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西部學刊》>>2016年7月下

新技術語境下的概念轉化與研究願景 

新媒體傳播范式淺析

鄺 野
2016年07月26日09:45 |
小字號

摘要:隨著網絡技術和電子技術的發展,傳播的形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技術與手段不斷革新的同時,這種變化也帶動了傳播學觀念與傳播研究概念的相應變化。無論是從技術層面解讀的“技術決定論”,還是以媒介使用者為視角對公共領域與社會塑造的闡釋,新技術條件下的新媒體不僅在社會歷史情境中產生影響,同時也為傳播學在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的概念轉化與研究突破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文通過分析在新技術語境下由新媒體引發的傳播學概念變化過程,試圖以傳播力的統一構架對新媒體理論建構以及新媒體研究願景做出一些探索。

關鍵詞:傳播力﹔新媒體﹔概念轉化﹔研究願景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CN61-1487-(2016)07-2-0034-02

作為傳播學研究的一部分,對新媒體研究的起點首先落在概念與知識的轉型上。每一次傳播技術的革新以及由它所引起的傳播理論研究范式轉向,不僅深刻影響了傳播研究的發展,同時也折射著傳播與社會機制之間復雜關系的變遷。在各種社會文化特異性相互纏繞的全球化浪潮下,傳播交互方式變革的同時也催生了新的社會關系。當技術效應不再局限於客觀世界而與各種關系結合時,即使間接的傳播現象也可能成為新理論的起源,並以現實推動力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一、技術神話:概念底蘊與觀念變遷

當前,我們談論的“新媒體”,特指以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以及移動終端技術等數字化信息傳播技術相結合的綜合體。因此,其概念首先指向媒介技術和媒介形式本身,而同時又指向用來表達和交流的設備、內容以及圍繞其所產生的實踐行為與組織形式。由新媒體通過社交網絡搭建的社會關系網交互作用的影響下,以權力關系為依托左右現實局勢的場域共同為技術語境下的傳播范式轉換提供了基礎。

目前,大量的傳播研究指向媒介的微觀層面及其在社會情景中的互動關系,以實現文本性(textuality)與情景域(contextuality)的結合。因此,對新媒體屬性與特性的研究是一個需要加以整體考察的概念。

對傳播技術及其與社會理論命題之間關系的探索,自20世紀70年代就已開啟。先有貝爾的“后工業社會”概念的誕生,后有馬克盧普的“知識產業”概念的提出,隨后還有托夫勒對信息化趨勢所形容的“第三次浪潮”等概念提出。這些理論無不例外地對技術力量的作用給予相當的肯定描述。由於這些理論對於科技之於傳播乃至人類社會活動的作用賦予相當的期望,而經常被批判為過度的科技樂觀主義。通過技術武裝起來的傳播活動,整合社會資源成為技術決定論的新形式。在此過程中,新的詮釋認為新媒體技術能夠改變社會形態,同時也開創社交新形式,拓展知識生產結構,轉移權力中心等。麥克盧漢的“媒介即萬物,萬物即媒介”“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對個人和社會的任何影響,都是由於新的行為尺度產生的,我們的任何一種延伸(或曰任何一種新的技術),都要在我們的事務中引進一種新的行為尺度”[1]的主張在此背景下被發展為一個新版的“技術神話”。他認為“在電子技術下,人類的全部事務變成學習和掌握知識……時間和空間在瞬時信息時代雙雙化為烏有,人們的交互方式將重新部落化,從而產生一個人人參與的地球村”[1]的觀點,也被新媒體技術與同時帶來“時間的終結”“空間的終結”“權力的終結”[2]所証實。這種技術迷思所造就的期待使得新媒體能夠解決人類社會諸多問題的“電子烏托邦”成為傳播研究的願景。凱瑞曾經以麥克盧漢將技術“奉為人們期待的社會變革的動力、重建人道主義社會的關鍵所在、回歸珍貴的自然樂園的途徑”[3]對此加以批判。但技術的神話在傳播研究歷程中過去存在,現在存在,將來或許還會存在。技術的進步體現的始終是物與人之間的關系及其固有的底蘊與屬性,而媒介的延伸並不能將其証偽。當去掉了技術語境上的決定論光環時,新媒體的技術神話也就從“決定”走向“主流”,從“媒介延伸”走向“媒介融合”。至此,新媒體研究從開始被看做革命性的一步步轉向演進、融合的多元研究路徑。而正是多元路徑的產生,讓后面將要談到的新媒體與社會理論之間的關系研究成為傳播研究的又一方向。

二、關系更新:新觀念與舊理論

除開技術切入點的研究視角,另一大研究視角是從媒介、受眾以及與社會之間關系的維度加以闡釋。需要強調的是,對技術之於人與人、人與群體以及整個社會關系的考察或許在實踐意義上並不突出,但它卻是建構新媒體研究這一領域裡的新分支的必要部分。沒有對於這些關系之間的分析與研究,傳播研究在以新媒體為代表的新技術語境下就難以建構起適應新環境的新理論。

理論內部關系的更新常常源於新觀念的誕生。因此,如果將當前新技術語境下的新媒體及其研究看作是傳播研究的一大“勢力”的話,那麼傳播學界之於技術的神話探討就是其中的“力”,即左右傳播形態發展與進步的基礎,而其與社會理論、社會制度、社會關系框架下的研究則是其中的“勢”,即之於社會的意義。

在新媒體時代下,首先改變的觀念是傳播觀中的媒介觀或者說渠道觀。大眾傳媒時代的傳播,與媒介和傳播機構緊密相關。而在新媒體時代,信息的傳遞是人們通過分享和具有表征意義的中介來實現的,就這一點來看,信息媒介在大眾中的延伸和普及極大地增強了媒介“去中心化”的趨勢。受眾參與,通過互聯網構筑的媒介平台,今日的傳播已變成受眾、傳統媒介機構、公司、政府等各方力量共同參與的復雜交互行為。其二是受眾觀的變遷。受眾從過去被動的接受者轉化為信息內容的生產者與發布者,同時也是這些信息的消費者與使用者。其三是傳播的過程觀轉變。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對於傳播過程的認知不再是簡單的單向、線性過程,互動傳播觀成為當前新技術語境下社會傳播的真實寫照。由此,“受眾”一詞在新媒體時代下其表意已不再准確,而“用戶”與“使用者”這樣的表達則更符合新媒體時代的要求。因此,雖然以受眾為中心的研究仍然在新媒體研究中較為流行,但以用戶為中心的研究大幅增長,更多學者從研究接受行為轉向研究使用行為。[4]

既然新媒體為傳播研究帶來了如此大的變化,那麼新媒體是否能夠帶動傳播研究一次轉型呢?傳播學界對此持謹慎態度。當前以互聯網研究為代表的新媒體研究增長速度相當驚人,在美國社會科學七大熱門研究領域中排名第三。相關的一個趨勢是,在當前的新媒體研究中採用“網絡分析”視角進行研究的現象也日益增多。[5]而所謂“網絡分析”指的是,個體在社會生活中的各種關系以及這些關系相互交織形成模式和組成方式。在網絡環境中,通常用戶不會直接進行關於自我的描述,而是通過朋友列表或者相冊等“第三者”來實現展示,也就是說在典型的互聯網社交平台這樣的新媒體上,信息流動過程是“信息”—“用戶”—“觀眾”。盡管在新媒體上實現的信息傳播幾乎都發生在虛擬空間之中,但世界卻是包含了現實的世界和線上的網絡世界。因而具體的分析依然要具體地解析新媒體的社會網絡結構。正如前文提到的,新媒體與舊媒體並不是完全的取代與被取代關系,而是日益地體現出融合共生關系,新觀念的產生也並不意味一定就與舊觀念站在相反的立場上。關系與觀念的更新為傳播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徑,但這個途徑畢竟不是唯一的。因而,比較新媒體與舊媒體之間的差異與共性,為凝聚新技術的現實力量與社會新關系理論屬性以形成新媒體統一的傳播力,並試圖找出新媒體下一步的發展趨勢,這才是新媒體研究不斷拓展的對象與議題。

三、結語

傳播研究一直都在進步與發展之中,而在當今跨文化、跨地域的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為了讓新媒體研究能夠在不斷的學術探索中建構起一套其獨特而有解釋力的理論,這不僅對新媒體本身自我的發展與完善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樣對傳播研究的演進有著積極的作用。當前的新媒體研究中,對於微觀層面研究的力度依然較大。學界公認的意見,新媒體技術突破了時空以及一定程度上權力對人類的束縛,但技術決定論的迷思,以及對於新媒體之於社會制度與權力關系的過高期待,使得相關研究依然有著流於烏托邦式想象的趨勢。

當然,一切傳播研究都應置於具體的、歷史的情景中加以考察。各不相同的文化情景及其衍生出的種種特殊性,即使在全球范圍網絡世界的新媒體上也依然有著深刻的體現,或者說正是由於新媒體的產生與普及,使得今天的傳播研究處於一個較之大眾傳媒時代更加多文化、形式各異卻又彼此相關的社會交互網絡中。因此,對於未來的新媒體研究而言,在關注全球化以及傳播研究轉型的大背景下,對於新媒體在中國社會獨特性之下,宏觀社會關系屬性與微觀現實技術支撐屬性間達成平衡並統一在傳播力概念下的研究,對於新媒體的理論建構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M.McLuhan,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M].New York:McGraw-Hill,1996.

[2]文森特·莫斯可.數字化崇拜:迷思、權力與賽博空間[M].黃典林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3]詹姆斯·W·凱瑞.作為文化的傳播[M].丁未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

[4]T.Peng,L.Zhang&Z.Zhong.Mapping the Landscape of Internet Studies: Text Mining of Social Science Journal Articles 2000-2009[J].New Media & Society,2013.01.26.

[5]S.Wasserman & K.Faust.Social Network Analysis: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作者系四川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研究生)

(責編:霍昀飛(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