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西部學刊》>>2016年6月下

新聞報道中的刻板印象研究

以成都被打女司機為例

許閩枝
2016年08月08日10:15 |
小字號

摘要:刻板印象伴隨著對某一事物或者人物的價值判斷和好惡情感,阻礙人的正確認知。在新聞報道之中,媒體長期對某一群體累積報道形成的信息環境,使大眾對某一群體或者事物的認知產生影響,就會形成刻板印象。這就使得該群體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被媒介貶損乃至“丑化”,導致大眾對其出現偏離實際的認知偏差。當事件形成較大的輿論風潮時,人們一般不再追究事件的本質,而是借此機會宣泄自己不滿的情緒,造成不良甚或惡劣的社會影響。

關鍵詞:刻板印象﹔認知偏差﹔“女司機”﹔媒介文本﹔“理性共鳴”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CN61-1487-(2016)06-2-0054-02

在信息迅速傳播的互聯網時代,有一些群體的形象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著變化,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人們會賦予其消極意義與負面解碼,而與這些群體相關的詞匯也總與某些負面事件聯系起來,如“女司機”“女博士”“城管”“富二代”“官二代”“醫生”“老人摔倒”等等,正在或者已經打上一種偏見或歧視的烙印。本文將大眾對這類群體的偏見,歸之於早被學者所言之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又稱固定化效應,這個詞匯的原意是“指傳統的、公式化的,通常是過分單純化的概念、觀點、信念,或指把個人、群體、事件等看作恆久不變,缺乏任何個性特征的模式或行為方式的代表,或看作以這些模式相吻合”, [1]“刻板印象在社會心理學一般指人們對某一個群體形成一種概括而固定的看法。”[2]刻板印象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其積極的意義在於“刻板印象”運用在廣告宣傳當中,能減少受眾獲取信息的費力程度,受眾在解碼過程中相對輕鬆。同時,反復地傳播同一概念也能達到累積的效果,加深消費者對廣告產品的印象,從而形成良好的記憶效果,發揮出廣告的效能。而“刻板印象”消極的一面也不容小覷,它伴隨著對某一事物或者人物的價值判斷和好惡情感,阻礙人的正確認知,形成片面的感知定勢,夸大負面影響、形成歧視與偏見甚至對立的情緒,不利於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而大眾之所以對某一群體形成“刻板印象”,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由大眾媒體的所營造的信息環境造成。例如,筆者就以百度搜索“城管”一詞為例,網絡推薦的“城管打人”“城管暴力執法”相關新聞上千多條。久而久之形成傳播符號,當大眾接觸到“城管”一詞,則會獨立解碼,將其與“暴力”“打人”聯系到一起,從而形成對“城管”的刻板印象。

本文以2015年5月3日,成都女司機被打事件為例,從新聞報道中的刻板印象的作用機制、強化機制以及如何消除新聞報道中的刻板印象三個方面分析新聞報道中的刻板印象問題。

一、新聞報道中刻板印象的作用機制

(一)“女司機”媒介文本的構建

在新聞傳播過程中,大眾媒體為了突出某一事件的報道,迎合大眾的口味,或者為了不費力氣地編解碼信息,常給某個群體貼上同一個標簽,這種“以刻板印象為先導,其真實性、客觀性自然大打折扣。”[3]尤其偏離實際的首次報道,帶有先入為主的性質,更會使刻板印象得以強化。在成都被打女司機事件之中,新聞報道強調“成都市錦江區嬌子立交一十字路口處,一男性司機開車逼停一女性司機,並在下車后將女司機從駕駛室內暴力拉下車,開始了長達幾十秒的拳打腳踢。”[4] “女司機”一向是個熱門話題,這起男司機暴打女司機事件,最初引發輿論關注的是男司機下手之狠毒,人們對女司機大都報之以同情。然而在48小時之后輿論發生了逆轉,當打人者的行車記錄儀視頻被曝光之后,輿論開始譴責女司機開車不守規矩,並將女司機與馬路殺手直接聯系起來,甚至不少網民為這件暴力事件拍手叫好。在這起事件之中,這位女司機成為最大的受害者,而“女司機”這個詞也因此發酵,貼上“不守規矩”“馬路殺手”等標簽,引起更多網民吐槽甚至謾罵。

大眾對“女司機”這一群體形成的刻板印象,大眾媒體在其中的作用難辭其咎。前文談到了大眾接觸到的信息環境是媒體營造出來的信息環境,它並不是真實的環境,“女司機”“城管”“醫生”這類表述是媒介建構的產物,是媒介選擇式呈現的結果,作為媒介文本建構對象的“女司機”等群體與實際生活中的“女司機”群體有很大的差異性。這會造成大眾對某一群體形成印象而忽略其個性的差異。李普曼認為,“公認的典型、流行的樣板和標准的見解,都會在人們接受信息的過程中產生阻礙作用。”[5]

(二)從被打女司機輿論逆轉到“女司機”污名化

在成都被打女司機48小時之后,輿論發生了逆轉。有網友對這名女司機進行了人肉搜索,該女司機的家庭狀況,甚至開房記錄等個人隱私被曝光,隨之而來的是眾多網友對其進行調侃、謾罵,也將“女司機”這一群體污名化。媒體在對某一群體進行報道之時,以刻板印象為基礎的標簽式輿論,經常存在污名化的情況,包括 “官員”“城管”“女司機”等。這些群體被貼上負面標簽,新聞報道中一旦出現這類群體並接二連三的累積報道之時,受眾經常站在受害者的一方,而貼上這類標簽的群體則在一定程度上被“丑化”,當事件形成較大的輿論之勢,人們一般不再追究事件的本質,而是借此機會宣泄自己不滿的情緒。

二、新聞報道中刻板印象的強化機制

在如今這個信息前所未有的開放時代,受眾了解外界信息的方式主要是大眾傳播媒介,大眾傳播媒介所營造的信息環境影響受眾的認知,擬態環境的環境化使受眾以媒介呈現的圖景作為認知及行為的依據。一方面,在傳播過程當中,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它讓受眾在接受某一事物減少其解碼費力程度,所以新聞報道當中的刻板印象有相當大的認可度。另一方面,在這個“眼球經濟”的時代,“狗咬人”的新聞已經激發不了大眾的興趣,有的媒體為了博得眼球,會對某些群體進行夸大化、煽情化的新聞報道。

在成都被打女司機事件當中,新聞報道出現“逆轉”,這與記者在採訪時獲取信息不完整、不充分有極大的關系,同時新聞記者在報道當中也帶有明顯的感情傾向,進行選擇性報道,讓這件事情朝著更惡劣的方向發展。具體而言,新聞報道中的刻板印象的強化機制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媒體營造的擬態環境影響大眾的認知,進而影響到大眾的行為,成都被打女司機事件演變成一起網絡暴力事件,這與大眾媒體的信息報道有著必然的關系。這起事件之中,有網友對打人這一暴力行為歡呼叫好,也有網友對受害者進行人身攻擊與謾罵,形成一種“偏激共振”。這不僅會帶來惡劣的社會影響,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損害媒介公信力。另一方面,新媒體技術賦予大眾擁有公開表達自己意見的能力和機會,大眾可以對事件施加輿論的影響,我們稱之為“離線介入”。由於網絡的開放性、匿名性,“離線介入”在處理不當之時往往會引發網絡暴力,在討論議題的過程之中,由於獲得的信息不充分,其言論和行為會出現無序、混亂的狀況﹔甚至左右司法公正,不利於社會的和諧與穩定。“進入網絡時代以來,在每一起重大刑事案件背后,幾乎都可以聽到各種洶涌的“民意”表達。”[3]“而民意則是有起有伏的,是彈性的,有彈性的尺度必然會影響司法判決的公正性。”[6]

三、如何消除新聞報道中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這也直接影響到大眾的價值判斷。對某些群體標簽化、臉譜化、污名化,對某一群體、某些事件形成認知偏差,不僅對這些群體造成傷害,也是社會價值觀的扭曲表現,於人於社會的健康發展帶來負面的影響。標簽式的輿論帶來新聞報道的模式化,是大眾對某一群體某一事件形成極端化的判斷,將非理性因素推向輿論的制高點,新聞失實則會引發更多的社會矛盾。如何消除新聞報道中的刻板印象,實現“理性共鳴”,是需要探討的一個問題。

一是受眾要理性思考。從信息受傳者——大眾入手,大眾在接受信息、對信息進行解碼時,要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自己的知識結構、個人經驗與能力對事件進行判斷,不要盲目地接受信息,甘願當媒體的“靶子”。受眾要理性思考,不做人雲亦雲的“鍵盤俠”。

二是媒體要嚴格自律。群體的刻板印象以及污名化問題,是媒體長期以來的報道的累積效果,媒體在報道過程中有自身的立場,選擇報道哪些內容不報道哪些內容,怎麼報道等都會影響大眾的價值判斷。媒體掌握著公眾話語權,在新聞報道中,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客觀、公正報道新聞,以強化媒介的公信力,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功效。

三是要形成媒介批評機制。“要立足新聞傳媒的公共性,實現新聞傳媒的社會公器使命,就要進行適當的媒介批評來防止新聞傳媒偏離專業主義的軌道,真正實現公平、公正的報道,消除新聞文本中所出現的各種各樣的歧視現象。”[7]

總之,新聞報道中的刻板印象容易帶來認知上的偏差,誤導公眾形成偏見,要避免這類現象的產生,大眾媒體和受眾都要做出努力與改變,特別是媒體人要樹立正確的輿論觀,保持對新聞的敬畏。

參考文獻:

[1]劉曉紅,卜衛.大眾傳播心理研究[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

[2]劉京林.新聞心理學概論[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9.

[3]吳柳林,王成飛.淺析新聞傳播中標簽式輿論的刻板印象[J].編輯之友,2013(11).

[4]四川新聞網[EB/OL].

http://scnews.newssc.org/system/20150503/000560535.html.

[5](美)沃爾特•李普曼.公眾輿論[M].閻克文,江紅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童玲,解偉.社會輿論對司法公正的影響[J].教育教學論壇,2010(12).

[7]傅茜.新聞文本歧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0.

(作者系廣西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研究生) 

來源:西部學刊

(責編:霍昀飛(實習)、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