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7期

解讀漢畫像石“線”語言的生命力

崔瑩瑩
2016年08月03日09:41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漢代畫像石是兩漢時期附屬於雕墓室、石棺、石闕和地面祠堂等墓葬建筑上的構石,是融合雕刻、繪畫、建筑於一體的為喪葬服務的綜合造型藝術。線作為形式美的因素之一,客體以線表現,主體以線觀看。總是既觀到外形之線,又感受到姿態線,還體會到內在的氣韻生動的意中之線。“線”語言作為造型藝術重要的表現手段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漢畫像石的線條語言不僅具有塑造形體的作用,還超越其視覺感受之外的情感因素,具有獨立的審美意義,是記錄心靈痕跡、追溯文化寓意的媒介。本文從抽象形式美的角度,探析漢畫像線條語言的演變、寫意性及線的視覺張力所延伸出來的力量美、節奏美、裝飾美等,闡釋線條賦予漢畫像石的審美意蘊和藝術魅力。

關鍵詞:漢畫像石﹔造型藝術﹔寫意﹔視覺張力

中圖分類號:K8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7-0144-02

漢代畫像石是兩漢時期附屬於雕墓室、石棺、石闕和地面祠堂等墓葬建筑上的構石,是融合雕刻、繪畫、建筑於一體的為喪葬服務的綜合造型藝術,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時代特征。著名史學家翦伯贊先生曾說,如果把漢畫像石有系統的搜集起來,幾乎可以成為一部繡像的漢代史[1]。

“線”作為重要的表現手段,在漢畫像石藝術中,不僅具有塑造形體的作用,還具有超越其視覺感受的之外的情感因素有獨立的審美意義,是記錄心靈痕跡、追溯文化寓意的媒介。西方文化重視抽象形式的“實”的部分,即重視點、線、面等形式因素本身,從而體現為對點、線、面的形式因素的“可見同一”。從畢達哥拉斯開始,點、線、面直接與數的規律相關,而宇宙的規律就是數的規律。中國文化重視抽象形式的“虛”的部分,即重視點、線、面等形式因素形成的宇宙之氣,是氣形成物,從而體現為點、線、面等形式因素的“內在同一”。 線作為形式美的因素之一,以三種方式存在也被人以三種方面感受,外形之線的輪廓線,不可見而可感的動力線,氣韻生動的氣韻線。客體以線表現和主體以線觀看,總是既觀到外形之線,又感受到姿態線,還體會到內在氣韻生動的意中之線。漢畫像石更是將線條的魅力發揮到極致,將其演變成了一種象征物,線條的生命在漢畫像石藝術中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一、線的演變

線條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語言,從形到線的抽象化提煉,從抽象化線語言到具象形態的表達,進而到線語言審美情感的升華,人們不自覺的創造和衍生了“線”語言比較純粹的美的形式和審美的形式感。陶器紋樣由動物形象的寫實逐漸演變為抽象符號化。新石器時期,以過巫術禮俗為脈絡,勞動、生活和有關自然對象等物像,積澱、凝結在陶器抽象的紋飾符號上,使該時期的線條語言充滿了大量的社會歷史的原始內容和豐富的現實意義。到了商周青銅器的裝飾紋線,活波愉快的藝術風格開始走向沉重神秘,雄健神秘的線條構成的是變形了的、風格化的、幻想出的怪異形象,呈現出一種獰厲之美,象征性的指向了超越世間的神威權力的觀念。漢畫像石藝術突破了青銅器裝飾紋線的威嚴、神秘、獰厲感,更具主體意識,是線語言的自然釋放,著意舒展,線語言傳達的是氣魄宏大、充滿活力的漢代精神和風骨。

漢畫像石線條語言的表現形式是經過長期的實踐逐漸發展演變的,各個時期、不同地域決定了畫像石用線的不同面貌與勢態,及其所表現的精神之所在、韻致之所在。早期的漢畫像石藝術包涵人類集體意識不曾意識到的藝術原因,即幾何形式的線、抽象性的線要多一些。早期河南南陽楊官寺漢墓中,對人物、環境等形象簡單、概括的刻畫是集體意識明顯受到現實觀念內容影響的表現,線條簡潔、抽象化的發展歷程蘊含了深刻的演變內容。中期漢畫像石藝術的用線變得更加自由流暢,線條勾勒較為生動、多樣。擺脫了早期畫像石用線的幾何圖案的束縛,具有古拙、豪放的氣質。這個時期畫像石線條語言已經由原來的單純模仿物像特征,逐漸演變為藝術情感因素的逐漸增強。鼎盛時期漢畫像石,剛勁自由的線條,技藝嫻熟的雕刻刀法,是漢文化流轉變動的心靈。從畫面充斥著的運動感和力量感,可以感受到美的模式在漢畫像石時期的明顯胚型的涌動。

漢畫像石的線條具有畫其形又超於其形的特點,線條獨立於物像形態之外,線條傳達的是氣魄宏大、充滿活力的漢代精神和情感。線語言在作品中是作為一種表情、一種情感、一種風骨存在的,工匠們運用線條的同時也表達了他的情感、思緒、跟素養等。

二、線的表現性

從藝術的自律性來看,任何藝術形式的出現,都是在傳統藝術的基礎上,經過反復的繼承、探索發展起來的。漢畫像石藝術是由原始裝飾藝術一步步發展而來的,比起此前的藝術漢畫像石在表現內容上更加豐富多樣,具有更濃郁的故事性,超越了此前藝術達到的維度,更具思想內涵、象征意義和寫意性。

“以石為地,以刀代筆”的漢畫像石能夠生動地表現物象的形神,達到天衣飛揚,滿壁飛動的效果。從技法角度來講,這種效果是依靠線條勾勒極富象征性的形象,以線條富有韻律感、節奏感的動勢來顯現其神韻的。由具象到抽象不是一個簡單的內容向形式轉化和積澱的過程,而是線條內容本身的變化,並且在內容的變化下促成了線條形式的變化,更重要的是暗含著漢畫像石藝術線條語言表現性的魅力。畫像石對線條的運用,不管表現的是人物或者動物,皆可“筆才一二,象已應焉,筆不周而意已周”,它所表現的是動勢,變其形但是得其神。畫像石的原料大多為質堅且脆的石灰石,這種石材本不“適合”精雕細刻,匠人們在雕刻時也會因材施藝、揚起長而避其短,採用簡練而不簡單,粗獷而不粗工的手法,於外輪廓,不拘小節求大形,於內形象,放鑿直去求質朴,力求達到了清代畫家龔賢所說的“拙中寓巧巧無傷,惟意所到成低昂”的境界。

毋庸置疑絕對意義上的線條是不存在於客觀世界的,任何線條在客觀世界的真實存在都是依賴於人的主觀意識,與點、面、形、色彩等形式因素相比較,線條更具有抽象意味,其本身具有表象性。 首先漢畫像石是作為一種古老的造型藝術,是以各個形態的線造型造景的,線條的婉轉扭曲,不僅在視覺上給人一種律動同時具有生命之“氣”的感染力。其次,漢畫像石藝術造型大膽超脫,線條自然有力,散發出古韻、稚拙與雄渾之“氣”,強調的是一種達意、尚意的氛圍。漢代是一個重“氣”的時代,在先秦時期就出現了“氣”的概念並已經它納入了審美領域。漢代人更是把“氣”視為天地萬物產生和變化的根源。

漢畫像石中記敘忠孝禮儀的教化內容,是儒家倫理思想的藝術表達,那麼異彩紛呈的極樂神仙和魂歸黃泉主題圖像,則是道家精神在漢畫像石中的投射,羽化飛仙,長生不老,向往著生命得以無限延續和享樂。在漢畫像石藝術中,“氣”作為人的主觀精神和靈魂的表現形式,是現實中人們對願望的表達。“氣”貫穿始終將我們對線條語言的形式美感引向了我們對生命力度、民族風骨的通感。

三、線的視覺張力

起初視覺張力這個概念是平面設計師陳偉東提出的,指視覺作品與接受者、欣賞者的目光相觸后,被畫面的構圖、線條、色彩等形式語言的美感所吸引,使接受者不舍得將其視線移開,心理潛意識的將作品所傳達的信息全數接受。康定斯基說,線有兩個特征:張力和方向,線條由運動構成,運動產生力的緊張,線條始終有張力。從一點開始的線形成方向感,方向和張力突出了線的“動感”,按中國哲學,線的流動象征宇宙氣的流行,內在地是有生命感的。因而我們視覺感知到是潛在的、內在的,不同於物理的力是視覺心理的力。

漢畫像石是由一系列具有象征、隱喻內容的圖像、符號、語言構成的,是漢民族緣於太古神話時代集體無意識領域的寫照。漢畫像石藝術中具有代表性的圖像模式如天文圖、祥瑞圖、升仙圖、庖廚圖等都是在一個宇宙象征的統一模式中加以圖式化的轉變從而形成的。線作為漢畫像石必不可少的圖式轉化的藝術語言,它的出現方式是多樣的,能在曲直的變化中體現作品的精神,使得畫面的視覺張力得到充分的體現。漢畫像石藝術中線條不同程度地作用於視覺產生或延續、或聚攏、或擴展、或外射、或盤旋的氣韻。線條語言不只是對客觀事物的直觀再現,而且常常是象征性地代表著主觀情感的形式

在漢畫像石藝術的創作意識中,線條明顯是具有優勢的,在平面規定之中塑造出立體,拉出三度空間,石刻線條是立體的,是渾厚的,是沉著的,是真實的。石刻線條蘊含著書畫藝術用筆“入木三分”“紙背透力”的強度,又流露出篆刻藝術“刀斫斧鑿”“石破天驚”的力度,體現著一種古拙、持重的力量氣勢。徐州地區畫像石的刀法線條,有的活潑稚拙,有的挺銳勁秀。山東地區畫像的線條走刀有的用力平穩安寧,有的舒暢蒼勁。“這是一種粗線條輪廓的圖景形象,整個漢代藝術生命也就在這裡……在漢代藝術中,運動、力量、‘氣勢’就是給它的本質”[2]。“線”在刀游走的過程中,形成或有規律的亦粗亦細、或曲或直、幾疏幾密等形態及組合的變化和統一,轉為筆疾徐、輕重、剛柔的有秩序的變化,類似於“游”與“戲”。傳達出一種運動力和節奏感,這種動率感表達和傳遞的是畫家某種情緒、感受的特別紀錄。由於情緒本身在時間中的綿延而產生的筆斷意不斷,使“線”的運動形態同“力”緊密相關,產生一種“筋”的含忍,和“骨”的果敢之力。漢畫像石藝術中的刀刻線條作為文化的重要象征與符號,刻畫輪廓表達物像的同時表現出了讓線適合對象的內在性質,其線條的審美感受不僅是畫像石的圖案的外形之線和姿態之線,更是其凝重的圖案深處內在氣韻生動的意中之線。

四、結 語

漢畫像石的線條語言的生命力影響了東方的線性藝術思維,奠定了中國畫用線的基本方法,美學家宗白華先生曾說過:“東晉顧愷之的畫全從漢畫脫胎,以線流動之美(如春蠶吐絲)組織人物衣褶,構成全幅生動畫面。[3]”漢畫像石所營造的是有著具體情感表達的一個象征化與實用性兼備的空間藝術。從形式美的角度出發,分析漢畫像石“線”的藝術語言,自然會發現線的傳承性、線的寫意性、線的視覺張力等特點,漢畫像石的線條語言不僅具有塑造形體的作用,還超越其視覺感受的之外的情感因素,具有獨立的審美意義,是記錄心靈痕跡、追溯文化寓意的媒介。現如今漢畫像石雖然已經失去了為喪葬禮俗服務的初衷,但它的藝術魅力是無窮的,留給我們的是一個時代的藝術精神,蘊含的是中華民族傳統文明的風骨。

參考文獻:

[1] 劉偉冬.圖像學與漢畫像研究[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13(6).

[2] 李澤厚.美學三書[M].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

[3] 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責編:霍昀飛(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