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當代建筑藝術的比較研究
摘 要:在東西方建筑文化的大背景下,通過解讀建筑師的理念、作品以及表現手法,對東西方當代建筑作比較研究。東方以王澍為例,西方以扎哈•哈迪德為例,解讀設計師的設計理念以及建筑體現的未來性,從個人角度分析出東西方分別持有返璞歸真與解構主義兩種未來性趨勢,以及人類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共性。
關鍵詞:當代建筑﹔返璞歸真﹔解構主義
中圖分類號:TU-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7-0146-02
自古東西方文化由於地域條件的不同而存在很多差異,在科學技術逐漸融入到建筑設計的現在,中國本土文化特色的當代建筑開始出現,沒有完全被西方的數字建筑所同化,在東西方兩者當代建筑中探求所體現的未來性。
一、東西方建筑文化大背景
1.歷史起源的相似性
追溯到東西方人類起源的時期,先民們為了滿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而衍生出建筑的雛形,建筑材料取材於自然。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有“構木為巢”的“巢居”和“穴而處”的“穴居”記載,古羅馬建筑師維特魯威的《建筑十書》中也有“用樹葉鋪蓋屋頂”、“挖掘洞穴”、“用泥和枝條仿照燕窩建造自己的躲避處所”的論述[1]。可見,東西方建筑在歷史起源上有著諸多相似之處。
2.美學思想的相異性
追溯建筑歷史在類型上的發展,東方建筑以宮殿式空間為代表,在建筑上體現為表現至高無上的皇權而追求“壯麗而重威”的思想﹔西方建筑以教堂空間為代表,西方崇尚宗教信仰,歷經從多神信仰到一神信仰的過程。
在自然環境這種大背景下,中國受到順應自然、親近自然的理念影響,而西方受到駕馭自然、征服自然的理念影響,從而使東西方建筑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形式。
二、東方當代建筑——王澍的返璞歸真
說到王澍,他融合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建筑為一體,產生一種凸顯儒雅之風的中國當代建筑風格,一種新的現代中式韻味而自成一派。中國美院的象山校區就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自然開放的建筑群、建筑形態的運動曲線和丘陵的起伏相呼應,將中國傳統的空間概念、傳統的詩意與審美融入建筑當中。從大環境中解讀,源於中國傳統園林的“造園”思想, “天人合一”、“寄情山水”、“崇尚隱逸”這三個要素在他的作品中都有所表現,自成一種現代中式審美性建筑風格。
1.天人合一之建筑形態
從建筑形態設計上來看,標志性“天人合一”的山脊形強有力的沖擊眼球,用大尺度的手法,在天地這個大空間中形成以“人”為核心的生活空間,不僅僅表現出庄子“天人合一”的思想狀態,還將其再現到實際的生活空間中,形神兼備。從建筑本身給人的視覺沖擊力以及與人、環境形成的體量對比關系,充分體現出建筑尺度本身的力量以及對空間的佔有,整體呈現出人生活在天地這個大空間中的狀態。
其次是中國傳統山水文化的意象表達,尤其是吳冠中的水墨畫和王澍的建筑在傳統文化美學的層面上是有相同之處的。水墨的黑白形式單色調剛好與王澍的建筑整體色調相呼應,體現一種單純和朴實。選擇循環利用廢棄的傳統建筑材料,既節省資源又環保,同時在建筑視覺上的色調統一在傳統建筑的黑白灰中,建筑肌理的構成非常具有形式感,同時建筑與周邊環境的構成體現出江南水鄉的意境。
2.寄情山水之建筑綠植
在細節處理上,王澍運用現代幾何元素進行隨機的大小變化,在建筑界面上呈現出大大小小的窗格,將傳統窗格的意境與現代採光性極強的窗兩者融合,從簡單中體現出豐富性。在處理建筑與綠植的手法上,運用攀爬類植物將建筑“生命化”,使建筑與綠植合二為一,使兩者處於協調共生的狀態,同時建筑偏於文化的穩重感,而綠植顯示一種自然的隨意性,在時間上形成四季變化,兩者共同形成時間與空間上的視覺。
將傳統建筑虛實結合的處理手法運用到建筑大空間中,建筑本身做了夸大處理,還充分利用了環境的關系,將綠植依附於建筑表面,建立兩者時間的聯系,將環境弱化使建筑向周圍擴張,形成了突破於建筑本省的視野空間以及心理空間,這種形式感給人們潛在的視覺、心理感受、甚至以靜為動的運動感,它讓人所感受的心理空間超出了客觀存在的建筑本身的立體空間。
3.崇尚隱逸之建筑空間
對於傳統建筑來說,它的存在都會與周邊的環境產生關系,沒有嚴格的限定室內外的空間劃分。所以象山校區的建筑中並不拘泥形式和表象,所有的建筑都不是方正閉合的單一空間,面向山的一面徹底打開,形成一個半開放式空間,類似於傳統建筑空間——天井的格局,但區別於它的圍合狀態,處於一種半包圍式結構。有所收斂的同時又具有開放性,體現不同於現在的一種中間過渡狀態,同時也是對於傳統文化繼承的基礎上打破中國傳統合院的建筑手法,巧妙地將傳統隱逸的格調體現出來。
王澍通過建筑表面曲折的樓梯引申隱逸的思想,從建筑一側的立面轉到另一面,上下樓層空間的互通性和流動性很強,大膽地打破建筑立面的單個空間,滿足於功能的同時將傳統文化中曲徑通幽的隱逸意境直觀地再現出來。
三、西方當代建筑——扎哈的解構主義
解構主義在建筑上的表現為反對水平、垂直的這種簡單幾何形體元素,從其它角度反映解構主義的關鍵詞是“反中心”、“反權威”、“反二元對抗”、“反非黑即白”。從外形上說,扎哈的建筑特征以非線性、結構性、有機塑形為主,從手法上來說,她將藝術創作與科技手段結合,以面向未來的理念來支撐。
1.反中心之空間關系模糊
之所以說她的空間關系反中心,源於她將固有的形態液化是隨機性的,不是按照具體的標准參數或者某個中心點來變形。首先建筑是一種空間的表達,無法用傳統視角來審視,不斷打破限定的空間關系,表現出內心所追求的自由。
扎哈建筑空間用簡化、扭曲和變形的手法將空間尺度消除,所以她的作品都具有唯一性和原創性。她脫離於傳統尺寸的范疇,將自己放在宏觀的視角,把建筑本身看成一個整體,單一連續的整體取代了傳統的幾何組合、對稱等形式。
扎哈將空間關系模糊源自她對 “如何讓空間更加公共化和城市化”的關注。從宏觀角度來講,還是點與面、部分與整體的關系,主張打破城市與建筑、建筑與街區、室外與室內的空間關系,將空間逐漸公共化,將建筑逐漸城市化。
2.反權威之建筑表現手法
之所以說反權威的表現手法,權威即當下的審美標准和受眾所能接受的范疇,而扎哈則將創新與時代同行,突破既定思維的框框,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來“創意表達”。契形物的運用、傾斜於變形、形式組合、夸張透視等手法完全契合解構主義的表現手法。在她數字化的嶄新空間中,呼應生態這一主題,將營造自然景觀於建筑中,兩者彼此相輔相成,將數字建筑生命化。
扎哈的表現手法隨著電腦軟件的更新而變得更加得心應手,如果說脫離於計算機完全靠人工是無法實現的,這完全得益於科學的進步。此創作媒介具體實現形式的多樣化,通過改變形狀、比例或者透視的角度等手段來實現“靜止的運動化”形態。所以她憑借計算機以及電腦軟件的操作這一平台,使表現手法不受局限而多樣化,甚至是無意的變化都能成就一個獨特性的作品。
3.反非黑即白之建筑形態
非黑即白泛指固定的思維模式,以傳統的建筑角度來講,無非是條條框框,受到工程、力學等問題的限制。扎哈的建筑主張從約束中解放出來,而這種解放並不僅限於從重力條件下解放,還有從現存的秩序中解放,從而產生新的秩序——流線型。從建筑特征的流動來講,極具唯一性的作品不存在黑白的狀態,有且隻有一種形式呈現。
扎哈將建筑形式作為表現主體,而實現這一形式得益於“動態構成”,就是用不同的定格畫面表現運動變化的效果,包含一種具有方向感的傾向性張力,以靜止的藝術作品呈現出動態。從深層意義來講,動態的東西具有時間性,每一個都是唯一的,所以唯一不存在非黑即白的說法。
四、結 語
新中式風格是中國當下對傳統與現代結合的主流,也是未來中國建筑的一個發展趨勢,探索未來與歷史的起源相呼應的狀態,找尋最原始的“巢居”和“洞穴”的思想,直接通過原始的木材和樹枝搭建,而我們還在探索的路上。
“數字化”是西方當代建筑流行的主要表現手法,在此基礎上,將數字建筑生態化,將自然景觀空間搬到室內或者依附於建筑界面,迎合時下“環保”的主題,成為新的視覺環境以及生活環境出現,很受人類這個主觀群體的歡迎,並有很大發展空間和發展趨勢。
東西方兩者雖文化背景不同,但是通過當代建筑的比較研究,對於城市、建筑等空間性的問題,都存在弱化空間關系這一主張,打破城市、街區、建筑、室內外的空間限定,使其成為一個大環境。其次追溯於歷史有其共同性,對於未來的觀念,也都與“環保”“綠色”“生態”等這一系列主題相關,將建筑與生態環境相融,形成一個小的生態環境。筆者相信在未來的世界是一個建筑的大環境,而且是與“綠色”、“生態”這一主題息息相關的,建筑的未來必定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這才是人類的最佳歸宿。
參考文獻:
[1] (意)維特魯威.高履泰譯.建筑十書[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1.
[2] 胡耀宇.從建筑形態設計解析王澍設計作品[J].美術大觀——藝術與設計,3003(1).
[3] 杜倩.扎哈·哈迪德創作思想及其作品研究[D].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2008.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