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罪師》PK《十宗罪》 誰將成夏季懸疑爆款網劇

《滅罪師》PK《十宗罪》
今夏暑期檔不僅要主打玄幻大IP,更要吹起一股懸疑推理風。連續兩日《滅罪師》和《十宗罪》相繼宣布將在愛奇藝和優酷上線,頗有對打態勢。警匪涉案、懸疑推理、靈異穿越等都是網劇的大熱題材,雖然尚無全民爆款的作品出現,但從《十宗罪》、《滅罪師》等的演員陣容、制作水准看,已經擺脫了初期的粗糙低劣。
故事開腦洞
風格要“飆腎”
從《余罪》、《老九門》等劇的成績看,愛奇藝對行業風向的把控有目共睹。愛奇藝自制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對此回應說:“我們不拼IP、拼故事,不拼明星、拼演員,不拼投資、拼制作。”《滅罪師》講述了中國偵探唐朔因其女友在韓國被害,隻身前往異國追凶,卻陷入一個又一個連環案件的故事。對於在《心理罪》之后為何要再去投拍同題材的《滅罪師》,戴瑩解釋:“《滅罪師》的問世就是源於《心理罪》的成功。《心理罪》在市場層面上取得了非常好的反響,無論口碑、制作、題材,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也有很多遺憾,比如情節沒那麼緊湊,可能更多是在走人物情感,而《滅罪師》我們在創作的時候就希望在情節上能夠更加緊湊,給更多的懸疑感。”
《十宗罪》是懸疑推理小說中的超級IP,當年一經推出便引起強烈反響,位列年度十大網絡小說排行榜第一。總制片人陳黛蓉看中的自然也是這點,“首先從故事上來講,做劇一種是照進現實,另一種是拓寬想象,懸疑劇肯定是屬於后者。它提供的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太能碰到的事情,這也是劇迷經常看懸疑劇會有開腦洞樂趣的原因。同時也是我們選擇《十宗罪》的原因,它的案件是很離奇的,有很好的故事核。第二,在風格上,有的劇是走心,有的劇是飆腎,《十宗罪》會有一些很驚心動魄的場面,打斗、追逐、破案,在觀劇體驗上是飆腎的方向,可以充分滿足網友的體驗。”
尺度非賣點
情節是根本
在《滅罪師》的發布會上,劇情是否以血腥暴力為賣點成為主創們面對的質疑。導演楊苗坦言:“血腥暴力並不是《滅罪師》的賣點,也不是追求的視覺體驗,《滅罪師》更想給觀眾的是對於軌跡的燒腦,對於人物命運的關注,因為你們看到男主角從一開始因為女朋友的去世隻身來到韓國,孤身追凶,這個情感力度和展現的軌跡是觀眾最想看到的。”
同樣的問題,陳黛蓉對懸疑劇大多拼尺度的說法也不贊同,“有些東西不能本末倒置。有一些大尺度是為了劇情需要,而不是為了打擦邊球去追求大尺度。故事好看,強情節,這是懸疑劇最應該關注的東西。”據介紹,網劇版將在小說原有的基礎中,重點展現四個特立獨行的警察組成的“蜘蛛特案組”懸疑推理、刑偵破案的過程,以“高智商犯罪”、“多懸念鋪設”等元素,弱化替代原著小說中的靈異、重口等不適宜影像化呈現的內容。此次邀來曾經操刀《神的禮物》的韓國頂級導演李東勛來掌鏡執筒,目的也正是看中其在以往影視作品中對於高智商犯罪的案件細節與推理思路的細致還原能力。
相比《滅罪師》,《十宗罪》在演員上的投入力度也明顯更大,張翰、曾志偉的搭配並不遜色於傳統劇。陳黛蓉透露,在敲定張翰之前,他們甚至考慮過目前當紅的所有一線,但最終因為大多偏鮮肉型而放棄,因為缺少了男主身上的男子漢氣質。
有了原著小說打底、大腕演員加盟以及韓國導演把控,《十宗罪》距離爆款還有多遠?“我覺得任何的爆款都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在一個適當的時機能夠推出一個不一樣的作品,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視聽感受的時候,就可能更容易成為爆款吧。但是,好故事和好制作永遠是成為爆款的基礎。”(記者 馮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