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7期

社交媒體對社會新聞線索來源的影響

張 莉
2016年08月02日16:32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近十年,網絡的崛起和發展對傳統新聞媒體產業的沖擊,形成深遠的影響。其中,作為人際互動的社交媒體,發揮著重要的資訊溝通、分享功能,此外它的即時性、近用權都是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依賴廣告為生的傳統新聞媒體受到沖擊,在探尋與努力中,新媒體在新聞產制、內容等方面已留下深刻的烙印。本文希望從新聞線索來源這個角度,分析社會新聞記者使用社交媒體的例行公事,以及對新聞內容方面的影響。

關鍵詞:社交媒體﹔新聞生產﹔新聞線索

中圖分類號:G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7-0072-02

一、引 言

本篇論文研究從記者選擇新聞線索的例行公事,和媒體慣常的近用權,來剖析社會新聞記者當前和社交媒體的關系。筆者的目的在考察社交媒體作為一個高速的公民資訊共享平台,在作為新聞線索來源時的作用,是如何在社會新聞記者的例行公事中被使用的,又對當代新聞媒體的產業和內容帶來怎樣的影響和意義。

社交媒體的資訊局限性將進一步帶來新聞媒體的局限,這將使新聞媒體所具有的“公共領域”角色受到沖擊。和奠基於網絡的社交新聞相比,專業主義新聞更要求可以如實地反映現實,利用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挖掘社會不同層面的真實,讓人們能夠利用這些“真實的”資訊理解這個世界。而社交媒體提供了低近用門檻的資訊交流平台,信息量大,卻沒有令人樂觀的可信度。如果坐視傳統新聞被網絡資訊同化,那麼傳統新聞所堅持的社會責任等理念也可能會被瓦解。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通過訪談的方式,深入訪談一線的社會新聞記者,訪談問題集中在以下的四個:

1.社會新聞記者工作日如何使用社交網站?

2.社會新聞記者如何看待社交網站,這種認知與其新聞實踐產生怎樣的關聯?

3.社交網站裡的線索具有哪些特征?這些特征如何影響其新聞內容?

4.社會新聞記者對社交網站的利用,對傳統新聞報道的改變的原因?

三、以新聞線索的來源為切入點深入探析

經過深入訪談和分析,筆者將研究重點,置於記者對社交網站的日常使用習慣與整體社會新聞線索來源的關系,以及這種習慣對於整體新聞產制過程中的影響。以下將逐一討論本研究的發現。

(一)社交媒體在社會新聞記者日常工作中的一般應用

筆者首先研究了社交媒體在社會新聞記者日常工作中的使用時間、方式、所處的地位,以及社會新聞記者如何描述社交媒體信息。筆者發現,社會新聞由於線索的大量的不確定性,因此社會新聞記者總是緊盯信息來源,平常會備用兩個手機,一部手機的電話和另一部的電話相連,盡量避免出現漏接電話的情況。社會新聞記者對於新聞線索的搜集已經例行公事化,而且,在其新聞線索的例行公事化搜集過程中,社會新聞記者對社群媒體的關注已經超過其它新聞線索來源渠道,有超過60%的記者表示希望通過微博“尋找有價值的選題線索和更多的採訪資源”[1]。在關注時間的長短上,受訪者就指出:

早上7點40分左右,開始看網站、微博,包括地方新聞網、朋友的微博、大V微博、自己的微博留言以及政府的官網動態,一般看20分鐘左右……一般來自政府的新聞,我們需要持續關注官方網站的動態,隨時查看更新的文件,並和各個政府“口”的辦公室保持聯絡,這樣才能盡快取得信息……在採訪路上,有時間方便的話,也會在路上刷下網站。

受訪者認為,一直以來其社會新聞線索來源包括了政府部門的辦公室工作人員、線人、報社的報料熱線、記者自身遇到的以及社交媒體。但是近幾年,隨著社交媒體的崛起,大量公民會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社會新聞記者能夠從社交媒體上輕易獲取生產新聞的線索,可以不用耗費大量的時間成本和物質成本去挖掘其它渠道線索來源。

(二)社交媒體部分線索同質化和瑣碎化,導致民生新聞內容同質化和瑣碎化

社交媒體的低近用成本,吸引大量的市民在其中交換資訊,或發表意見。而作為社會新聞記者,民生新聞是社會新聞中的一大塊,又因為民生新聞易於採訪的性質,緊盯社交媒體的社會新聞記者,其所採寫的新聞稿件就漸漸與社交媒體的形式相同。

受訪者認為,社交媒體中的公民帶有自我暴露傾向,常常發文公布自己和他人的私生活,或者日常中常見的一些社會陋習。由於這種信息數量多,且相互之間並無連續性,也無法引起廣泛的討論,因此就呈現同質化和碎片化,新聞內容變得蒼白。

筆者覺得,網絡上發的很多都是一些發牢騷,特別民生的東西,比如哪裡下水道堵了,行道樹倒了的事情……現在很多人看到什麼事情就往網絡上發,不管多麼雞毛蒜皮的事情,都會在網絡上流傳開來,如果是在現實裡,你朋友遇到一個小事,可能不會特地打電話和你說,但他會發在微博上。所以,你沒辦法在工作上再全部依賴朋友或線人來找新聞線索,隻能依靠社交媒體了。

在受訪者的日常工作中,攝影記者和文字記者分工,經過溝通,攝影記者到現場拍攝新聞圖片,文字記者進行採訪,互相協助,最后共同完成一篇新聞稿件。由於社交媒體出現的大量同質化的“牢騷文”,比如行道樹倒了,路燈不亮或者垃圾堆積等帖子,不同的往往只是事發地點和時間,而採訪的思路基本所差不多,新聞的寫法也已形成格式,所以採訪這類民生新聞的邊際成本就很低。如此之后,民生新聞就被社交媒體影響,變成同質化和碎片化。

(三)部分公民無法近用新聞媒體,新聞媒體對自身角色的認知與社交媒體的同質化和碎片化產生互作用

新聞媒體作為公民與政府之間的一個公共領域,發揮著重要的功能,新媒體時代,網絡參與成為我國當前民意表達、政治參與的重要途徑[2]。公民在使用新聞媒體與政府進行公共議題的探討和角力,但是部分公民受數位鴻溝的影響,無法近用網絡[3]。而社會新聞記者對新聞線索的主動搜索行為變少,也對這部分公民近用新聞媒體的管道變窄。

願意打電話過來的人都是和新聞事件相關的人。普通的讀者打電話,多是因為報紙內容的五要素等出現硬傷,熱心讀者希望幫忙改正。除了不願意使用網絡的人之外,還有文盲、半文盲之類的群體,不過他們可以打電話到我們單位,(只是基本很少見到)。

此外,新聞媒體除了發揮公共領域的作用外,同時也在傳遞一個被處理過的社會真實,新聞媒體在有意維持閱聽人對社會的觀感。這種處理的社會真實的標准和過程並非對新聞寫法和編排的處理,而是對新聞主題的選擇和篩除[4]。

媒體會反映一個真實的社會,但有時候如果一些社會事件比較惡劣,媒體要注意調整報道的比例,讓整個版面看起來正面。有些太負面的東西對社會的影響很不好,比如太血腥,太暴力……惡性的凶殺和強奸啊,還記得那起強奸80多歲老太太致死的案件嗎?這個案件太……了。記者都採訪,並完成稿件了,但經過后續部門的討論,最后還是把這條稿件刪掉了。

新聞媒體作為解決公民問題的狹窄思路,成為社會新聞記者的思維局限,這種局限的現狀與社交媒體上線索的同質化和碎片化形成互相推動的情況。

(四)新聞網絡化導致媒體體制改革,並形成社會新聞重量不重質的局面

社交媒體除了民生新聞外,還有一些能突然引起廣泛討論的深度新聞線索,但是,研究者發現,這種新聞線索卻被排斥在社會新聞記者的新聞價值選擇之外。受訪者表示,在搜集新聞線索時,會安排兩個相距較近的新聞線索做採訪,因為單條新聞線索的稿分變低,而單位考核記者的方式是傾向於稿分,過去努力從事深度調查的記者也不得不為了完成任務而做一些“民生小稿”。

報紙有電子版,從報紙經營來看,網絡化新聞讓我們不得不更快地生產新聞,現在越來越多的讀者不讀報紙,如果網絡化新聞再不能吸引讀者的注意力,那就很麻煩了。

就那廣告來說,廣告量如果變少,我們的待遇就會下調。現在一個社會新聞的頭條的稿分已經降低了,比一年前低許多。因此,按照這個數據,一天基本要有一條頭條和一個爆料稿,才能完成一天的任務量。這和報社的制度有關系,很多新聞記者受考核壓力,完全沒有時間去把一條好的新聞線索做深、做透。新聞做深度的話,至少要兩天時間,其他新聞根本就沒時間做,所以深度新聞必須花太多時間,而如果用同樣的時間做四條比較差的新聞,卻能完成更多的任務量。時間耗費更多,而且還不能確定是不是會成功見報,風險太大,而且,如果你今天沒有稿件,那就無法完成今天的任務量。那此人的當月考核壓力就會很大。

社交媒體作為新聞線索來源的比重在日益增加,並且,在網絡的沖擊下,新聞媒體不得不提高自己的利潤,來增加自己的生存能力。可惜的是,從前身為媒體保護神的自由市場,如今已經漸漸將其拋棄。新聞媒體不得不跟隨市場高速的節奏,並調整薪酬體制,讓記者跟隨“時代”的步伐。從訪談中,可以發現,社交媒體雖然提供深度新聞的線索,但記者卻受外力驅使,不得不放棄深度調查新聞線索,這些力量導致新聞媒體深度調查新聞的數量的明顯減少。

四、結 語

在網絡興起的時代,學者們重新審視著新聞的定義,並認為新聞的價值在於以專業的視角來搜集資訊,讓閱聽人能夠獲悉真實的社會,並積極參與進社會,讓閱聽人、社會和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但是在研究中,筆者發現,新聞媒體的生存壓力,導致被研究對象所在媒體的生存策略出現偏差,從薪資待遇體制層面迫使社會新聞記者更加重視新聞的數量而非質量。新聞線索受社群媒體引導,社會新聞記者放棄深度新聞線索,新聞在當代的使命並不能體現在社會新聞記者的身上,新聞媒體存在的意義從內容和精神上受到本質性威脅。

參考文獻:

[1] 劉瑞剛.美通社發布首個中國記者社交媒體使用習慣報告[EB/OL].http://it.souhu.com/20101209/n278202009.shtml,2010-12-29.

[2] 王法碩.公民網絡參與公共政策過程研究[D].復旦大學,2012.

[3] Shoemakeret al.P.J. (2001). Individual and routine forces in gatekeeping.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terly,78(2).

[4] 成鴻昌.趙娟萍編著.漫談社會新聞[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4.

(責編:霍昀飛(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