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謝娜小S遭遇"水土不服" 名嘴跨平台新作易"尷尬"?

2016年07月25日05:20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華麗轉身不等於“翻炒”

  小S新節目《姐姐好餓》首集請到黃渤。

  汪涵的網絡綜藝節目《十三億分貝》

  謝娜獨自挑大梁《娜就這麼說》

  繼何炅、謝娜、孟非、馬東、華少等名嘴跨界、跨平台推出新作品后,近日小S新作《姐姐好餓》在愛奇藝開播也吸引了不少觀眾關注——首播不到24小時點擊量突破2000萬。節目首播后,小S透露“我媽跟我姐一直打來說太好笑了”,但觀眾有不同意見,網絡上不少批評聲音稱看節目的過程“很尷尬”,“分明是表情包合輯”。是小S的主持功力退步了?還是名嘴跨平台容易“水土不服”?

  《姐姐好餓》被指“難堪又迷惘”

  暴露小S的主持弱點?

  近日,自《康熙來了》完結之后“失業”半年的小S推出新節目《姐姐好餓》,這個脫口秀美食節目首集請到黃渤擔任嘉賓,節目裡小S拼盡全力跟黃渤較勁,節目在愛奇藝推出后24小時2000多萬的點擊量顯得熱度很高,但是,跟小S所說的“我媽跟我姐一直打來說太好笑了,笑到她們都落淚”不同,觀眾的反響平平,有的觀眾甚至認為節目暴露了小S難以一個人掌控一個節目的弱點。“與黃渤邂逅的她在四十分鐘裡把《康熙來了》中撩漢、撒潑、奚落林志玲的戲碼玩了一圈后,透過熒屏都能顯出尷尬。採訪形式乏味的訪談節目恍如一個加長的臉色包合輯,難堪又迷惘……”看了《康熙來了》之后對小S有著高期待的觀眾無法接受小S把自己拿手的套路又演了一遍。有觀眾認為:“我想看的是當下的小S,不是曾經的‘康熙’翻炒。”“小S如今終於有了跨平台嘗試,從洋蔥、吃大蔥、送擁抱均可以看到她的努力。或者是太著急一上來就樹立起小S招牌式的魔性人設,整集節目都環繞著以往的老梗,這都錯了,觀眾想看到的是節目而不是一個超長的表情包。”

  即使是跟黃渤的過招,小S也是處處落於下風。節目中,小S先是問黃渤,當她和林志玲掉入海裡,他會先救誰?黃渤選擇了先救小S,理由是林志玲“個子比較高,她可以自己露出水面來”。小S不服,又繼續要求和林志玲比,但這次黃渤依然沒有口下留情,“從身高、從體型、從學識、從涵養,(你)哪一點可以和人家比”,被逼急了的小S反問:“你是說我任何方面都輸過林志玲嗎?”沒想到黃渤繼續補槍,“就是尖酸刻薄方面,你勝過她。”一時堵得小S無話可說。

  雖然有網友覺得黃渤這回處處護志玲,對小S講話有點犀利,但也有網友認為小S應當反思自己的主持控場能力,注意提問的尺度,畢竟說的問的剛剛好是直爽,說話太過了就是張狂和無禮,從另一方面暴露了她在節目掌控力方面依然需要改進的問題。

  不過,小S似乎並不在意大家的吐槽。前日,她連發多條微博,先是表示“希望有讓大家開心”,接著是“謝謝大家的收看和指教,隻要你們開心,我就滿足了”,然后是“姐姐又要出發了!此行很艱難啊”,大有直面觀眾各種評論的意思。

  跨平台是一次冒險?

  “水土不服”並不少見

  如今,電視綜藝多以真人秀為主,主持人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漸漸弱化,與此同時網絡綜藝的良好發展,讓越來越多的大牌主持紛紛加盟從電視轉投網絡。一時間,網絡綜藝紛紛宣布請到大牌主持,節目內容聽起來也頗為酷炫。有的名嘴也不滿足於原有節目,開始了跨衛視平台的嘗試,不過反響不一。

  相對而言,名嘴們網綜的嘗試比較多。何炅《拜托了冰箱》、汪涵《火星情報局》之后,兩人又有新動作,汪涵在《十三億分貝》當隊長,何炅將打造首檔聚焦高校的網生綜藝競技秀《學長不二盟》,選擇35位校草級男神,組成七大聯盟。此外,李詠“觸網”會推出明星選擇體驗真人秀《偶像就該醬嬸》。有消息稱,就連“村長”李銳都要上網創業了!在電視屏之外的電腦端甚至手機端,這些主持人打破固有的形象、氣質,讓觀眾看到了他們的另一面。

  但是,跨平台對名嘴來說可能是機遇,也可能是冒險,原因在於觀眾和新節目的不確定性。以往成功的電視節目已經吸聚了大批電視觀眾,觀眾收看節目是有一定慣性的,名嘴們換了平台就相當於換了一批受眾,能不能把原來的觀眾帶到新平台上,考驗的是觀眾的忠誠度,也考驗節目能不能讓他們真正發揮所長。

  在跨平台嘗試之后,有的名嘴遭遇了“水土不服”。除了小S的《姐姐好餓》的口碑不理想外,謝娜獨自挑大梁的《娜就這麼說》獲得的正面反饋也並不多,謝娜和小S都被認為“節目掌控力需要加強”。

  發揮自身長處,俘獲觀眾也不是難事

  既然跨平台嘗試可以稱之為一次冒險,那麼名嘴大牌究竟要如何俘獲觀眾?還是應該發揮自身長處!

  日前,汪涵卸任《天天向上》制片人后首度參與策劃的網絡綜藝節目《十三億分貝》在視頻網站正式上線,24小時播放量就破了3000萬,稱霸微博話題榜。不同於其他音樂節目,《十三億分貝》以“地方話”為演唱形式,進行“原創、改編、翻唱”等創作,極具網感。節目裡,汪涵展現了自己極強的語言天賦。

  何炅和王嘉爾大受歡迎的《拜托了冰箱》如今迎來第二季,這檔被認為“走胃又走心”的節目不僅透過冰箱深扒了明星的個人生活,並且利用冰箱裡的簡單食材做出一道道美味的菜肴,被認定為“下飯綜藝”。

  而馬東在《奇葩說》裡展現了自己睿智、幽默的一面,並因此成為年輕人的新寵,有觀眾贊揚馬東是“金句制造機”,一次又一次讓觀眾感受到說話的力量。(記者 莫斯其格)

  評論

  正視不同平台的不同需求

  莫斯其格

  說到為什麼會選擇跨平台合作,不少名嘴會談到“創新”,這其中既有綜藝節目的創新,也有個人風格的創新。

  對電視觀眾來說,喜新厭舊是常態。因此,節目需要創新,名嘴也需要讓觀眾有點新鮮感。相對來說,目前電視綜藝以真人秀居多,其中主持人的作用被弱化,加上網絡綜藝內容制作方面存在大量彈性空間,主持人的發揮空間也更大,此消彼長之下網絡綜藝對名嘴的吸引力就會被放大。而且,對名嘴們來說,在老牌綜藝節目中奠定了地位,加盟網絡綜藝也是尋求自我突破的另一條途徑。孟非談到加盟網綜的原因時曾說:“很多人都知道,《非誠勿擾》於我,很像《快樂大本營》於何炅老師,都是作為一生的事業在用心經營的,但我們必須要創新。”

  但是,創新不應該是換個平台把自己駕輕就熟的東西翻新一遍,畢竟觀眾想看的是“新”而不是“翻炒”——如果還想看原來的翻炒,不如把經典節目點播一遍,何必巴巴地追著新節目?平台的不同,造就了需求的不同。正視不同平台觀眾的需求,並不僅僅是運用自身名氣、人氣,還要結合新平台和新節目的特色,才能實現跨平台的華麗轉身。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