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下半程熒屏劇集展望 《青雲志》有望成"爆款"

《你好,喬安》
《謎砂》
《青雲志》開播,有望成暑期“爆款”
由李易峰、趙麗穎、楊紫主演,根據蕭鼎小說《誅仙》改編的電視劇《青雲志》昨晚在湖南衛視亮相,騰訊視頻也於昨日中午舉辦了“傲看青雲,率先開播”活動,主演李易峰從拍戲現場趕來助陣。此前李易峰曾說“《青雲志》之后再不拍仙俠劇”,當天他直言,這是他內心的真實想法,“但我爸媽和工作人員也勸我,不要把話說得太死。如果有非常好的本子,價格又特別合適,那也可以……再說吧。”
據悉,《青雲志》被市場看好有望成為“爆款”,將再掀仙俠劇熱潮,昨晚在湖南衛視與騰訊視頻同步開播,此后,騰訊視頻VIP頻道每周一到周四20時更新1集。
李易峰表示,出演《青雲志》中張小凡的角色是他的宿命,“早在2011年的時候,就有粉絲把我的頭像P在了張小凡的造型照上,她真的很有遠見!這個劇兜兜轉轉,最后還是我很榮幸地出演了張小凡這個角色。整部劇的拍攝團隊非常用心,每個演員都非常用心、努力,希望最終結果讓大家滿意。”
現實題材劇作有所增加
《我是杜拉拉》偶像劇一定不要有套路
由戚薇、王耀慶搭檔的“杜拉拉”系列收官之作《我是杜拉拉》昨晚播出,導演劉俊杰接受記者採訪,透露性格偏男性化的戚薇曾擔心自己不能演繹好杜拉拉。盡管擁有多部偶像劇代表作,但他表示,靠扇巴掌等狗血戲碼吸引觀眾的年代早就過去了。
談到找戚薇來扮演杜拉拉,他表示:“會演戲的演員有很多,但戚薇經歷過結婚、生孩子,她的感受會跟一般人不一樣,是最真實的,我喜歡讓角色往演員身上靠,而不是把演員往角色裡面套,演成導演想要的樣子,我在確定一個演員之前必須和演員見一面,跟對方聊上幾句就可以找到感覺,這樣他們不只是做一個單純的表演,而是有更多來自於生活的感受。”劉俊杰說,選演員不一定選顏值最高的,而是希望演員放下自己,做一個真性情的人。
此外,面對現在許多電視劇道具、特效做得太假、引人吐槽的現狀,他表示不屑,自己拍戲在使用道具等問題上,一切以真實為原則,“像拍吃飯的戲,我永遠都把真的東西讓演員吃,他才會覺得好吃,你拍出來的效果就是不一樣。比如你在喝咖啡,我不會給白開水,對演員說你假裝它是咖啡,我不太喜歡這樣,我就喜歡是真實的反應”。
眾所周知,偶像劇難免有許多狗血、俗套的橋段,對此,他表示一定做好細節,“一切都不能是套路,無論是霸道總裁,還是暖男,都一定不要有套路,觀眾看劇是希望被你打動,打動人的隻有真心,你總不能每天都靠主角扇巴掌、下跪來吸引觀眾,那個年代應該過去了”。
《謎砂》體現新時代警察風貌
由李宗翰、趙子琪、李乃文等主演的刑偵懸疑劇《謎砂》登陸東方衛視。據悉,作為熒屏上近年來少有的刑偵題材劇,《謎砂》真實演繹了警隊精英與犯罪分子之間的博弈,體現了新時代警察的風貌和精神。
李宗翰演了很多溫柔深情的言情劇男主角,此次扮演的齊雁南是一名警察。他表示,這次算是完成了一個長久以來的願望。比起李宗翰,飾演反派的李乃文則用“放飛自我”來形容這次表演,“我喜歡演反面人物,演起來更加自如和隨心所欲,演得非常過癮”。
《你好,喬安》
與《歡樂頌》異曲同工
都市情感勵志劇《你好,喬安》昨晚登陸浙江衛視。該劇由戚薇、王曉晨、陳亦飛、王柯達主演,講述一對身份背景、性格截然不同的閨蜜離開校園步入社會后,面對愛情、事業等一系列考驗的成長故事。表現了現代女性拼搏向上的精神與奮斗人生,和此前的《歡樂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同時《歡樂頌》第二季也已經確定將於明年初在浙江衛視播出。
該劇的一大亮點是“雙女主”的設定,戚薇扮演的喬安光芒四射、高冷霸氣,王曉晨扮演的倪好雖然出身平凡,但是樂觀堅強,兩者氣質截然不同。
生完寶寶晉升為辣媽的戚薇透露,為了復出演好女王范兒十足的喬安一角,她產后一直堅持瘦身。同時,在拍攝飆車、跳河等高危險戲碼時,戚薇也親自上陣,堅持不用替身。(記者林芳)
頭評
暑期檔不能隻有低幼題材
曾俊
有人認為,隻要是有俊男靚女,有華美服裝,有浪漫愛情,年輕觀眾便不會計較玄幻題材作品的低幼。
這話本身沒錯,問題是,長此以往,玄幻的浪潮必定會造成觀眾審美的虛化和低下。有聲音指出,此類題材無一例外都是在寄情古代、躲避現實。內容上,不是帝王將相就是才子佳人,不是宮廷爭斗就是生死虐戀﹔形式上,不是搭車模仿,就是嫁接主題,不是古今穿越,就是渲染特效。到頭來,人們隻記得扑面而來的“小鮮肉”、風花雪月的“你儂我儂”,無從收獲觀照現實的思考,這無疑會令人憂心,因為以孩子為收視主力的暑期檔不能隻有低幼題材。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市場確實急需題材多樣化,急需多出有文化積澱、有情懷寄托、有現實觀照的文藝作品,減少玄幻的沖擊,給孩子更好的精神食糧。在這個暑期檔的下半程,就會有更多的選擇提供給觀眾,包括關注子女教育的現實題材《小別離》,由黃磊、海清主演。
就算是做玄幻題材,隻要創作者真正在用匠心拍戲,觀眾就能感受到,也懂得分辨。看到別家成功了,各家動不動就想做爆款,總拿大投資吹噓,以為手握超級IP就是上了保險。可是錢用到實處了嗎?拍出來的東西經得起推敲嗎?不在每一個環節上精雕細琢,到最后就是成本昂貴的殘次品,以前和現在的教訓實在深刻。
所以說,讓人感到擔憂的是,影視業的創作依然停留在砸錢的階段,資本的大潮席卷之下,堅持創作高標准的人越來越少,沒有了誠懇的態度、打磨的精神、精良的制作,以為隻要趕上了玄幻的風口就能飛起來,是會栽跟頭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