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7期

試論影視語言的虛指性

李 君
2016年08月03日09:21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作為人類視聽語言發展到現代的產物,影視語言是人類視覺與聽覺的綜合運用,其語用目的是審美,具有虛指性等特性。本文將試著從四個方面並結合具體的影視作品來對影視語言的特性虛指性進行分析和闡述,以探求虛指性給影視語言產生的審美效果。

關鍵詞:影視語言﹔虛指性﹔審美效果

中圖分類號:J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7-0122-02

影視語言即電影語言和電視語言,王志敏在其著作《電影語言學》中是這麼認為的:“電影語言學和電視語言學應當是同一種語言學。或者更准確地說,電視語言學就是電影語言學。[1]”當然,這是對影視語言理解的觀點之一,我們亦可以稱之為電影語言或者是影視語言。影視語言的語用目的是審美,其審美性主要是表現在這幾個方面:自指性、曲指性、虛指性。本文從虛指性入手,並結合具體的影視作品來試著對影視語言的虛指性進行分析和論述。

一、虛指性的含義

虛,意為虛幻、虛假、不真實的。影視語言的虛指性是相對於文字語言的真實陳述即實指性而提出來的,可以這麼理解,所謂影視語言的虛指性,是指與實指性相對而言的,其所指涉的內容不是外部世界中已經存在的客觀真實,而是常常呈現出虛幻的、虛構的、想象的或是假設的一些情景。

在具體的影視作品中,被假想的情景是以各種各樣的視聽形態來展現給觀眾看的,這些情景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虛構性,它們所指涉的內容都是虛幻的、想象出來的,或者說是不存在於現實生活當中的。因此,這種虛指要和客觀存在的真實彼此相互區別開來。影視語言的虛指性是對影視作品中有可能發生的或不可能發生的情景的假設和構想,而不是對已經發生了的事情的真實還原記錄,如果是對已經發生了的事件做出真實記錄的話,那麼就不能稱之為影視語言了,而是屬於新聞報道當中的新聞語言的范疇。正是從這個意義上來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影視語言是一種具有虛指性特征的藝術語言。

二、虛指性的三種情景表現形式

(一)相似情景與現實情景參照

相似情景與現實情景參照是影視語言虛指性的第一種情景表現形式。所謂的現實情景可以認為是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一系列真實存在的情景物態,具有可觀、可感、可知的特點。而相似情景顯然意指虛擬,更加側重於情景的虛構,但這種相似情景是與現實情景是有著一定關系的。因為追溯藝術的起源,通常認為藝術是來源於生活的,並且要高於現實生活。由此可知,相似情景是建立在現實情景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人們隻有從現實生活中提取素材,經過加工整理使之得到藝術上的升華,才能構成藝術性的影視語言。例如,韓劇當中有很多劇情元素就是虛構的,但是都能從現實生活中找得到原型和依據,並不是憑空的假想,而是來源於生活。

(二)可能情景

影視語言虛指性的第二種表現形式是可能情景。這裡的可能情景主要針對的是在當前的現實生活中還沒有發生或者本來就不存在,但是在未來有發生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情景往往是建立在一定的科技基礎之上的。反映在影視作品中,可能情景主要出現在科幻類題材的電影之中。確切來說,科幻電影是以建立在科學上的幻想性的情景或假設為背景,在此基礎上展開敘事的電影。值得注意的是,科幻電影所採用的科學理論並不一定被主流科學界接受,例如外星人、超能力等這些未來世界有可能會出現當然也有可能永遠都不會出現的情景,宇宙飛船、機器人等科技元素的運用,這些無疑都體現出影視語言所具有的“虛”這一特性。

(三)不可能情景

影視語言虛指性的第三種表現形式是不可能情景。不可能情景顧名思義就是絕對不會發生的情景,即無論是在過去、當下還是未來的生活中,都不可能會實現的。這種不可能情景一般是體現在影視劇的情節發展方面,最鮮明的例子要屬近幾年來火爆電視熒屏的各種類型的穿越劇。時下,穿越劇的流行已不再隻局限於國內,就連韓國電視劇也興起了一股“穿越”的風潮。為何觀眾總是對穿越劇樂此不疲,願意為其買賬?從其本身的定位來說,穿越劇可以任意地連接起古代和現代兩個時空,時空的交錯,古代與現代在思維、生活方式等諸多方面產生的碰撞構成了穿越劇荒誕的劇情結構,而這種劇情結構也正好反映出了不可能情景的存在是影視語言虛指性的一種很重要的表現形式。

三、虛指性在影視作品中的具體運用

影視語言的虛指性在具體的電影電視劇中得到充分的運用。很多影視作品正是依靠其語言上具有的這種獨特的“虛”的性質,從而使整部作品的審美性大大得到提升。以下是筆者例舉的幾部較為典型的電影及電視劇作品,影視語言虛指性特征在這些影視作品中均得到了較為成熟的運用和表現。

(一)以《開羅的紫玫瑰》為例分析電影語言的虛指性

美國著名導演伍迪•艾倫拍攝的電影《開羅的紫玫瑰》對電影語言的虛指性運用得十分到位。導演借這部電影探討了電影與現實生活之間存在的那種虛幻和真實的奇妙關系,整部電影猶如夢境一般把觀眾的思緒牢牢鎖定在電影的情節之中,與女主人公一起深陷於電影《開羅的紫玫瑰》當中無法自拔。電影運用科學技術手段營造出了光影的虛擬世界,給觀眾帶來一種特殊的審美體驗。整部電影是虛幻的,女主人公塞西利婭為了逃避生活中與工作上的壓力,而選擇不厭其煩地去重復觀看一部電影《開羅的紫玫瑰》,並且不可自拔地深愛上了影片中的男主角湯姆,當她在看到第五遍的時候,湯姆竟然走出了銀幕來到她的身邊,這是多麼神奇的一幕,從這裡開始,整部電影的語言就開始發揮其虛指性的特點了。影片故事到最后,塞西利婭還是回到了現實生活中,繼續面對待她苛刻的丈夫。片中的湯姆代表著虛幻,塞西利婭代表著現實,電影語言正是利用其虛指性的特征把這種虛幻和現實巧妙地連接在一起,給觀眾造成特殊的夢幻般的觀影感受,最終揭示了電影的深刻主題。

(二)虛指性在科幻片中運用的分析

科幻片,顧名思義即“科學幻想片”,是“以科學幻想為內容的故事片,其基本特點是從今天已知的科學原理和科學成就出發,對未來世界或遙遠的過去的情景作幻想式的描述。[2]” 科幻片的定義包含著幾種因素,這些因素都是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而假想出來的。科幻片和神話片、魔幻片的不同之處在於,其被幻想出來的因素之中必定有一個是可以用科學依據來支撐的。對於影視語言這種融合了視覺和聽覺兩種感官的綜合性藝術語言來說,科幻片對攝影影像所要求達到的逼真虛擬程度是很高的,這也正好說明了科幻片語言虛指性中的可能情景這一表現形式。例如,電影《2001太空漫游》上映的時間是1968年,該片被譽為“現代科幻電影技術的裡程碑”,然而,人類正好於次年1969年7月20日實現了歷史上的第一次成功登陸月球。可以看出,這部電影以其令人驚嘆的高預測性,向觀眾展示了對於未來宇宙空間的無限遐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該電影的這種高預測性並不是憑空亂想出來的,因為早在1961年美國總統肯尼迪就宣布了要實施載人登月計劃——阿波羅計劃,該電影的劇組聘請了美國宇航局的專家來參與到影片的創作過程當中,體現了主創們對於科學知識的尊重態度,力求從專業的角度為影片的內容提供科學的支撐。

從上述案例可以明顯地分析得出,科幻電影中運用的很多電影語言元素,其虛指性是建立在一定的科學依據基礎之上的,未來有可能會發生,這向我們証明了科幻片語言虛指特性當中有可能發生情景存在的必然性。

(三)穿越劇語言虛指性的運用分析

穿越劇是近幾年來產生並迅速成長起來的一種新的電視劇品種,穿越劇的最大特征便是其劇情元素一定會涉及到有關穿越的內容。“穿越:是穿越時間和空間的簡稱,通俗的是指某人物因為某原因,經過某過程(也可以無原因無過程),從所在時空(A時空)穿越到另一時空(B時空)的事件。[3]” 影視劇劇情基本以此為線索展開,從影視語言學的角度來分析,穿越劇體現了虛指性當中的不可能情景的再現。

縱觀穿越劇的劇情設置,大多數是講述主人公出於某種原因而從其原本生活的年代離開,穿越時間和空間,來到另一個時代所發生的故事。這種類型的電視劇源自於穿越劇在語言上的不可能情景這一因素。以電視劇《步步驚心》為例,主人公張曉是生活在21世紀的一名都市白領女孩,因為遭遇車禍而穿越到清朝康熙年間,成為滿族少女馬爾泰•若曦。其劇情設置本身就意味著不可能會在現實生活中發生,如果從唯物主義的觀點來分析的話,更是絕對不會發生這種所謂的時空穿越的。然而,影視語言畢竟是屬於藝術語言的范疇,藝術性仍然是其主要的本質屬性,影視語言的虛指性在穿越劇中的運用,恰如其分地體現了影視語言所具有的藝術本體特征。

四、虛指性所產生的審美效果

一般而言,虛假或虛擬陳述的語言通常是指向一些違背事實和不真實的報道,然而這種陳述隻能是針對於類似媒體、新聞等表意性的語言來說的,卻不適用於對影視語言進行描述,因為影視語言是屬於藝術語言范疇的,其語用目的就是審美。虛指性在影視語言中所產生的審美效果通常是使讀者在精神上感受到由審美所帶來的各種愉悅和滿足感。

影視語言作為一種虛指性的陳述,其審美效果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第一個方面,通過所描述的虛構情景激起觀眾的驚奇和喜怒哀樂的情感,使之獲得審美愉快。古羅馬詩人、批評家賀拉斯曾經這樣說過:“虛構的目的在於引人喜歡。[4]”正如上文所例舉的幾部影視作品來說,無論是科幻片或者是穿越劇,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雖然觀眾知道他們看到的大多是虛構的情景,但是觀眾仍然喜歡為其買單,甚至可以說不會對這些類型的影視劇產生審美疲勞,筆者認為原因就在於影視語言所描述的虛構(虛幻)情境或多或少地引發了觀眾的共鳴,從而使觀眾獲得精神上的審美愉悅﹔第二個方面,在審美愉悅中進而給觀眾以思想上和精神上的教益。這是對審美效果的升華,審美活動是一種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過程,觀眾通過觀看影視作品獲得審美愉悅的同時,也會在其思想上和精神上收獲一定的啟發或者是對自己有幫助的內容等。

參考文獻:

[1] 王志敏.電影語言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2] 許南山主編.電影藝術詞典[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5.

[3] 唐小利.試析穿越劇的后現代主義特點[J].劍南文學:經典閱讀,2011(7).

[4] (英)杰弗裡·利奇著.李瑞華等譯.語義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7.

(責編:霍昀飛(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