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測拉黑"謠言沒完沒了 朋友圈裡還有多少朋友
“你也清清吧,不用回。”“不要讓拉黑的人佔用你的空間,您也試試吧,復制我的消息……”近日,不少微信用戶都收到了好友發來的這種信息。記者注意到,“測拉黑”信息在朋友圈裡已經有過好幾輪瘋轉,依然吸睛無數。“群發助手”及網傳的各種測試拉黑方式是否靠譜?記者親測后發現,使用微信“群發助手”給好友群發消息並不能測試出是否真被對方拉黑,反倒會引起反感,讓“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微信方面還澄清,清除聯系人並不能節省手機存儲空間。
尷尬:
“測拉黑”反遭拉黑威脅
“不要讓拉黑你的人佔用你的空間!又刪了27人,節約了208M的空間!你也試試吧!”一位許久未聯系的朋友發來一條微信。點擊進入看到這樣的內容后,吳女士皺了皺眉,隨手刪掉了對話框,“唉,又是群發微信測試拉黑的,真無聊!”最近幾天,吳女士手機時不時會收到這樣的消息。印象中,從去年到現在,她收到的類似消息少說也有四五十條。
“最嚇人的是半夜收到這種微信好嗎?!”小王向記者傾訴了她的遭遇。夜深人靜的一個晚上,她的手機叮鈴響起,點開一看,微信內容是“清清吧……最后把尸體扔掉就好啦”。“嚇得我頭發都豎起來了!”
收到朋友發來的類似信息后,李靜半信半疑,照貓畫虎也來了一次“清理”:復制消息,找到微信裡的設置,選‘通用’,再選‘群發助手’,全選,再粘貼消息發送。按照廣為流傳的“操作指南”,上述操作完成后應該能看到誰的名字變色了,直接刪掉就行。但到最后,李靜並沒有看到哪位好友的名字變色。
“難道是我人緣太好?”她心裡暗暗高興。可沒想到,幾分鐘之后,一位“好友”的消息跳了出來:“別再發這樣的消息了,不然真的拉黑你。”
記者隨機採訪了20位微信用戶,每個人都表示,此類測試信息收到過不止一次。大部分受訪者表示會無視,或者感覺“被騷擾”,也有一些被訪者表示,收到信息后會忍不住試一試。
測試:
群發微信沒法“測拉黑”
群發微信究竟能否起到“測拉黑”效果?記者進行了如下測試:選擇10個好友,事先讓其中的3個好友把自己從他(她)的通訊錄裡刪除或者拉黑,然后向這10位好友群發信息。隨后,除了那三位事先約好刪除、拉黑記者的好友之外,其他人都收到了這條測試信息。
隨后,記者的微信中,隻有“群發助手”的對話框裡顯示記者發送了一條群發消息,在記者與那3位已將記者刪除的好友對話框裡,卻沒有出現消息未送達等異樣提示,更沒有誰的名字變色。
記者就此向微信客服求証,得到的答復是:在微信好友間一對一的聊天中,如果對方已將你拉黑或刪除,你給對方發送消息時,對話框中會出現“消息已經發送,但被對方拒絕接收了”,或是“某某開啟了好友驗証,你還不是他(她)的好友。請先發送好友驗証請求,對方驗証通過后,才能聊天”這樣的提示。然而,與一對一的聊天不同,通過“群發助手”發送出去的消息屬於系統消息,系統不會自動回復對方是否已經接收信息。因此,群發信息也就無法檢測自己是否被拉黑或刪除。
那麼,“刪好友省空間”的說法,又是否屬實呢?
微信相關負責人介紹,清除聯系人也是不能節省空間的。因為微信佔用空間主要與本地緩存的照片、小視頻、聊天內容相關。當市民手機出現卡頓,主要是因為手機資源不足或者微信中存儲的消息量過大,可以通過點擊設置-通用-清理微信存儲空間對微信空間進行有效清理。
思考:
“朋友圈無朋友”惹謠言四起
記者採訪發現,這條“微信群發助手測試誰把你拉黑”的謠言多在40歲以上的家長群裡及未成年的00后中廣泛傳播。
之所以會頻頻有人中招,最冷酷的解釋是——“畢竟精力有限,誰都不想在不把你當朋友的人身上浪費時間。”可是,倘若果真惜時如金,何必踏入朋友圈耗費大把時間刷屏?
還有一些人則抱著無所謂、試一試的態度,“沒想那麼多,轉一下試試也沒啥害處呀,確實好友也太多了。”46歲的中學教師郝先生對記者說,有時候真的會刪除一些太無聊的人,自己也當然會想知道哪些人刪除了自己。
然而,一位網友的提醒令人深思,“就為了那點好奇心,想知道那幾個可能把自己拉黑的人,就把所有好友都騷擾一遍,未免太自私了。”
微信朋友圈中混入越來越多的“半陌生人”,也是此類謠言能夠戳中人心、不斷轉發的重要原因。根據專業人士測算,每個人一定時間內能夠處理的有效人際關系僅有7人,能夠有效維持的朋友圈也不過150人。然而,多位被採訪者都表示,自己的微信通訊錄裡動輒八九百甚至過千的好友。陌生、半陌生的人太多,也讓人感嘆“朋友圈裡無朋友”。(孫奇茹)
新聞鏈接
測拉黑的正確方式
經驗証,一個真正能“測拉黑”還不對好友產生信息騷擾的方法是——拉群測試。打開微信主界面,點擊右上角的加號選擇“發起群聊”﹔選擇一組你想測試的好友,點擊確定﹔來到群聊界面,可以看到加群失敗的群員名單,如果系統顯示個別“好友”沒有被加入到群聊,其名字被提示變成藍色字體,那就証明你們已不是好友關系。這時,隻要你不在群裡說話,退出並刪除群聊,然后把顯示藍色字體的人默默刪除即可。不過,這樣輪番驗証“好友”,是否太過無聊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