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前沿聲音>>編採探索

用“匠心”打造“走心”的節目

李嵬嵬
2016年07月18日14:37 | 來源:青年記者
小字號

自2015年“五一”以來,《大國工匠》欄目已經在中央電視台推出了三季節目,樹立起23個典型人物形象,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在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全國總工會2016年最新評選的10位“最美職工”中,有9位是《大國工匠》曾報道過的人物。

經過一年多的磨礪和沉澱,在《大國工匠》欄目主創人員的心中,“大國工匠”這四個字,不僅是一個社會影響巨大的品牌欄目,而且已經融入大家的日常工作,成為一種團隊文化和職業精神。這是一種執著堅守、追求卓越、不斷突破的精神,更是一種為黨的新聞事業默默耕耘的情懷。可以說,在社會上、在我們的記者團隊中,《大國工匠》都起到了“成風化人、凝心聚力”的作用。

節目的精彩呈現,得益於央視新聞中心探索實施的全新策劃運行機制,通過強有力的系統保障,實現新聞全流程把控,做到了課題式設計、項目式管理、工程式推進。在採訪制作過程中,上至中心和部門主任、制片人,下至記者、編輯、攝像,人人都追求極致,一絲不苟。採制《大國工匠》,既是工作,也是學習,工匠精神激發了大家的創作熱情。小到一個編后的字斟句酌,大到節目生產的組織運作、節目播出的排版布局,事無巨細,面面俱到。為了制作精品節目,凌晨一兩點,有人還在為一個措辭、一個畫面而反復推敲﹔為了保証節目品質,有人多次調整編輯思路,甚至重新採訪拍攝。或許,記者郭薇提供的一組數據更有說服力:節目播出7分鐘,拍攝素材5小時,採用量僅為2%﹔採訪了主人公的五位同事,素材時長一個多小時,但在編輯過程中,反復琢磨比對,最終優選出15秒同期聲,採用比例僅為千分之四。這樣的素材比例描摹出記者精益求精的作風。

在第三季拍攝特種鋼管精鏜工戎鵬強時,為了在有限的工廠空間內多角度呈現人物,攝像師爬上天車、趴在車床上取景,甚至啟用內窺鏡拍出鋼管內部的鏡頭﹔在第一季拍攝火箭發動機焊接技師高鳳林時,弧光對眼睛的傷害極大,但是攝像師為了追求最佳拍攝效果,在沒有戴護具的情況下,堅持拍攝﹔在採訪LNG船殷瓦焊接工人張冬偉時,女記者冒著危險進入船艙作業區,穿上沉重的防護裝備,爬上十層樓高的腳手架採訪﹔拍攝鏨刻大師孟劍鋒的故事時,記者和攝像每天在路上奔波往返四個多小時,清晨6點出發,晚上12點到家,為了追求最佳屏幕效果,啟用了索尼F5、佳能5D3、高清攝像機、3個三腳架、6個攝像頭、話筒、無線胸麥、挑杆話筒、調音台、三個LED燈、一個機頭燈、一個監視器、攝影軌道、電腦、硬盤等等眾多設備,車的后備箱和后座椅被塞得滿滿的,車頭甚至都翹了起來。在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攝像師出現了頭暈、惡心、嘔吐的症狀,但都顧不上休息,始終堅持拍攝,並且對每一個鏡頭精益求精,毫不馬虎,拍攝了大量令人叫絕的經典鏡頭。可以說,記者的一舉一動都充分踐行著工匠精神。

參與《大國工匠》制作的記者鄭連凱,在完成第一季節目后,就曾寫道:採訪寧允展,就像和自己對話。這種感受,源於鄭連凱的人生經歷,他和寧允展都是出生在農村,兩人的人生起點有頗多相似之處。之后的20多年,他們一個在生產線上研磨火車部件,一個在話筒前后推敲稿件。沒有想到的是,若干年后的一個勞動節,他們因為《大國工匠》節目相遇在高鐵車間。採訪結束,寧允展告訴鄭連凱,他這是第一次在陌生人面前落淚,而鄭連凱在寫稿的過程中,也是一邊敲打鍵盤,一邊淚流滿面。對於一位天天跟政策和數字打交道的央視新聞記者來說,這次採訪是一種難得的體驗!正是因此制作《大國工匠》,讓他有機會認識了寧允展,也讓他更清醒地認識了自己和所從事的職業。“大國工匠”貴在有匠心,這份匠心磨煉出了寧允展,也同樣磨煉著參與節目的記者。

採訪故宮古書畫修復師的記者張芊芊在談創作體會時,提到用“匠心”打造“走心”的節目。為求新求變,《大國工匠》節目組在第三季採寫過程中,決定用主人公自述的方式詮釋工匠故事。由於沒有解說詞,完全靠影像敘事,節目內容要表達清晰而節奏又不能拖沓,這對剪輯的要求很高。剪輯的過程不是簡單地按稿子碼素材,而是要求對素材進行二度創作,不僅是按照主人公的外在行為邏輯剪輯,更要展現出她的心靈空間。張芊芊平生第一次覺得剪片子好像是在練氣功,要緊緊捕捉住自己最初那種鮮活的感覺,循著心靈的節奏,畫面長一點或者短一點,味道都不對。整個剪輯過程,記者和編輯連續熬了90多個小時,斟酌著每一處剪輯點,不敢有半分隨意處置,體力和腦力都到了極限。但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樣虐心的苦沒有白受。重新剪輯結構之后,節目刪繁就簡,減掉與主題無關的瑣碎信息,騰出篇幅將那些動人的情節點描繪充分。節目敘事節奏放緩,給觀眾空間細細體味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於是,節目避免了生硬的“介紹事跡”的格局,變成了一條真正“走心”的片子。是的,新聞工作者做節目就應該像古書畫修復師單嘉玖一樣,沉得下來,採訪的每一個環節、拍攝的每一個鏡頭、剪輯的每一個畫面,都要融入心血,精益求精,才能呈現不一樣的屏幕效果。

記者王凱博最近回看了第一季《大國工匠》節目,她說,感謝《大國工匠》,讓我也做了一回匠人。一年前,當王凱博在寫稿子和編片子時,哪些細節保留、哪些情節刪減,她都要反復拿捏考慮。9分鐘的片子,每一幀每一秒,每一個鏡頭,每一句同期聲,都是用心推敲出來的。主人公顧秋亮師傅說過,“讓人信任一次兩次,一年兩年容易,讓人一輩子信任很難。我就想讓人一輩子信任”。這句支撐顧師傅一路走來的話,也成了王凱博最大的收獲。在浮躁的時代裡,能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事,讓他人信任,而且是長長久久地信任,何嘗不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大國工匠》讓一批真正的匠人呈現於人前,也讓大家有機會重新審視自我。

完成《大國工匠》節目,就像答完了一份職業精神的考卷,用匠心“研磨”新聞,主創團隊收獲的不只是節目本身。有記者說,在這個人心躁動的社會,大國工匠那種心無旁騖的境界觸動人心,當自己煩躁、疲憊的時候,就會想起節目中的大國工匠。還有記者說,作為中央電視台的新聞工作者,就好比新聞戰線的一名小工匠,我們有責任傳承愛崗敬業、盡職盡責、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

最后,分享一下第三季《大國工匠》節目的宣傳詞,與君共勉:

追求極致,雙手創造神奇﹔

精益求精,執著成就夢想﹔

穿越時代的堅守,隻為一顆傳世的匠心。

大巧於心,大慧於行,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作者為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經濟新聞部記者)

(責編:戴莉莉、程惠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