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中影等待12年終上市 國企欲重當內地電影"老大哥"

2016年08月02日07:12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中影欲重當內地電影“老大哥”

  昨天,新股“中國電影”公布網上搖號中簽結果,這也標志著內地影視行業曾經的“老大哥”——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A股成功,並且將很快上市交易。根據此前披露的信息,此次募集資金逾40億元,是中國娛樂業迄今最大規模的首次公開募股。

  有業內人士認為,對於當下漸顯疲態的內地電影市場來說,這不啻於一劑強心針﹔不過,也有學者分析稱,並不以內容制作見長的中影,即便上市也難以左右漸趨成型的市場格局,更多是國有文化企業轉型改制的一次示范。

  樂觀

  帶動國有影視企業上市熱

  中影股份為迎來上市這一天,已經足足等待了12年。

  早在2004年,中影集團就曾嘗試赴香港上市,但因主管部門限制外資進入內地媒體和娛樂業,最終擱淺。2009年華誼兄弟又搶去了“A股影視第一股”的彩頭。在中影之前,影視行業上市者皆為民企,比如光線、萬達、華策,國企上市之路可謂步履蹣跚。

  好在終究還是來了。在知名電影人高軍看來,它不僅是中國電影行業規范化的重大突破,還有望掀起國有影視行業“上市熱”。“與此前民企上市不同,國字頭的中影與金融資本的對接,可以視作中國電影市場走向規范化的裡程碑。中影的成功,毫無疑問會起到示范帶頭作用。”而歷經狂飆式增長后,內地電影市場眼下正步入瓶頸期。有業內人士認為,中影上市對於略顯疲軟的內地電影市場不啻於一劑強心針。

  身為國字頭影視公司排頭兵,中影最大的優勢在於在進口影片發行,目前擁有進口影片全國發行權的機構僅有中影和華夏影業兩家公司。而且,中影對進口片的依賴並不小,超過三分之一的毛利潤來自發行國外影片,這一趨勢似乎還在加強。近年來,中影集團引進並發行的好萊塢賣座大片包括《侏羅紀世界》《X戰警:逆轉未來》和《變形金剛4》等。

  在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看來,原本就不差錢的中影,成功上市后,在資本方面必然更為充足,今后融資也會更便捷,可參與投資的資金更有保障。一個有趣的細節,似乎也流露出中影欲重回行業榜首的野心:公司將股票名稱由最初的“中影股份”更名為“中國電影”。

  疑慮

  中影投資偏保守缺乏創新

  盡管坐擁“內地電影航母”的名號,但中影無論是在資產規模還是盈利能力上,均未能名列行業頂尖。資產規模方面,中影不及重資產模式的萬達院線和華誼兄弟﹔營業收入方面,其和萬達院線也有不小差距。

  中影爭取上市的這12年,也恰逢中國電影的黃金10年。內地電影票房從2005年的20.63億元增長至2015年的440.69億元,增幅超過20倍。“拖到現在才上市,說明國有電影企業的衰落。事實上,國內主導電影制片業的,早就變成民營公司了。”電影產業研究學者劉浩東毫不客氣地批評。

  對於通過上市能否奪回“老大”寶座,陳少峰認為,內容加產業鏈是未來影視市場極具競爭力的走勢,但這對中影來說風險較大。“中影在內容創作上沒有完整系統,而且國企的投資方式傾向保守,缺少風險承擔和創新精神。”

  劉浩東要更為悲觀一些,他認為上市后的中影未必更好過。“同光線、萬達相比,中影上市后管理與經營上更復雜,上市后中影就是股民的,股東大會決議必然優先追求企業效益。這對民企來說不是個事兒,而對中影就是個事兒,原來擔負的社會效益、文化責任,如何處理?”在他看來,以前那些重點的主旋律電影,都需要中影這類國企來做,而這些影片的票房很一般。“民企不做此類無市場的項目,無可厚非。中影不能不考慮社會效益,還得做啊。股東們怎麼看,上市后就得多一份考慮吧。”

  面對質疑,中影股份董事長喇培康認為,最好的回答就是讓時間說明一切。對於公司今后的定位,他很篤定:“中影不會為了票房而票房,也不會為了賺票房而去拍那些違背原則的電影,更不會唯利是圖地拍電影。”至於如何解決票房壓力,他並不擔心,“中影是一家覆蓋全產業鏈的公司,收入來源多元,包括影院貼片廣告業務、衍生品開發。”他透露,未來幾年,還會再開500家衍生品門店。

  未來

  摒棄舊機制跟好萊塢競爭

  或許是提前為上市造聲勢,中影今年出品的電影幾乎覆蓋每一個黃金檔期,從五一檔的《大唐玄奘》,到暑期檔的《驚天大逆轉》,再到本月的愛情片《我最好朋友的婚禮》,以及選在國慶檔的大片《我的戰爭》,而《長城》也確定加入賀歲陣營。今年上半年票房前10名的影片中,除了6部進口片外,中影集團參與投資的電影就有3部。換句話說,票房前10名的電影中,9部與中影有關,不可謂不給力。

  “無論如何,國有文化公司上市都是好事。”陳少峰認為,重拾“老大哥”地位跟上市與否並無太大關聯,“關鍵還要看如何運作。如果借此摒棄舊機制,上市后在業務投資、內容生產等方面機會會更大。”在他看來,許多電影明星和創意人才都樂於和民企合作,一個不容忽視的誘惑,便是對方可以給他們提供股權甚至協助其成立自己的制作公司。“這些都是上市之前的中影望塵莫及的,而上市或許可以打開一道口子。”

  而在電影市場分析專家蔣勇看來,中影今后顯然可以做得更多。“由於進口片的檔期不夠透明,對國產片構成了不小傷害。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半路殺出部進口片,讓一些國產片被迫臨時調檔,或是扎堆兒上映。”他說,中影上市后,在信息披露方面應該會更公開透明,這對內地電影市場無疑構成利好。而且,中影在制片方面的空間會更大,“可以與民營公司合作,最好能與好萊塢片子直接競爭。”(陳濤)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