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微信公眾號——“研究事兒”

記者咋出鏡?一丹教給您(下篇)

講堂堂主 研究事兒
2016年07月11日15:4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
小字號

在上篇,一丹大姐對出鏡的理念以及現場的意義做了生動講解,那麼記者在新聞現場出鏡時,如何全方位做好對自身和現場的把控呢?看了今天的內容,您就可以練著秘笈上陣了。

沒有看過上篇?好說!請點擊頁面上方的“研究事兒”關注我們,或者長按文后二維碼關注,然后點擊公號界面右上角圖標,選擇“查看歷史消息”后再進行查找。

3.串場——時空轉換,把握節奏

串場,有點像文章的導語,在一條條連續播出的新聞裡,一個面孔的出現會讓大家精神一下,提高注意力,這個面孔的出現就是串場。

串場的作用,一是讓觀眾感到進行時態——我此刻就在﹔二是進行空間轉換——在一個較長節目中進行合理的空間轉換﹔三是節奏作用——使報道產生節奏感。

串場可以分為單場景轉換和多場景轉換,要特別注意轉換時語言的組織。一個事情分析得差不多的時候,主持人再換一個場景說一段話,就用串場完成了單場景轉換。

串場的多場景轉換又分為三種:

一是一人多場景。我曾經做過一期月牙泉的節目,月牙泉日漸干涸,是西北生態惡化的一個縮影。為了表達這個主題,首先,我出現在月牙泉的東邊,說一段話,介紹我和月牙泉的距離以及相對方位,再做些場景展示,然后,我又出現在月牙泉的西邊,說說月牙泉西邊的情況。不同距離和不同方位,出現的都是我,我在出鏡和串場,就完成了一種結構的轉換,起到結構作用。

二是多人多場景。大型直播經常會用到這種方式。比如國慶50周年的大閱兵,我們在天安門廣場安排了20多名出鏡記者,每個人有一個代號,如天安門一帶叫A7,華表下面和人民大會堂附近,分別叫B1、B2,出鏡記者在這些報道點的任務,就是及時在周邊看到的重要信息。當時我是在A7位置,我的身后就是觀禮台,我看到了很多臉熟的人,有勞模,有文化名人,有外交使節。在大型直播中,當播音員說到“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天安門華表下的記者”時,我的耳機就會傳來聲音——A7,這時候,我就會及時把我周圍的情況及時報道出去,然后再通過鏡頭轉換到另一個出鏡記者,從而完成多人多場景的轉換。

三是內在邏輯層次轉換。這類場景,僅靠視頻鏡頭轉換會顯得生硬和模糊,這時就可用字幕、特效或者串場來完成切換。

敬一丹工作照。 圖片來自網絡

串場很忌諱為串場而串場,串場要強調現場感,不能只是背誦已經寫好的文字稿,要邊看邊想邊說。“邊看”是有視覺的,“邊想”是有思考的,“邊說”是用口語說出來的。標簽式的串場太重形式而輕內容。《新聞聯播》的負責人曾告訴我,他曾經一天“斃”了六個串場。當時我就想,《新聞聯播》一天才三十多條新聞,每個串場都要經過多次才能錄成,記者們多不容易呀!可是值得深思的是,六個串場全斃了,六條新聞全播出了,那這些串場不就是生硬標簽嗎?和節目內容缺少內在聯系,所以才會被“斃”。白岩鬆在做《東方之子》出鏡記者的時候,就給自己定了一個最低的要求,他說“我的問話要讓編輯刪不掉”,他做到了,每句話都很有用。

那麼串場怎樣才不會被刪掉?要有用。如果刪掉串場,節目就會變得不完整。切忌使用形式化、標簽式的串場,切忌說一些陳詞濫調,比如說“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誰誰誰來了一個華麗轉身”,這些語句盡量要避免。中國第一位電視播音員沈力是我的職業標杆,她被稱為中國電視第一滴水,給人的感覺就是好好說話。平等地說話,有一次編輯給她的稿子是這樣寫的:我們來到鄧小平的家鄉,我想大家的心情和我是一樣的。這有問題嗎?好像沒啥問題。但是沈力老師改了一個說法,“我們來到鄧小平的家鄉,我和大家的心情是一樣的”。“大家的心情和我是一樣的”跟“我和大家的心情是一樣的”,小小的改動,意味大不相同。

4.連線——隨聽應變,善於說話

電視台演播室的主持人和現場記者連線是我們最常用的報道方式。記者在現場和在演播室做主持人的感覺是很不同的:記者在現場連線,並不全是去說話的。在整個直播中,主持人向現場記者發問是新聞報道的重要環節,記者要在和主持人對話中完成報道,就要具備較好的聽和說的能力。

聽的能力,包括理解、揣摩和應對,不僅要聽得見,而且要聽得懂,在此基礎上才能准確說出自己要說的話。有一次直播中,我的耳機裡傳來一個主持人在直播中的話,大致的意思是三峽工程把一個老城給淹沒了,老城的人談起這事兒有點傷感,但三峽移民這件事又必須做。主持人在表達完傷感之后,就把鏡頭給了我,這時我的耳機裡傳來制片人的聲音,讓我找補一下主持人的話。怎麼理解這句話?找補什麼?這就需要揣摩,在瞬間做出判斷。制片人讓我找補一下,當時我的理解是:有關三峽移民的問題在當時還比較敏感,移民們在看到故鄉要沉沒水中的時候,表現出傷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種傷感色彩放大的話,就可能引發一些負面問題。因此,我就接著主持人的話說到:剛才我們看到了當這座小城馬上淹沒水中的時人們的留戀,我們都可以理解這種感情,然而就在不遠的地方,一座新城正在建設,他們未來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這種時候隻能把目光轉向未來,我們看到淹沒的,也看到了興起的,這就是聽懂,然后再產生判斷。有理解,有對應,這是一種聽的能力。

聽的時候,記者要善於處理一些細節。比如正在直播的時候信號突然中斷,怎麼表達信號斷了?這時千萬不要和旁邊的人說“哎呀,信號是不是斷了”之類的話。鏡頭切著的時候,永遠不要跟旁邊的人說別的,直到攝像告訴你鏡頭已經切走,才可以做別的事。遇到這樣的情況,可以用手勢方式暗示現在有障礙,或者就大大方方的說“對不起現在我聽不見”,千萬不可在直播中左顧右盼。現場連線很考驗人的能力,有時正說的時候,耳機會傳來聲音,你一邊在說話,耳機中有一個人一直在和你說話,此時你還能說下去嗎?還有,在大型直播中經常遇到這種情況,當鏡頭在等著一件新聞事件發生的時候,導演會在耳機中說你的連線要從原定的30秒延長到兩分鐘,這麼長的時間該說什麼呢?還有可能是原本准備了40秒的話,剛說了20秒,導演說讓停下,那邊有更重要的事情發生,這時候你的連線在哪停?腦子裡就要迅速編輯剛才的文字,在聽的過程中隨時應變。

敬一丹主持《焦點訪談》。

現場連線的時候說什麼很重要。出鏡記者不能在鏡頭前說演播室主持人的話,記者在現場就要說那些在現場看到的獨有的,而視聽不能表現的內容,這對於現場出鏡記者來說才是最有價值的話。報人普遍以文字見長,而電視人的描繪能力則相對很弱,比如說在沒有霧霾的天氣裡天空是什麼樣的,電視人並不要對天氣進行一番描述,而是直接給觀眾一個畫面就行了。再比如說,在災害報道時,有記者站在洪水裡說“現在我們已經看到一片汪洋”這樣的話,而這樣的畫面,電視觀眾同樣也能看到,這種解釋就沒有什麼價值。如果記者站在一片汪洋裡說“這裡就在兩天前還是一條路,而現在是一片汪洋”,那這就很有意義了,因為你提供了視聽不能直接表現的信息。

5.視覺因素——講究穿著,注意舉止

有研究表明,來自視覺的信息會更容易被人接受,與出境記者關聯度高的視覺因素主要有三種。

一是背景。

同一個新聞現場,會有各種不同的出鏡角度可以選擇,出鏡記者所選擇的背景也是有信息的。如果出鏡時我的背后是門的話,我就會有不安全感,而當我走到人群中間出鏡的時候,我身后所傳遞的信息就會另有不同。對於出鏡記者來說,在有的環境裡特別想說話,有的環境中就很不想說話。當我身處非常宏大的環境中時,我就不知道該怎麼說了。比如2012年,《焦點訪談》在制作了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70周年的專題節目《為人民而歌》時,有個出鏡的地方最初定的是在延安革命博物館,特別宏大,我站在那兒就不知道從哪說起了。我們就一直走著找,后來走到一排窯洞,我忽然覺得很想說話,就把出鏡的場景選擇在了這兒。這就是視覺給觀眾和我帶來的影響。

二是服飾。

在新聞現場,出鏡記者自身的有些因素是要放大的。出鏡記者的服飾是最容易換的,也最容易出錯。決定服飾的第一個原則就是環境,平時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打扮得很有個性,可是當你作為一個媒體的出鏡記者出現在新聞現場時,就得提醒自己,不要因為服飾而帶來距離,比如說去災區採訪,出鏡記者的服飾就要盡量減少和殘垣斷壁之間的距離。盡量減少和哭天搶地的災民的距離。

三是舉止和表情。

今天我是在現場講座,並不需要刻意用鏡頭前的表情來面對大家,但是當我面對鏡頭的時候,有些舉止倒是要注意,因為鏡頭會放大某些表情。比如眼神,在鏡頭前,記者的目光最好是平視,當你需要思考的時候,眼睛可以向斜下方看,而不要情不自禁地向上看,否則就會影響你在鏡頭中的形象。

2014年春節前夕,敬一丹與央視感動中國欄目攝制組一行4人,專程前往山東招遠市,採訪2013感動中國獲獎者劉盛蘭。由於老人已是92歲高齡,腿腳不便,不能前往典禮頒獎現場,欄目組專程前來,將獎杯頒發給他,以此表達對這位老人的敬意。圖片來自網絡

6.團隊——友好合作,力求完美

新聞記者在現場面對鏡頭是需要一個團隊來完成的。作為紙媒記者,採訪的時候可以獨立完成,而作為出鏡記者,離開了團隊就無法實現。和現場出鏡記者合作最多的人就是攝像,攝像作為記錄者和觀察者,會看到你沒有看到的信息。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曾經得到過一次特別重要的忠告,就是來自經常合作的一位攝像。有一次我去大山深處採訪,一路下來有些暈車,到了之后,被採訪的人又特別害怕鏡頭,幾乎語不成句,本來我應該盡最大的努力讓他的狀態好轉,可是由於自己暈車,也有點顧不過來。採訪結束后,我一邊收拾東西一邊說:“今天談的根本不能用。”攝像一邊收拾機器一邊說:“沒有不會說的,隻有不會問的。”我聽了這句話后,本能地想反擊一下,想了半天居然沒有想出一句反擊的話,因為他說的太對了。后來,我就把他這句話寫在本子裡,成了我的採訪座右銘。鏡頭前我們採訪各種人,有多少人真的是不會說的。這位攝像以這樣的方式給了我忠告,成了我整個職業生涯的一句座右銘。攝像師第一時間通過鏡頭審視你,你在出鏡時的毛病,他看得最清楚。因此,出鏡記者要把攝像師當做自己的摯友,他可以隨時批評和提醒你。能不能和攝像做摯友,關鍵看自己的態度,要經常主動征求攝像的意見,主動請他做監督。如果說我們和攝像能有友好的合作,就會使我們在鏡頭前表現得更完美。

出鏡秘笈的信息量很大,真正細讀下來,不花點功夫恐怕是不行的,如果您讀后能有一些收獲,那麼堂主最近的辛苦也真是值了。面對鏡頭的技巧真得琢磨,來吧,有志於出境的媒體人和自媒體人,不妨練習一下,自拍一段,看看自己的表達怎樣……

原創作品 轉載請注明

內容支持: 李 霖 王寶平 黃躍奎 張 翀

編輯策劃:王向令 耿 磊

圖片攝影:王向令 張世耀

 

(責編: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