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陳康威:媒體應為亞洲和諧發展擔負應有的責任與角色

2016年07月25日09:44 |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小字號
新加坡報業控股集團副首席執行官陳康威致辭
新加坡報業控股集團副首席執行官陳康威致辭

人民網北京7月25日電 由人民日報社主辦、環球時報社協辦的第八屆東盟與中日韓(10+3)媒體合作研討會評論員對話會今日在京舉行。新加坡報業控股集團副首席執行官陳康威先生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處在一個傳播格局與輿論環境巨變的時代,媒體需要用智慧凝聚共識,為亞洲各國的和諧發展承擔起應有的責任與角色。

發言如下:

論壇至今已經舉辦了第八屆,非常有效地促進了東南亞以及中日韓三國之間的媒體交流合作。本屆的主題是建立共識,這是一個宏大的目標。在新媒體時代,這個目標更具意義,也面對挑戰。

第一,信息平台的改變,加強了建立共識的基礎。隨著科技為媒體帶來的平台革命,不同國家的民眾可以使用共同的信息平台。近年新形成的跨國界,甚至是無國界的社交傳播平台讓信息更自由流動,大家有共同的使用對象,形成各自的行為數據,消費心理更親切,而且更有利於在某個領域聚集觀念,達成共識。

第二,互聯互通將提升媒體共識的責任。在信息更自由流動,互聯互通成為主要趨勢的情況下,媒體更應該全面地呈現觀點,更有意識地站在區域合作的更高角度去看待問題,更堅定地在傳播的“眼球經濟”沖擊下,承擔媒體應有的責任,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人員的互聯互通、觀點的互聯互通、善意的互聯互通,讓立場和聲音更加完整,加深彼此的了解,才能推動共識的建立。

第三,共識有助於減少誤判。信息的大量流動與傳播,同時也會制造各種觀點和聲音,包括傳統媒體、網絡媒體、社交媒體、自媒體等各種平台的傳播現象,已成為我們現在生活的新常態。往往因為跨國的傳播,在另一個不同的文化與背景社會引起另一波反應。在這個眾聲喧嘩之下如何形成共識,如何避免誤判,不同媒體的傳播初衷、目的就需要媒體從業者的經歷與專業的努力。

媒體既是制造、傳播國家形象的載體,其自身也是國家形象的主體之一。媒體在社會中扮演什麼角色、擁有什麼地位、如何行使傳播的功能和這個國家的制度、文化、民情有直接關系。目前,媒體生態非常多元化,在各國當中,有代表政府喉舌的官方媒體、半官方半市場化媒體、純商業媒體、上市公司控制的網絡媒體、媒體精英創辦的自媒體、個人碎片化的社交媒體,東南亞十個國家就有著不同的媒體生態、文化與社會風情。中國、日本、韓國同樣也各有差異。因此,在各國政府、社會和民間通過信息傳播進行對話時要特別注意各不同媒體的背景,以及它所承載的意義,所代表的社群與傳播的對象,才更有利地建立更加精准明確的共識。

我們也必須看到,在新媒體時代共識也可能是非常脆弱的。區域之間的媒體合作促成共識的形成,這個構建過程既需要媒體自身內在的自覺行為,又是這些媒體與外界互動產生的結果。在區域交往中,任何一個涉及雙方或多方的事件,可能因為不同的主體的介入而形成廣泛的輿論與意見。如果把握不當,很可能會帶來不同層面的傳播力量而快速地弱化消解這個共識,重新構建需要花不少時間、時日才能實現。

此外,我們也要看到,共識並不意味代表完全趨同。在信任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共識,能夠包容以及接納差異,並在差異中尋找共同發展、互相合作的契機。我們處在一個傳播格局與輿論環境巨變的時代,區域議題眾多,涉及的層面廣泛,發展程度不一,我們需要用智慧凝聚媒體的共識,應對復雜事件,為亞洲各國的和諧發展承擔起媒體應該負有的責任與角色。

(責編:楊牧、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