民的貧困景象,深深地觸動了王紹據。

回到家,他連夜一氣呵成了一篇稿子,第二天就趕到省城投稿。而當時的編輯卻當頭給他潑了一盆冷水:“你這報道是給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抹黑!你還是黨員嗎?”

“真的是我錯了嗎?”經過反復思量,王紹據毅然將稿件投給《人民日報》。

沒想到,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報》在頭版發表了王紹據反映福建省寧德地區福鼎縣磻溪鎮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貧困狀況的來信——《窮山村希望實行特殊政策治窮致富》,並配發評論員文章《關懷貧困地區》。

在信中,王紹據寫到:

實行生產責任制以后,農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還有一些地方,特別是偏避邊遠的山村,至今仍處於窮困落后的狀態。

在閩東福鼎縣與霞浦縣交界的一條深峽谷裡,有一個窮山村。這裡地名叫下山溪,全村十八戶,八十一口人。他們居住的房子十分簡陋,耕種的土地全是貧瘠狹小的山坡地,糧食產量極低。他們祖祖輩輩吃蕃薯度日,偶爾到外地買幾斤大米,隻能在春節吃兩頓,或供婦女“坐月子”吃幾天。他們身上穿的破破爛爛,有的人買不起鞋子而光著腳板。他們的文化水平更低。解放三十多年來,這裡隻出過一個高小畢業生。據了解,在閩東山區尚有一些村庄至今生活仍很艱苦。這些地方大多數是解放前紅軍和游擊隊的根據地。

要使下山溪這樣的窮地方富裕起來,依靠國家零星的救濟見效不大。我認為隻有從這裡的實際出發,揚長避短,並給予特殊的政策扶持,方可從根本上改變其貧窮落后的面貌……

當時配的評論員文章裡講到:

來信裡所說的這類貧困現象,多出現在老革命根據地、少數民族地區、山區、邊疆地區……我們共產黨人的天職,就是領導全體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果讓這些貧困現象長久繼續下去,不但會影響整個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也愧對那裡曾為革命做出過犧牲的父老鄉親……下決心到那些貧困落后的地區去走一走,實地調查一下那裡究竟是什麼樣子?有哪些困難?應當採取哪些特殊政策和措施?跟那裡的干部、群眾坐在一起,共同研究治窮致富的門路。

就是這封頂著巨大壓力的來信,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視。當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幫助貧困地區盡快改變面貌的通知》,拉開了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序幕。默默無聞的赤溪村,也因此被稱作“中國扶貧第一村”。

1989年7月,同樣因為這封信,一沒大學文憑、二沒辦報經驗的王紹據,被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親自點將,成為《閩東報》負責人。在他身后,那時的閩東大地,一場以轉變思想觀念為突破口的擺脫貧困攻堅戰已經打響。

赤溪村又迎來人民日報記者

2016年1月,時任人民日報社編委、秘書長的王一彪帶領著蔣升陽、趙鵬、李波三位記者,來到赤溪村採訪調研。他們深入田間地頭,與村民、鎮村干部、返鄉大學生等60多人深入交流。最終寫出了反映赤溪村30多年的脫貧歷程的調查報道——《脫貧路上的赤溪村》《“中國扶貧第一村”脫貧記》,刊發於2016年2月1日人民日報頭版和十版,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反響。

2016年2月1日,人民日報頭版、十版分別刊發《脫貧路上的赤溪村》《“中國扶貧第一村”脫貧記》。

在這個過程中,事兒姐發現,總書記對赤溪村的脫貧工作一直非常關心。

26年前,總書記曾在福建省寧德地區工作,針對當時寧德貧困狀況多次強調:地方貧困,觀念不能“貧困”﹔不能寄希望於國家上重大項目,一下子抱個“金娃娃”﹔要把事事求諸人轉為事事先求諸己﹔要有“弱鳥先飛”的意識,堅持“滴水穿石”的精神……“閩東走什麼樣的發展路子,關鍵在於農業、工業這兩個輪子怎麼轉。”

1988年8月,習近平同志在考察福鼎后,曾留下一段話:“抓山也能致富,把山管住,堅持10年、15年、20年,我們的山上就是‘銀行’了。”而今,這份根據講話錄音整理的《福鼎通訊》復印件,擺放在赤溪村村史展示室。

之后,總書記一直不忘關心當地的脫貧工作。就在去年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對赤溪脫貧作出重要批示。同年的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吹響了脫貧攻堅戰沖鋒號,讓赤溪干部群眾充滿希望,更讓年輕一代信心滿滿。

2016年,更讓赤溪村村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竟然有機會和總書記視頻了!2月19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人民網演播室,通過視頻同當地干部群眾交流。在視頻裡,習近平先后同村黨支部書記杜家住、長期關心支持赤溪村扶貧的退休干部王紹據對話,他向鄉親們問好,叮囑他們保護好綠水青山,走出一條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的路子。

2月19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通過人民網視頻連線福建赤溪村村民。 於凱 攝

“兩個一百年”的實現,是我們黨和國家對人民的承諾,是幾代中國人的夙願。事兒姐不得不感慨,無論是“中國扶貧第一村”“赤溪經驗”,亦或是“寧德模式”,當地百姓生活的巨大變化,最有力地印証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提出的“滴水穿石”“弱鳥先飛”的扶貧開發思路產生了非常顯著的成效。可見扶貧攻堅要想取得實質性突破,領導干部的思維方式尤為重要。必須要找准治療“思想病”的藥方,解決頭腦中的“貧困”問題,隻有這樣,脫貧攻堅才有“由量變到質變的、滴水穿石般的變化”,最終兌現我們對人民的承諾。

本文根據人民日報相關報道、人民網總編輯余清楚相關文章編輯整理。

原創作品 轉載請注明

策劃\撰稿:張天培 統籌:王向令

 

(責編: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